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與東吳生相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與東吳生相遇》

作品名稱: 《與東吳生相遇》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韋莊

《與東吳生相遇》晚唐詩人韋莊的詩。[1]

韋莊在唐末詩壇上有重要地位。清代翁方綱稱他"勝於咸通十哲(指方干、羅隱、杜荀鶴等人)多矣"(《石洲詩話》),鄭方坤把他與韓偓、羅隱並稱為"華岳三峰"。[2]

韋莊作品詞語言清麗,多用白描手法,寫閨情離愁和遊樂生活,情凝詞中,讀之始化,以至瀰漫充溢於俯腑。

韋莊與溫庭筠又是花間派中成就較高的詞人,與溫庭筠並稱溫韋。溫、韋詞在內容上並無多大差別,不外是男歡女愛、離愁別恨、流連光景。但溫詞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詞,創作個性不鮮明;而韋詞卻注重於作者情感的抒發。

詩詞正文

作品賞析

原詩題下註:「及第後出關作。」詩人從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流落江南起,直到昭宗乾寧元年(894)擢第,歷十二年,戰亂頻仍,顛沛流離,所以這首詩劈頭便感慨萬端地說:「十年身事各如萍」。詩人用隨風飄泊的水上浮萍,刻畫了自己流離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東吳生與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憐。

「白首相逢淚滿纓」。按理,這時韋莊已登第,祿食有望,似不該與故人淚眼相對,但自己在外飄泊多年,已是五十九歲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淚滿冠纓。

三、四句是揮淚敘舊的辛酸語。回想當年大家歡聚一起觀花飲酒的情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如今詩人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覺到花兒是美麗的了,再也沒有賞花的逸興了。而酒與詩人卻變得多情起來,因為亂世顛沛,年華蹉跎,只好借酒澆愁啊!細味詩意,字字酸楚。

五、六句是痛定思痛的激憤語。亂離社會,世態炎涼,「貧」與「貴」,「陋巷」與「豪家」,一邊是啼飢號寒,一邊是燈紅酒綠,相距何其懸遠。有才華的人偏被壓在社會最下層,沾不到春風雨露;尸位素餐者偏是高踞豪門,吟風弄月。詩句是對上層統治者飽含淚水的控訴,也是對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鳴。

淚乾了,憤悶傾吐了,詩人轉而強作笑顏:「且對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且對」一作「獨對」,據題意以「且對」為允。泰階,星名。古人認為泰階星現,預兆風調雨順,民康國泰。這兩句是說:趁未衰之年,暫拚一醉,而破涕為笑,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後能河清海晏,國泰民安,這是自許和自慰。詩人就是懷着這樣美好的願望而開懷一笑。這一笑,既透露着老當益壯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全詩以「淚」始,以「笑」結,前後照應,關鎖嚴密。「淚」是回顧,「笑」是前瞻。「淚滿纓」說明詩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尋常;「開口笑」說明詩人滿懷信心向前看。一淚一笑,總括全詩,字挾風霜,聲振金石。

作者簡介

韋莊[3](約836年-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 晚唐詩人、詞人,儒客大家,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家族至韋莊時已衰,他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與溫庭筠[4]齊名,並稱「溫韋」。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韋莊從政仕唐不過六年,從校書郎到中諫,除左補闕。其間,曾為文化貢獻綿薄。例如,《容齋三筆·唐昭宗恤儒十條》記載他上疏請追賜雖未通過或參加科考,但其作品和能力都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李賀、皇甫松、溫庭筠等才士進士改第。體現了韋莊對當時科舉中重試卷,輕能力弊病的糾正;其次是將選才僅以評判試卷為標準,擴大到與文化人能力相關的作品及社會影響上;其三,從選才目的上,由單方面為朝政負責,轉向兼顧為考生個人發展着想 。上列兩舉,對晚唐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在成都花林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文靖」。

視頻

菩薩蠻韋莊

.

葉嘉瑩唐宋詞第三講韋莊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