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 |
中文名稱: 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 頻率: 兩年舉行一次 |
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和決定涉及世貿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並採取行動。它對世貿組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主要職能
部長級會議的主要職能是:任命世貿組織總幹事並制定有關規則;確定總幹事的權力、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以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任職條件;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做出解釋;豁免某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其它多邊貿易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審議其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提出修改的動議;決定是否接納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或地區為世貿組織成員;決定世貿組織協定及多邊貿易協定生效的日期等。
八次會議
第一次部長級會議
1996年12月9日至13日在新加坡召開。會議主要審議了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的工作及上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即"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執行情況,並決定成立貿易與投資、貿易與競爭政策、政府採購透明度3個工作組,同時將貿易便利化納入了貨物理事會的職責範圍。會議最後通過了《新加坡部長宣言》。
第二次部長級會議
1998年5月18日至2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主要討論了已達成的貿易協議的執行情況、既定日程和未來談判日程等問題以及第三次部長級會議舉行的時間和地點。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第三次部長級會議啟動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做準備。
第三次部長級會議
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美國西雅圖市召開。由於非政府組織的示威遊行和干擾所產生的壓力以及成員間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意見分歧,會議未能啟動擬議中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
第四次部長級會議
2001年11月9日至14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會議啟動了被稱為"多哈發展議程"即所謂"多哈回合"的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會議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批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會議最後通過了《部長宣言》等3個文件。
第五次部長級會議
2003年9月10日至14日在墨西哥坎昆舉行,來自世貿組織146個成員的近5000名代表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對世貿組織新一輪談判進行了中期評估,同意接納柬埔寨和尼泊爾兩國為世貿組織正式成員,發表了《部長會議聲明》。由於與會各方對《部長宣言草案》存在巨大分歧,大會未取得實質性成果,這是世貿組織成立8年來無果而終的第二次部長級會議。
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2005年12月13日至18日在中國香港舉行,包括世貿組織149個正式成員和一些國際組織官員在內的5800多名官方代表,以及2100多名非政府組織代表出席會議。本次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向最不發達國家所有產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准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產品出口補貼。
第七次部長級會議
2009年11月30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貿易組織第七屆部長級會議。本次部長級會議將重點審議世貿組織工作,但不會就多哈回合展開談判。世貿組織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說,本次會議旨在為各成員提供一個回顧、審議世貿組織工作的平台,包括回顧、審議多哈回合的進展情況,但與往屆部長級會議不同的是,這不是一次貿易談判。在金融危機和不利經濟形勢的大背景下,這次會議的主題被定為"世界貿易組織、多邊貿易體系和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除全體會議外,本次會議期間還將舉行兩場工作會議,議題分別是"審議世貿組織工作"和"世貿組織對經濟復甦、增長和發展的貢獻"。儘管不會就多哈回合展開談判,但這場已經歷時8年的貿易談判預計仍會成為各方談論的焦點。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發展中成員29日發表聲明,呼籲各方儘快行動起來,推動多哈回合談判遺留問題的解決,以便實現在2010年完成談判的目標。此外,反對保護主義也將成為此次會議共同的呼聲。伴隨着金融危機,一股保護主義暗流正在全球涌動,並對經濟復甦構成了威脅。與此同時,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一些發達國家威脅徵收"碳關稅"的"綠色"保護主義正成為各方新的憂慮。
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
2021年11月26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無限期推遲原定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舉行的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並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快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