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滅的是靈魂(趙曉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不滅的是靈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不滅的是靈魂》中國當代作家趙曉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不滅的是靈魂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曆二月十一日,天上風輕雲淨,碧空如洗。地上燕舞鶯啼,飛花點翠。其時魯國曲阜,年逾73歲高齡的孔子終於完成了《春秋》這篇傾注了自己畢生心血的歷史巨著。為了預測這篇文章的後世評論,孔子占了一卦。突然他面色鐵青,仰天長嘆:「沒有人知道我呀,沒有人知道我呀。」隨後倒地,心跳停止,沒有留下任何遺言。

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淵博的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公元2012年盛夏,齊魯大地烈日當空,酷暑熏蒸,我帶着對孔子的虔誠和敬仰,借到青島參加全國企事業單位新聞采編學習的機會,轉道去孔子故里曲阜尋覓,並試圖從中揭開我久思不得其解的諸多謎團。由於當天行程安排很緊,我乘坐下午兩點多從濟南開往曲阜的高速列車約莫半小時就到達終點站。

從車站到曲阜,沿途是一條直長寬闊的馬路,兩旁是麥收過後整片泛着金黃色的土地,路邊楊柳成行,蒼翠成蔭,花草在微風中輕輕抖動、喃喃細語,似乎在向我訴說着古老的故事。向遠處眺望,一條彎彎曲曲的護城河流入眼帘,那婀娜風騷的垂柳悄然無聲地分列在河兩旁,也許是在回味着久遠的時代。城樓檐下不時有三三兩兩的燕子穿梭着飛來飛去,好像在迎接遠方來的客人。整個小城掩映在綠蔭里,透着幾分滄桑、幾許深沉,我的心也瞬間被這凝重的氛圍感染的安靜下來。

早就聽說過山東是「一山、一水、一聖人」,曾經覺得好奇,因為泰山我登過,黃河我目睹過。泰山讓我感受到高大巍峨、氣勢磅礴,黃河讓我感受到濁流宛轉,奔騰不息。而今天的孔廟、孔府、孔林讓我感受到的是孔子的學養資遠、萬古流長。別的不說,幾個細節,足見儒學影響。我乘坐的出租車一抵達孔府,就見門前穿梭不斷的流動導遊,既有專業的,也有出租車司機兼職的,還有附近居民裝扮的,個個都能自告奮勇、主動做遊客的導遊,不論他們專業水準高低與否,僅憑這股勁頭和對孔府的熟知,足見孔子影響深遠無比。

孔廟門前店鋪林立,文化品味十分濃厚,幾乎所有的店鋪匾額題字都能呈現出中華獨有的書法藝術來。尤為令人震撼的是,街上不時有古裝古色的馬拉車載人穿梭其中,這更讓人不由自主對中國悠久絢麗的歷史浮想聯翩。於是,我匆忙請了一名導遊並根據其建議首選孔廟參觀。

孔廟是奉祀孔子以表彰儒家思想的禮制廟宇,始建於周,完成於明清時期,是世界上兩千餘座孔廟中最大的一座,整個建築完全仿皇宮的建築格式,由於年代久遠,保存完整,氣勢不凡,與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國內三大古建築群,在中國的宮殿式建築中文明遐邇。孔廟現占地14萬平方米,三路布局,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主體建築大成殿,重檐九脊,黃瓦飛甍,周繞迴廊,為東方三大殿之一。1200餘株古檜明蒼翠欲滴,莊重威嚴,自然天成。漢以來的歷代碑刻1040多塊,連同大量書、畫、牌、匾等珍貴文化遺存,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載體,更鐫刻了中華文明的滄桑足跡。

我跨進正門,迎面一架石坊,上刻「金聲玉振」四字。相傳這是孟子讚揚孔子的「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語命名的,坊後30多米,三坊相連,分別高懸「欞星門」、「太和元氣」、「至聖廟」坊額、再後是聖時門。步入孔廟,目不暇接的黃、藍、紅金各色額匾,使人強烈地感受到孔子無可企及的歷史地位,崇敬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穿過聖時門,豁然開朗,那裡有封建社會中人們拜謁孔廟的通道,庭院深深,檜柏林林,穿行其中,百慮盡消。拾級而上大中門,登上奎文閣,向南俯瞰翠綠的柏樹尤如碧波的大海,成群的白鷺往返於柏樹之巔,使人感受到孔廟歷史的悠長,又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深奧,向北眺望那一座座的殿宇樓閣,黃瓦熠耀,在綠樹的掩映下,供奉孔子的大成殿雄踞中央,使人感受到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還有那長在160多米專門供奉歷代儒門賢達的兩廡圍繞左右,使人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源遠流長。

從奎文閣下來,繼續向前走,來到一座大門之前,上方懸掛着「大成門」匾;兩側有「先覺先知為萬古倫常立,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的對聯,都是雍正皇帝的御筆。大成門後東側,「旋紋屈蟠金鐵骨,蒼鱗怒茁虬龍枝」,一棵檜柏高聳雲霄,枝葉茂盛,旁邊立有一塊石碑,上刻「先師手植檜」,相傳這是孔子親手栽植的檜樹。

大成門寬闊的庭院正中,獨立着一座涼亭,重檐之間懸掛着「杏壇」豎匾,相傳這是為孔子講學而建的,杏壇往北就是有名的大成殿,它是為突出孔子的崇高地位被建成全廟最高的建築物,無論開間、瓦色、粉畫、斗拱都是最高規格的,難怪郭沫若老先生來到這裡曾寫詩讚譽道「天工開物眼前是」。

我走出了大成殿,向西便可進入孔府,向城北約兩公里可達孔林,若不是時間所限,我真想將孔家的文化遺產盡收眼底,細細品賞其中的奧秘。由於當晚我還要去泰安,當天的參觀只好在無奈和遺憾中就此作罷。

返程的路上,當我的思緒徜徉在孔廟富麗堂皇的華美殿宇樓閣之間時,不能不使人聯想到二千多年前,孔子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而奔走異國他鄉的艱辛。孔子一生歷盡坎坷與屈辱,不管他怎麼失敗,無容置疑的那就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他的理想始終矢志不渝,他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他的那個時代,而且影響了後人,影響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最終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人們只要一提起孔孟之道或儒家思想,就發現他們雖然已經歸屬於歷史,但還屬於我們的現實,也屬於我們的未來。他們的思想已經跨越了時空,成為民族生存的文化基因,他們的行為準則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準則,他們的價值觀就是我們的價值觀,他們的道德就是我們的道德。他們雖然離我們遠去,卻如同深夜裡閃閃發亮的星星,一直照耀着我們前進的道路。可以說,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儘管孔子在人類的歷史的發展中也曾多次遭貶低,然而,這依然磨滅不了孔子的歷史功績。正是他的艱辛給後人留下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益澤後人。

千秋功過後人評,功名利祿付水流。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無論你位高權重或是位卑貧賤,無論你承認還是不承認,當你回歸大自然的那一刻都會突然發現,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會化為烏有,能夠生生不息、萬古長存的唯有思想,這才是不滅的靈魂,而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正是其最有說服力的例證。[1]

作者簡介

趙曉舟,男,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