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日本現代天主教教堂。建於1961年,1964年竣工。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非基督徒丹下健三(1913—2005)設計和建造。坐落在毀於二戰的東京基督教堂舊址上,以哥特式建築風格為基礎創造性設計。教堂主體一反傳統的牆、頂設計,以曲面牆體從地面的斜四邊形平面綿延升起,到頂端又集聚為一個水平十字形的天窗。俯視為拉丁式十字架形,仰望則如展翅欲飛的銀色之鳥。教堂鐘樓與教堂主體分離,高60米,似一支銀針直刺青天。為個性突出、對比鮮明的現代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之一。[1]

哥特式特點

哥特式教堂型制由羅馬式教堂[1]發展而來,基本仍採用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平面,但擺脫了羅馬式教堂的沉重感而朝向輕巧、雅致甚至矯飾的方向發。哥特式較羅馬式教堂出現這樣的改變,主要是由於在建築結構上將承重結構變成了框架式的,由羅馬式的扶壁演變成飛扶壁,羅馬式教堂的扶壁為兩側沉重的牆。

哥特式教堂出現的飛扶壁[2]則由豎直向上的支撐扶壁和水平向上的弧形飛券組成。承重牆變成了框架,框架之間的空擋就可以開窗。建築的結構明顯變輕了,教堂可以建的更高。因此那個看起來像想要上天的教堂就是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的設計結構具有以下特徵:1.平面一般為十字架形。2.高聳入雲的塔樓多為筍狀。3.斜柱加固支撐較薄的牆面,形成一種特殊的外牆結構。4.薄殼般的穹頂正中有三個大門,中間的大門為主要通道。5.內部為輕盈、裸露的稜線飛肋骨架穹隆。6.高大、寬敞、明亮的內部空間具有良好的採光性能。7.窗戶多位植物的葉片式,窗戶上以五彩玻璃鑲嵌圖案。8.正門上為大圓形的玻璃薔薇紋樣,正門為若干層次逐步向內收縮的門道,每層均有雕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