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可逆過程熱力學導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不可逆過程熱力學導論》,不可逆過程熱力學基礎著作。伊·普利高津著。1955年和1961年分別出版第1、2版,1967年約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再版。第1版中譯本科學出版社於1960年出版,徐錫申譯。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第1版有6章和附錄,修訂本增加到8章。中譯本約6. 6萬字。本書簡明地介紹了把熱力學推廣到非平衡態問題上而形成的不可逆熱力學理論的基礎部份及最近的發展。經典熱力學主要涉及閉系的研究,而不可逆過程熱力學推廣應用到開系,為此本書第1、2章研究閉系和開系的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第3章討論熱流、化學反應和電化反應引起的熵產生,討論了多元系、連續系中的熵產生。第4章討論關於熵產生和不可逆過程速率的普遍陳述,着重描述汪若格倒易關係。第5章利用汪若格倒易關係和唯象律討論動電效應、溫差致分子壓強差和力熱效應及擴散等。第6章闡述非平衡定態的熱力學意義,連續化學反應,更複雜化學反應體系的定態條件、定態的穩定性和定態中的熵流。在化學反應中,可能不完全服從線性唯象律,為此在第7章中進一步討論非線性問題,考慮熵產生的時間變化。最後一章討論化學振動或轉動空間和時間分布等。

經典熱力學是以可逆過程和真正平衡為基礎的。它的最大局限性是它只能預示方向、指示途徑和達到平衡後的限度。普利高津利用自發過程的熵增加把經典熱力學和動力學過程聯繫起來形成不可逆過程熱力學。本書不但對於化學化工有一定的價值,而且對於生物學、氣象學、天體物理學等其他科學亦有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伊·普利高津 (I. Prigogine,1917— ),比利時化學家,1941年獲博士學位,1947年任布魯塞爾大學教授,1959年領導比利時國際物理和化學研究院,1972年獲英國化學會Bourke獎,1976年獲英國皇家學會Rumford金獎,1977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等。主要化學工程著作有《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研究》、《不可逆過程的統計機理》,合著的有 《溶液分子理論》、《非平衡熱力學》、《車輛運載動力學理論》、《結構穩定和波動熱力學理論》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不可逆過程熱力學導論 相關視頻

熱力學中循環過程與可逆過程的聯繫與區別
熱力學氣體狀態方程09題(千問老師分享)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