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專欄 在山間 崔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重定向至:

專欄 在山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專欄 在山間》中國當代作家崔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專欄 在山間

1 山是睡着的

此刻,且讓我躺臥,以我最愜意的姿勢,閉上眼,山峰已不在,森林已不在,山花也不見。有的是,松濤聲聲掠過,如同波濤拍打海岸,山鷹驚叫,仿若海鷗低翔。恍惚中,汶河與沂山在變幻,搖晃着歲月中的光影,搖得支離破碎,終於一切都歸於無形,留下的是山風和鳥音,才是真的。

少頃,連自己也不在了,山石上面躺着一片葉子,和別的葉子沒什麼不同。只待風大一些,那葉子也飄去了,在山谷里飄蕩着,不知去往何方。葉子,是飄落在地,在水,還是我的心上,我不知。

無法想象,沒有了萬物的陪伴,山會多麼孤單。樹,給了山色彩,日月,給了山光影,鳥蟲,給了山生機,水流,給了山靈秀。秋日,有萬千顏色的樹葉釋放燦爛的煙火,柿樹點燃起灼熱的燈籠,螢火蟲掠過流星雨,山中仿若節日。群山依舊默然。那樣的狂歡,只在人們的眼裡。我不知道,此時山有沒有醒來,為了這樣的絕美。可能就在半夢半醒之間吧。歪頭崮還在沉睡,沒有天庭的許可,還是不要醒來的好,不要為了那些奇花異草,再去偷聽天空的聲音。獅子崮也在睡意朦朧中,有你巍然地盤踞,就讓第一鎮山夠威風了。

由此,我們需重新來看山,看睡眠。一代宗師陳摶競以睡成名。睡眠,於他是什麼?山,於他又是什麼?在長久悠然的沉睡中,可有如詩如畫的夢境,會讓他流連忘返?在時間的流逝中,他是在空度,還是在等待什麼?

此時,我看得到的是,落葉棲息於大地,蒼鷹睡在陡峭的山崖,山峰睡在大山的懷抱,而大山,也是睡意朦朧的。

2 那些依然鮮活生長的往事

山中的蕨類,總是綠意滿懷的。它們被稱作是低等生物,又說是活化石。在土壤中,在岩層里,那些被稱作低等的蕨類、苔蘚,永遠是無處不在的。生長是基本的,就算枯萎在即,依然留一絲生的希望,在一場大雨後隨時甦醒過來,把古老的歌曲延續到未來的時段。就算匍匐在地,我們也當對它們仰望。為了時空的太多的遺憾卻依然存在,為了曾經閱盡了億萬年的明月。我固執地以為,生命的抗爭不屈的隱秘,終究藏在那些看似脆弱的身體裡面。

生命要有多少個春來秋去,才不算遺憾?沒有人會告訴我。我只是在山中踟躕。我仰視百丈崖瀑布,數着一瞬間憑空灑落的萬千的珠滴,體味什麼叫做剎那,那些珠滴,是我童年的一片片記憶,母校、同學、小河、村莊,在天空里掙扎,那麼模糊又是那麼清晰。在天衢園溪流旁,我投石入水,看層層波紋擊破水中的天,盪開去,推送往水波的盡頭,石頭不知所終,波紋不知所去,水面終于歸於平靜,想象那個所謂的永恆。那個永恆,是親人、知己、好友。也許他們若即若離,時隱時現,卻終歸沉浮於我生命的星河。在被潤濕的清晨,朝露上面是不會隱滅的景象,那背我就醫的母親、幫我接水的校友、默然修車的老人,都是挺拔的山峰,親切的,無言的,圍繞在我的周圍。

同治年間了一子在峭壁上題刻「人世蓬萊」,康熙留下了「靈氣所鍾」。那些在石上留字的先人,一定熱望着與我們的相逢。百年,千年,當詩人墨客隨風逝去,他們的情懷依然在筆劃裡面澎湃如初,他們的魂靈依然藏在刀刻的痕跡裡面,承受雨露雲靄的親澤,在我們靜默的眼光里流轉。我摩挲着字裡行間,和祖先的脈搏逐漸趨同,他們的呼吸、神情、血肉,就鮮活起來,在山石上坐着和我一一道來。

我何時成樹,只是傾聽,只是看山間的花開和葉落,沒有了悲喜,直到數不清年年載載。

3歸隱,總在白雲深處

捨棄了盤山公路,我順着台階上去,只為了尋找一種不可預想的驚喜。是什麼呢?

山峰層巒疊嶂,山路峰迴路轉,我和大山玩着捉迷藏的遊戲。一會兒我不見了,一會兒他不見了。我卻願意繼續尋找。也許是一縷野草,有無法描述的奇異,無法釋懷的氣息,讓我沉醉。也許是那隻從未謀面的鳥,吟唱着我最為心儀的歌聲,把大森林變成了它驚艷演出的舞台。

就算什麼也沒有,沒有奇遇,依然會有喜悅的。每天,不一樣的天氣,營造不一樣的光影,不一樣的風吹,製造了不一樣的濤聲,不一樣的植被,生產了不一樣的草香。我曾經希望用相機記錄各類的野草花,也終於是枉然,山草多如瀚海。就不再執着於此,就放心的讓野草生長在山谷裡面,讓草香生長在自己的心上,淡淡的奇異的香味,就每天縈繞腦際和鼻翼,喚醒了聞嗅的欲望。

終於明了,草花都是隱逸于山間的高士,久久地散發出迷人的芬芳。心底輕靈,方才氣味馥郁。何不在心底種菊,讓香氣滿心。山中,是最為怡情的,是那個歌吟着「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的李白,讓人不免呆了,丹壁和素崖還在,一切如舊,時間卻已經過了1200多年。還有明代的喬宇,「徘徊盡日不忍去,似覺岩壑生春姿」,流連中春天升起在岩壑之間。清代的魏源也在百丈崖邊欣喜,寫到:「濤聲天海聲,盡化光明性。安得五更曉,來觀萬里鏡。」那萬里鏡的風月無邊里,映照的卻是魏源的光明性,是心底的風光

就算再淡定,也沒人能及草木的。我情願與草木為伍,做一棵在山中遍尋不到的草木。[1]

作者簡介

崔斌,山東青州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