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樹(廖春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丑樹》是中國當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丑樹
夏末秋初,我外出鍛煉夜歸途中,在黑燈瞎火的街道旁,差點被一堆雜物絆倒。
誰這樣缺德呢?我仰望着高樓,用腳狠命地踢。
可怎麼也踢不動,遂打開手機電筒,俯首察看,竟然是一株盆樹,像萬年青。缺盆少裝,盤根錯節,粘土渾厚,蓬頭垢面,枝葉殘敗,蒼翠簡陋。
我猜這什物,肯定不值錢,難怪沒裝盆,亂丟在路邊。又轉念一想,畢竟有生命,懷惻隱之心,決計撿回家,請妻子明鑑。她喜歡園藝,或許會收留。
樹蔸大,裹泥多,如荊棘,難負重。為方便省力,我抱上拋下,試圖脫除土,僅保存根須,然而土和根緊擁,依舊固若鐵臉盆,連摔帶踩也不散。無奈,我只好費勁搬運,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妻斜視一眼,叫不出名稱,說葉子寬長,不是萬年青。
我盛進廢棄塑料盆,擺放書房陽台一角,從此懶得去管理它。妻給花草澆水,偶爾順灑幾滴,還咕噥它太醜,枝丫亂七糟八,根本無從修剪,更未施肥噴藥。
如此怠慢十三年,精心打理的發財樹等不時腐爛,死了換、換了死,它卻茁壯成長,即使酷暑寒冬,不少植物枯萎,它也鬱鬱蔥蔥。
我不禁關注它,為何生機盎然?求助萬能的朋友圈,有人判斷為菲莉球。百度搜索,確實相似,但不開花,妻又否定。她喚它丑樹,我苦笑默認。
這無名小樹不怕乾涸和貧瘠,至今仍在書房陽台頑強生長,為我挺身遮擋炎炎烈日,讓我觸目可見片片綠蔭。主人遺棄它,甚至取掉盆。流落到我家,長期受冷遇。它無所謂期待和索求,人也極少照料和給予,而生存力和奉獻精神,遠超鍾愛的所有盆景。
我終於反省和自責,忍不住提醒老伴道,莫將愛心付之東流,少做得不償失的事,今後多培養丑樹吧! [1]
作者簡介
廖春波,重慶仲裁委國際仲裁員,萬州區司法局二級調研員、公職律師,自由譯者,愛好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