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與自我和解(奧爾馬•馬涅瓦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當想得到某物的欲望足夠強烈時,我們幾乎會用盡一切辦法來獲得它——有時甚至不惜損害自己的身體、智力以及人際關係。我們為什麼會無法抑制地感覺自己需要某些東西(比如,食物、香煙、酒、網絡或性)?我們怎樣才能恰到好處地滿足它們而又避免放縱?

在《與自我和解:超越渴求、強迫和成癮的治癒之旅》一書中,強迫行為領域的專家奧馬爾•馬涅瓦拉博士基於最新的腦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生物學,從神經遞質、認知偏差、大腦可塑性等視角出發,深入剖析了各種各樣的渴求現象以及由此引發的強迫、成癮和自毀行為,解釋了我們總是陷入不滿足和內在衝突的原因,並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提出了諸多實用的應對策略。

如果你無法克制自己的強迫行為,如果你因無法滿足成癮渴求而焦躁不安,如果你想幫助家人或朋友戒除惡習,那這本書將給你希望和激勵,幫助你通過改變行為來重組大腦,從而徹底擺脫渴求,與自我和解。

作者簡介

奧爾馬•馬涅瓦拉(Omar Manejwala),醫學博士、精神病學家,同時也是國際公認的成癮和強迫行為領域的專家。他曾擔任黑茲爾登(一家位於明尼蘇達州的治療中心)的醫學主任,現為卡塔西斯健康管理服務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和首席醫療官。馬涅瓦拉醫生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公眾發言人,經常在全國性媒體(比如,20/20、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晚間新聞和早間秀)上討論成癮問題。儘管他是一位成癮方面的專家,卻無法克服自己對與妻子塞西莉和兩個兒子共度時光的渴求,不過,他似乎很滿意這種生活。

原文摘錄

大腦中的各個部位都負責着某些活動,它們會根據你對它們的使用頻率而發生變化。 換而言之,渴求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確實驅動了許多與成癮有關的自毀行為。 這些強烈而無法抗拒的渴求正是成癮行為的核心,但這只不過是一個方面,並非所有的渴求都是成癮。 使用(Use)→過度使用(Overuse)→濫用(Abuse)→成癮(Addiction)

書評

人與自己每天都在戰鬥,天長日久,終其一生。 這,就是戰爭。

原因老子早就說得很清楚了:「智慧出,有大偽。」 人的智慧讓人陷入了自我的戰爭。 一顆果子成熟了,人就把它吃了,心滿意足,心裡和肉體同感愉悅。 然後離開了滿樹的果子。 十顆果子成熟了,人吃了三顆就飽了。 看着剩下的七顆果子,他想到:「如果我把這七顆果子摘走,就不會被別人吃掉,那麼,我明天就不用出來找吃的了。」 他摘走了七顆果子。 路上,別人用一隻兔子換走了他的果子,他得到了兔子。 路上,別人用一隻羊換走了他的兔子,他得到了羊。 路上,別人用一頭牛換走了他的羊,他得到了牛。 這時候,他餓了。 他發動了人生第一次的自我戰鬥:「我現在不吃這頭牛的話,說不定在下一段路上可以換一頭大象,可是我現在很餓;我一個人吃不完這頭牛,豈不是太可惜了,忍一忍餓,等遇到的人多了,可以用剩下的肉換其它的食物,我吃飽了,也沒有浪費,還得到了更多食物。」 他忍飢挨餓好幾天,終於遇到很多人,好好地吃了一頓牛肉,換了一大堆其它食物。 本來他想睡覺,可是看着這一堆食物,他就想:「這麼多食物放在這裡不安全吧?這麼多食物我怎麼能帶走呢?那些新鮮的食物壞掉的話太可惜了吧?這些食物是不是可以換更多的食物呢?......」 他失眠了。 以後,他熱衷於用自己的食物換更多的食物,即使自己吃不完,即使壞掉,即使食物太多讓自己不能睡、很勞累,他依然想着要更多的食物。 他停不下來了! 吃東西已經不能讓他快樂了,只有得到更多的東西才能讓他快樂,即使這些東西本身對自己沒有什麼用處。

人類的智慧終於讓人類能夠思考未來,能夠為了未來而壓抑當下;能夠思考過去,總結經驗,讓自己的過去為未來服務。 因此,人類不得不陷入與自己的戰鬥。順應本能滿足當下更好呢?還是壓抑本能滿足未來更好?思考過去只是得到了經驗,還是收穫悔恨?很可惜,自然的規律就是得到一樣必須付出另外一樣,選擇一樣必須捨棄一樣。即使想選擇對自己利益最大的一邊,可惜,人類根本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有誰能夠掌握所有因素並且預言自己做的選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自己的利益一定可以最大化?從絕對的角度講,這不可能。即使可能,那好,死個十億腦細胞來思考作為代價吧。這樣的代價得來的最大化的利益是最大化利益嗎?

好吧,我這一段文字已經將思維的戰鬥要變成戰爭了! 這就是智慧,總是和大偽同出同進。 人們都子在追求智慧,只有老子看到了智慧帶來的陰影。

與自我和解,這是一個多麼具有老子意味的題目啊!這個西方人感受到了老子的智慧,他在文中多次引用老子的原文。 「生大材,不遇其時,其勢定衰;生平庸,不化其勢,其性定弱。」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也許他感受更多的人人內部的戰爭連綿不斷。 即使酒精、思考、行動、體驗能夠改變大腦,即使大腦內部有一套完善的自我獎勵和懲罰體系,即使我們知道了更多大腦是如何讓人感受、思考和行動的機制,也知道大腦是如何讓我們強迫、成癮和自毀,這讓人感到清晰和有希望,但大腦就是它自己,它如何能在錯誤中讓自己正確?誰能保證這些思考、行動和體驗都是好的,都能夠讓大腦向好的方向改變?如果確實如此,想來當初也不會變成如今了吧。 人力畢竟有限,所以書中引文說:「放手吧!讓上帝主宰一切。」 過度的智慧思考,也許會讓戰爭永不休止。 適度地不用智慧,也許是更平靜愉悅的存在方式。 適度地捨棄,也許會是一種更滿意的獲得。

但是,在滾滾紅塵、好壞分明的時代,誰能做到呢?你想這麼做,周圍的「大勢」給你這樣的機會嗎? 你想活在當下,但是明天已經爆倉,衝到了今天,擠壓地今天喘不過氣來,你可以視而不見嗎?別人允許你視而不見嗎? 你想捨棄,為誰捨棄?別人允許你捨棄嗎?或者貪婪的別人讓你捨棄一切呢? 老子的大智慧在今天也只能局部而為,不是,他的大智慧在幾千年的中國就沒有真正大為過,老子早就知道這一點了。要不然他為什麼要走了,被迫寫字,才寫了5000字,而且第一句話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告訴讀者,接下來他寫的這些東西都是沒用的瞎扯。

這就是真正的人生吧。 本書的作者提出,十二步康復法(twelve step recovery programs),既然大腦不能拯救自己的錯誤,那就靠團體的力量吧。 這是一個不錯的道路。 放下自己,信任別人吧。

這本書還是有些散,正題目有大家之氣,可是內容缺少大家之氣;副標題有實幹家的氣質,卻又缺乏操作性。 無論從正標題還是從副標題來講,多少有些名不副實。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