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不正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不正 [1]
拼音 bù zhèng
詞義: 不端正;不正派;不正當。
出處 《論語·子路》
拼音
bù zhèng
基本釋義
不端正;不正派;不正當。
引證解釋
1. 不端正;不正派;不正當。
《論語·子路》:"身不正,雖令不從。"
漢 劉向 《列女傳·趙悼倡後》:" 倡後 淫佚不正,通於 春平君 。"
唐 韓愈 《潮州謝孔大夫狀》:"積之於室,非廉者所為;受之於官,名且不正。"
《雲笈七籤》卷三二:"目不欲視不正之色,耳不欲聽丑穢之言。"
茅盾 《子夜》十四:"我聽說這件事是 屠維岳 理虧,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
2. 無政,謂政治混亂。
《逸周書·武稱》:"岠嶮伐夷,並小奪亂,﹝辟﹞強攻弱而襲不正,武之經也。" 朱右曾 校釋:"不正,猶言無政。"
3. 猶不準確。
唐 李白 《青山獨酌》詩:"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4. 不純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九·甜酒灰酒》:"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兼之石灰苦烈,何好之有?"
5. 謂不徵稅。正,通" 征 "。征,賦稅。
《管子·戒》:"關幾而不正,市正而不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