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廧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廧子
t01125c75486a01e4f2.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95841&sid=521996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東廧子

漢語拼音:Dōnɡ Sè Zǐ
別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兒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肺、脾、胃經。無毒
功能:健脾消食,發表解熱,利水
主治:飲食積滯,噎膈反胃,感冒發燒,腎炎

東廧子

東廧子,中藥名。為藜科植物沙蓬Agriophyllumsquarrosum(L.)Moq.的種子。具有健脾消食,發表解熱,利水之功效。常用於飲食積滯,噎膈反胃,感冒發燒,腎炎。[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東廧子

拼音名:Dōnɡ Sè Zǐ

別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Moq.[A.arenarium Bieb.]

出處

出自

  • 2.《康熙幾暇格物編》: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爾多斯所產尤多。枝葉叢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為粥,滑膩可食;成為末,可充餅餌茶湯之需。

來源

藥材基源:為藜科植物沙蓬的種子。

採收和儲藏

秋季果實成熟後打下種子,去掉雜質,曬乾。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莖由基部分枝,最下部的一層分枝常對生或輪生,平臥,上部枝條互生,斜展,多曲折,堅硬,具條紋狀角棱,幼時密被散射狀分枝毛,後漸光滑,草綠色。葉互生;無柄;葉片披針形至線形,長2-7cm,寬1-10mm,先端具尖刺,基部漸狹,全緣,具散射狀分枝毛,葉脈凸出,平行。穗狀花序緊密,卵圓狀或橢圓狀,無梗,1-3個腋生;苞片寬卵形,先端具小尖頭,後期反折;花被片1-3,膜質;雄蕊2-3,花絲錐形,膜質,花葯卵圓形;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2,絲狀。胞果圓形或橢圓形,兩面扁平,或背面稍凸,具膜質翅,先端果喙分成兩個小喙,小喙先瑞外側各具一小齒突。種子扁平,圓形,光滑,有時具淺褐色斑點。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沙丘及沙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種子近圓形,扁平,光滑,有時具淺褐色的斑點。

性味

甘;性平

歸經

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發表解熱;利水。主飲食積滯;噎膈反胃;感冒發燒;腎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煮食。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遺》:益氣輕身,堅筋骨。
  • 2.《康熙幾暇格物編》:性暖,益脾胃,易於消化,好吐者,多食有益。
  • 3.《藥性考》:清熱消風。
  • 4.《綱目拾遺》:通利大腸,消宿食,治噎膈反胃。[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東廧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東廧子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