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丘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丘堤(1906-1958)原名丘碧珍,字秀昆。生於福建霞浦,是30年代很有才華的一位女畫家,也是「決瀾社」中唯一的一位女畫家。

丘堤早年畢業於福建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北平國立藝專。 1928 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同年赴日本留學,先後於東京東亞日語專科學校畢業,東京太平洋美術學校肆業。歸國後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繪畫研究所研究員。1933年她的繪畫作品《花》在"決瀾社"第二次展覽中獲得唯一的"決瀾社"獎,頒獎人是著名學者、首倡中國學生赴法勤工儉學的李石曾先生。日本侵華戰爭使丘堤與夫婿龐薰琹離開上海,流離於西南邊陲。丘堤富於藝術才華,但戰爭和革命使她無從發揮其才智。中國的反右派運動中,龐薰琹被劃為右派,丘堤1958年3月因病去世[1]。代表作品有《靜物》、《風景》、《山茶花》、《平湖秋月》等[2]

反封建時代新女性 畫風洗鍊大膽

她 1924 年就讀於福州女子師範期間,就利用假期興辦婦女工讀補習班,傳播繪畫、編織知識,表現出強烈的反封建意識和時代新女性的風采[3]。少女時期就熱情追求新文化新藝術和新的生活方式,進入福建女子師範後曾帶頭剪去老式髮髻。從福建女師畢業後,丘堤到了上海,在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的西洋畫系學習,畢業後隨哥哥去了日本,繼續進修美術。從她在日本留下的兩幅油畫看,她接近的也是印象派以後的歐洲繪畫。從日本回國後,她進入母校一上海美專繪畫研究所,成為西洋畫組的的研究員,繼續從事繪畫創作[4]。她在日本所作的兩幅油畫靜物看,丘堤完全接受了當時流行於日本的印象派及後印象派風格。她那幅畫有水果、茶杯的掙物,表現出自由、舒朗的風味,比她歸國後的作品顯得輕鬆自如[5]

綠花紅葉子 顛覆傳統

1932年9月龐薰琹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丘堤和龐薰琹在展廳相識,成為愛侶。她隨即加入中國第一個現代主義藝術社團一由龐薰琹、倪貽德等人發起的"決瀾社" ,1933 年 10 月,當"決瀾社"舉辦第二次畫展時,丘堤的一幅《花》獲得"決瀾社獎" ,這是決瀾社的四次畫展中惟一的一次頒獎活動,並請了當時文教界的名人來頒獎。此畫使丘堤名聲大振,報紙等媒體不失時機地作了報導,但也有一些爭議,因為丘堤此畫畫的是一盆靜物:在平塗的背景前,一塊淺色的方塊,象徵桌面,上擱一塊蠟染繡布,也是完全的平面化。畫上的一盆植物,葉子是紅的,花是綠的。可是這又引起了眾多輿論的異議,指斥其紅葉綠花的「錯誤」[6]倪貽德認為是一種裝飾思想的主觀意向,無須橫加指責。為此,他藉此事充分闡述了自己對當時畫壇的偏見的感慨,特著文為之辯白:「不管花草有沒有紅葉綠花的一種,但畫面上為裝飾的效果,即使改變了自然色彩也是無妨的,因為那幅花,完全傾向於裝飾風的[7]。」

身為決瀾社唯一的女性畫家丘堤,以主觀性的色彩意趣改變具象中的色境構置,色彩既是她敏感而脆弱的生命意義,也是她藝術存在的理由[8]。她的畫風接近後印象派諸家,洗鍊、大膽,富於個性特色。

動盪時局中的賢妻良母 作畫是副業

1933年丘堤和龐薰琹結婚,像丘堤這樣一位所受教育、穿着打扮、從事的藝術事業都很時髦的新女性,又有幸遇上了非常開通明理的公婆大人龐樹鏵夫婦。1933年丘堤隨丈夫回常熟過年,恰逢春節祭祖,她身着黃色絲織面料旗袍,以新媳婦的身份參加了在龐家"祖堂間"舉行的祭禮。言行舉止落落大方的她贏得了龐家老少、特別是年幼小妹妹們的喜歡,婆婆金芝年還蹭她一枚鑽戒作為見面禮物。正是有了這麼一種相對穩定且有利的生活環境,丘堤婚後雖連續生育兩個孩子[9]。婚後他們在上海、北平生活,丘堤生下女兒龐濤和兒子龐均,她的身份逐漸向家庭婦女傾斜。

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使得他們倉皇南下,先到上海,再隨藝專向江西、湖南、雲南、四川撤退。在八年離亂中,他們在昆明和成都有過一段雖然艱苦但又相對安定的生活,她可以作畫,但畫畫此時已成為她家務餘暇的活動。由於動盪的時局,小家庭的幾經搬遷,加上疾病帶來的孱弱身體,一度使得這位曾有自由追求的進步女性變得敏感而情緒化,丘堤不滿於這樣封閉、貧乏的狀態。在離亂之間的短暫寧靜中,丘堤努力發掘、創造生活中的美好,她自己動手做畫布,為兩個孩子做那種塗上桐油的"雨鞋"。由於沒錢買毛線,她買回一堆顏色各異的毛線頭,給兩個孩子各織一件頗具現代風格的毛衣,別致的樣式令房東太太大為羨慕,還專門買整團好線剪短,以模仿丘堤織的樣式。1939年在昆明時期,丘堤熱情響應支援前方抗戰的號召,動手縫製百餘個布娃娃義賣抗日,此外,還贈送一些給友人之女。常書鴻所畫《平地一聲雷》,桌上放的布娃娃即是當年丘堤贈給常沙娜的。丘堤有一幅油畫《布娃娃》即以此為題,明快的色彩、簡潔的構圖和裝飾化的風格,直到今天仍覺清新脫俗[10]。1945年抗戰勝利後,她和龐薰琹總算回到她朝思暮想的江南,她在上海、杭州和廬山上畫了許多風景和靜物,這些作品的格調顯得清新明朗。1947 年隨丈夫應聘廣東藝專全家再次南下,丘堤又畫了一批畫。保留至今的作品有《根》、《康乃馨》、《向日葵》。

念念不忘 離川返滬

抗日戰爭後期,丘堤念念不忘的是抗戰勝利回上海去。八年抗戰的偉大勝利消息傳來後,丘堤不顧一切地行動起來,廉價變賣了家裡的東西,她叫孩子們不再去學校。全家動身去重慶,想辦法買飛機票回上海。從龐蕭杲的回憶錄中得知,因為山東大學聘請他為外語教授,而被列人購買機票的名單之內。但這只是有資格買機票,"我最少去了機場四五十次,才算坐上了去上海的飛機。"而得以坐上飛機的關鍵情節,卻是丘堤的大發脾氣。就在龐薰琹跑飛機場四五十次之際,丘堤去重慶珊瑚壩飛機場,她看到排隊等候買飛機票的人們的慘狀,勃然大怒,在售票處大聲痛罵。從航空公司罵到國民政府,使人聲嗜雜的售票廳安靜下來。官員看見這樣一位光彩照人的太太大發脾氣,趕緊向前賠禮:"太太息怒,太太息怒,你哪天走?要幾張票?明天就送去!"這位官員說話算數,丘堤一家就這樣結束了八年離亂歲月。丘堤和她的家庭滿懷喜悅地從重慶回到了上海,但那並不是幸福歲月的開始。他們繼續遷徙於上海、杭州、廣州之間。在杭州和廬山,她和龐薰琹畫了許多西湖和廬山的風景畫,現在可以者到的那幅《平湖秋月〉,是丘堤的作品中出現了少有的陽光的作品 [11]

歷史環境制肘  無個人創作自由

1948年下半年,丘堤和龐薰琹回到上海。在此後的一年中,他們將主要精力用於準備迎接上海解放。龐薰琹的回憶錄所描述的這種生活儼然是從事地下活動的共產黨員。丘堤也投身於這種鬥爭生活,1949年5月27曰上海解放,43位上海美術家聯名發表宣言,擁護共產黨,擁護解放軍。這個宣言刊登在《大公報》上,龐薰琹和丘堤均列名其中。五十年代初期,她隨龐薰琹到杭州藝專,參加了浙江農村土地改革運動,畫過一些宣傳土改政策、鼓動勞動熱情的大幅宣傳畫。但這些畫與她所嚮往的藝術不是一回事,她崇拜的是現代派畫家亨利·盧梭喬治·勃拉克。而這些西方藝術家已經成為國內藝術院校思想改造運動中批判的靶子,社會環境決定了丘堤不再可能自由地從事她個人的繪畫創作[12]

1953年,他們從杭州搬到北京,龐薰琹到中央美術學院,開始籌建工藝美術學院。丘堤則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的實用美術研究室人員,從此成為"工藝美術工作者" ,決定性因素不是她自己志趣的轉變,而是由於她與龐薰琹是夫妻。實用美術研究室的主任是龐薰琹,日常工作是由丘堤辦理,但她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職務名義,她是研究室的不是"負貴同志"的"負責同志"。在家裡,孩子們覺得丘堤越來越頻繁地自稱身體不好,丘堤的健康使他們擔心。1956年春天,全國服裝展覽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大殿開幕,丘堤為這個展覽付出了大量勞動。丘堤發表於《美術》雜誌一篇《談談服裝的式樣》文章中提出了許多十分具體的建議,中心思想是"希望大家不要千篇一律,而應該多種多樣"。除了設計日常服裝,丘堤還參加設計了舞蹈服裝,她設計的"採茶撲蝶"舞蹈服裝榮獲嘉獎[13]

心中無限事 抑鬱而終

1957年,一直追求進步靠攏革命的龐薰琹在這一年成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丘堤心臟病復發住院治療,在病床上聽到批判"右派分子龐薰琹"的廣播,使她的病情陡然加劇,她不想在龐蕉某遭受打擊時置身事外,便堅持出院。但在工藝美術學院裡等待她的是鋪天蓋地的揭發批判龐薰琹的大字報。她沉默不語地看大字報,病重時病床上的丘堤對龐薰琹說:"你今後的生活將很艱難,我不願連累你"。不久(1958年春天)她就死了 [14]

參考資料

  1. 周樂詩. 女性學敎程. 時事出版社. 2005. 
  2. 李超. 中國現代油畫史.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725-432-4. 
  3. 劉新. 中國油畫百年圖史, 1840-1949. 廣西美朮出版社. 1996. 
  4. 徐虹. 女性: 美朮之思.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3. ISBN 978-7-214-03567-7. 
  5. 美朮研究. 上海人民美朮出版社. 1997. 
  6. 中外美術交流史. 湖南敎育出版社. 1998. 
  7. 倪貽德. 倪貽德美術論集. 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3. 
  8. 尚輝. 尚輝: 20世紀, 一個民族的審美視野. 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410-3266-0. 
  9. 孫萍. 龐薰琹/百年家族. 河北敎育出版社. 2002. ISBN 978-7-5434-4504-8. 
  10. 民國時期女性西畫家群芳譜
  11. 美朮研究. 上海人民美朮出版社. 1997. 
  12. 中國女性主義.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633-4442-0. 
  13. 美術史論季刊.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4. 
  14. 美朮研究. 上海人民美朮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