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針對丘陵山區農田地塊小、坡度大、零星分散、基礎設施不配套等限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問題和現狀,從源頭上尋求解決方法。

一、技術名稱

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針對丘陵山區農田地塊小、坡度大、零星分散、基礎設施不配套等限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問題和現狀,從源頭上尋求解決方法。逆向思維,要提高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1]水平和質量效益,前提是開展好丘陵山區農田的宜機化改造。在全國創新率先提出了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的理念及技術模式,不再局限於以往的「以機適地」發展思維方式。通過改地適機、農田重整,丘陵山區有了更多宜機的耕地,解決了長期困擾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作業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是推動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是指在一定的農田區域內,以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為指導,採用工程及生物技術措施,對零散、異形、坡度較大的地塊進行「小並大、短變長、彎變直、陡變緩」的改造與土壤培肥,並完善田間道路及配套水系等建設,使丘陵山區農田適應大中型農機通行和作業的改造過程。

2.1基本原則

2.1.1 科學選址。道路通達、土層深厚、集中連片、排灌基礎好、坡度不宜大於 25°;優先選擇已經規模化流轉的地塊;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2.1.2 綠色輕簡。堅持資源循環、綠色低碳理念,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土方就地就近挖填轉運。

2.1.3 合理配套。合理選用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拖拉機等機械設備,高效快捷地進行整理整治作業。

2.1.4 互補提升。充分利用各類土地整治成果,實現綜合利用、互補提升。

2.1.5 效率優先。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要求,實行先建後補或按規定招投標,充分發揮地塊整理整治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時間效率。

2.2建設類別

2.2.1 地塊互聯互通:在單塊耕作條件較好的地塊與地塊之間、地塊與路網之間實現相互聯通。

2.2.2 水平條田:在地形相對平坦的地區,建設相同標高的條帶狀水田。

2.2.3 水平梯田:在地面坡度相對較大地區,依據地形建設的相同標高的階梯式水田。

2.2.4 緩坡旱地:在5°以下平緩地區,依據坡向建設的條帶狀緩坡土地。

2.2.5 梯台旱地:在5°以上的陡峭地區,依據地形建設的階梯狀水平或斜線土地。

2.3 改造內容

2.3.1 地塊互聯互通。通過開挖回填土壤[2]等工程措施,修建地塊進出坡道、完善田間道路,實現相鄰地塊之間、地塊與道路之間銜接順暢,滿足大中型農業機械進出地塊需要。

2.3.2 消除作業死角。對尖角、彎月形等影響農業機械作業的異形地塊,進行開挖回填、截彎取直等整理,滿足大中型農業機械作業要求。

2.3.3 優化地塊布局。地塊小並大、短並長、彎變直,實現以條帶狀分布為主,延長機械作業線路,減少機械折返頻次。

2.3.4 合理布局溝渠。根據整理整治後的地塊坡向和其他相鄰地塊雨水排泄流向,合理布局溝渠。溝渠的修建應兼顧農業機械通行需要,深開圍溝、背溝,少開或淺開廂溝。

2.3.5 礫石填埋處理。地塊整理整治中的礫石,宜就近集堆深埋處理。

2.3.6 土壤培肥熟化。地塊整理整治後,通過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糞肥施用等生態培肥方式,結合深松、旋耕等農業機械化措施,培肥熟化土壤,提升地力。

2.4技術參數

(1)地塊長寬:土塊平均長應≥50m,寬能滿足農機通行和折返;

(2)單塊旱地縱向坡度≤10%,橫向坡度≤3%;

(3)最大挖填深度≤1.5m;

(4)礫石埋置深度≥50cm;

(5)進出地塊梯道坡度≤25°;

(6)耕作道轉彎半徑≥5m;

(7)耕作道寬度:2-3m;

(8)主溝、背溝、圍溝深度≥50cm;

(9)主溝廂間距:10-20m;

(10)整治后土層平均厚度≥整治前土層平均厚度;

(11)背坎邊坡坡度:1:0.3-1:0.7。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核心技術「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自2016年以來單獨作為核心內容,連續2年被遴選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該技術榮獲2016-2018年度農業農村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2020年該技術被中國農學會評為中國農業農村十大新技術。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內容被寫入國務院決策文件(國發〔2018〕42號),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被寫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相關成果已被農業農村部推廣。

截至2021年10月,重慶市累計投入農田宜機化改造專項資金5.13億元,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近8億元在全市完成農田宜機化改造面積達80萬畝,示範帶動全國16個丘陵山區省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面積達250萬畝。潼南、渝北、永川、江津、長壽、涪陵等區縣集中開展整村整鄉宜機化連片改造,建成了一批萬畝級「宜機化+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農業生產示範基地。渝北、墊江、潼南等區縣正向10萬畝級台階邁進,呈現全域宜機化改造的態勢。農田宜機化改造助推了當地水稻、油菜、馬鈴薯、高粱等主要農作物及柑橘、榨菜、花椒茶葉、牧草、中藥材等特色經濟作物的全面全程機械化。改造之後,100%的地塊機器能穿梭自如、100%的目標作物機械操作逮及,一般水田畝均節本350元、旱地節本500元以上。

同時農田宜機化改造還有利於優化提升農機裝備結構,提高勞動、物資、裝備等農業全要素效率,實現節本增效;有利於推動土地流轉,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實現「一戶一塊地」,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有利於提高秸稈、糞污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機械化水平,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生產。

三、適宜區域

全國丘陵山區

四、注意事項

(一)農田宜機化改造區域坡度不能大於25度。

(二)土壤耕作層較淺的區域建議表土剝離,田塊挖高填低整形後均勻攤鋪表層熟土。

(三)農田宜機化改造後及時培肥熟化土壤

(四)農田宜機化改造儘量避開雨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