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嶺鎮荷山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嶺鎮荷山村有五個村都姓劉,故合稱為五劉。又因此地有座小山丘,形似荷葉,故名荷山,村委會以此命名。[1]

中文名:荷山村

外文名:heshan village

行政區類別:村

所屬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下轄地區:沙縣

郵政區碼:365504

地理位置:荷山村東鄰彭城村,西至大丘村,南到湖邊,北至赤石村。

面 積:4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2236人

歷史沿革

明、清屬三十一都黃坑鋪,民國時屬東嶺鄉東山保。1949年冬起屬三區(東嶺)、東嶺區東山鄉。1958年起先後屬飛躍公社,東嶺公社置荷山大隊。1985年改設為東嶺鄉荷山村委會。1989年鄉改為鎮屬之。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荷山村東鄰彭城村,西至大丘村,南到湖邊,北至赤石村

人口、土地面積

荷山村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2236人。

歷史人文

愛國華僑劉玉水先生創辦荷山學校為家鄉培養不少人才,同時荷山也是惠安三個革命時期黨的地下活動陣地和據點之一。建有五劉地下黨支部,培養不少早期中共黨員,革命不斷向周邊鄰村擴展,成為惠安縣東部革命火種村,開展系列革命活動,給後代留下一段光榮歷史。

早在土地革命時期,聞名惠安暴動前後。林權民同志在荷山開展革命工作。林權民的愛人劉養是荷山村人,當時荷山村有一大批青年跟隨和掩護林權民同志開展革命活動,其中有劉賢良、劉水成、劉神興、劉寶水、劉俺錫、劉勝法等革命志士。當林權民被判徒出賣犧牲後。參加惠安暴動受傷的劉倚懷等一批青年為了避開國民黨的追捕,只好先後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到南洋投靠堂親劉玉水先生,繼續開展革命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紅軍二團政委陳琨的大姐——陳珠,是荷山媳婦,是一位非常優秀而堅強的地下女幹部,她敢於冒着危險把陣亡的陳琨屍體收埋,後歷盡艱辛抱養陳繼志繼承陳琨的後嗣,把繼志撫育長大成人,在荷山畢業後考入北京地質學院,成為國家有用人才。

抗日戰爭期間一九四一年,組織上派劉祖丕來荷山小學當校長,劉以教員的身份在校教書育人,夜間經常深入群眾家中,宣傳革命思想聯繫進步青年,當時進步青年有劉曉江、劉天民、劉選金等,接着發展劉曉江參加地下黨組織。一九四二年,劉祖丕離開荷山到前林去開展革命活動,荷山學校來了一批又一批的以教員身份為掩護的地下革命同志,如許惜今、許火東、王斷成、王顯川等仁人志士。這時荷山學校辦夜校婦女班開展革命宣傳,演革命戲劇。荷山村革命活動開展的轟轟烈烈,成為周邊有影響的基點村。不少革命同志來過荷山,尤其是前林村的一批革命青年與荷山村結下不解之緣。林菊初與劉藥,林思敬與劉秀(後改為鄭秀)、林土法與劉恨、林川與劉莊、林丁財與劉縣,先後結成伉儷。從此,這些革命人士與荷山結下千絲萬縷的革命關係,他們的影響也非常深遠。

解放戰爭時期,一九四七年惠東區工委林春法,以木工身份在五劉一帶活動。劉清枝、劉仲法、劉永華、邱天嘗、劉明金、劉景賢、劉媽扶等入黨,接着又發展劉銀、劉嘗入黨,成立五劉支部,支部書記為劉曉江。緊接地下黨人劉浴沂在荷山學校建立地下(閩西南)團支部,一批青年教師如劉清源、張耀輝、劉倚寬、劉昆峰、劉添輝、劉真明、黃松法、辜炯成、劉國祥先後參加了團組織,團支部書記為劉國祥。這些同志後來成為我黨地下中堅力量。這時荷山夜校辦得很出色,不僅荷山彭城五甲多數青年婦女都入學讀書,連東山樑坑村余嫌等人都到荷山就讀。荷山人民接受革命道理的薰陶和教育,有廣泛而紮實的群眾基礎,當時荷山村發生一起轟動全縣的抗抓壯丁的群眾自發事件,單丁劉扣生被抓,幾十位婦女一哄而起,圍攻抓壯丁國民黨兵,弄得國民黨兵膽戰心驚地溜走。

一九四九年春,荷山成立武工隊,隊員有劉木成、劉其華、劉清湄、劉俊賢、劉乞成、劉德欽、劉秋金、劉輝良等十多人,是一支奪取政權不可缺少的武裝力量。為迎接革命的勝利,荷山村組織地下農會,農會主席由歸僑的「馬共」黨員劉土財擔任。一九四九年解放,社會處於動盪不安,初生紅色政權,不敢設在東嶺其他地方,而是選在革命火種基點村荷山村,辦公地點設在荷山學校,可見荷山村當時革命群眾基礎是突出而牢固。

下級組織

下轄:東房1個自然村,有6個村民小組。

視頻

2021年廣東省高州市荷花鎮大路山高山村【美麗鄉村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