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沙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東沙中學創辦於1956年,地處岱山本島百年古漁鎮——東沙鎮。1986年起,學校嘗試美術特色教學並逐步走向輝煌,2000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先後獲得「舟山市第二屆社會最滿意學校」、市級文明單位[1]等殊榮,2014年學校被評為首批浙江省普通高中二級特色示範學校[2],2016年學校被評為舟山市「美麗學校」優秀校。學校環境幽美,教學設施完善。經過新一輪的改擴建工程,校園更為美觀,更具特色。

辦學宗旨

學校本着「以美立校、寓教於美、以美育人」的辦學宗旨和「以人為本、和而有序」的管理理念,堅持德藝雙馨的人才培養目標,注重人文關愛、情感育人,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着力構建民主平等、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今日的東中校風好、教風正、學風濃,管理嚴謹、師生和諧、特色顯著,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和信任。

學校概況

學校占地75.538畝,建築面積1.28萬平方米,擁有語音室、微機房(計算機共計45台)、多媒體報告廳、作品陳列室、畫室、工藝工場(占108平方米)和花園式園林——「百草園」及藏有2.1663萬冊的圖書樓等,設施齊全。

風雨五十個歷程,學校幾代教職員工幾經磨難,歷辟艱辛,艱苦創業,領導班子勵精圖治,大膽改革,積極謀求發展對策,創出了一條希望之路,形成了自身辦學特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學校現有教學班12個,在編教師75名(其中美術專職教師14名),市縣骨幹教師9人。

近幾年來,學校高考成績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2014年高考,我校168名畢業生全部上線,其中本科錄取151人,本科錄取率90%。

2015年高考,我校182名畢業生全部上線,其中本科錄取171人,本科錄取率94%。

2016年高考,我校145名畢業生全部上線,其中本科錄取140人,本科錄取率96.6%。

我校連續三年實現了上線率和錄取率均100%,並在2017年美術專業聯考中取得平均分84.7分的歷史第二好成績,在2017年美術校考重點大學過線共66人次,其中包括中央美院、中國美院、東華大學等全國其它「985」、「211」重點大學

學校先後受到國家教育部及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和獎勵,多次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縣文明單位、行為規範達標學校、舟山市群體師德創優學校、舟山市電化教育規範學校、舟山市教育條件裝備先進單位,並闢為舟山漁民畫教育研究基地和浙江省書法教育研究實驗基地。《浙江教育報》曾專題報道了東沙中學的辦學成就,被譽為海島的「藝苑奇葩」。

機遇優勢

①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校以「愛、禮、智、新」 為校訓,「敬業、奉獻、求實、創新」為校風,「勤奮、誠實、好學、善思」為學風,「全、特、實、勤」為學風,注重人本化管理,倡導人文精神, 「寓教於美,發愛於心」,貫徹「以德立校,以嚴治校,以實強校,科研興校」的治校方針,融傳統與藝術文化於一體,形成了具有東中特色的辦學理念和風格,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②建立了一套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略

學校管理是學校發展的關鍵,確立了以校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學校領導體制,充分發揮黨支部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監督作用,教代會參與學校決策和民主監督作用。完善了民主評議行風、校務公開制度和民主評議幹部制度,使學校的一切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而行,管理規範,高效運作。

實施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堅持輸導策略,實現處處有人管理,事事有人去做;強化競爭機制,強化制度建設,強化師德師風,強化科研意識的管理方略,體現了在困境中奮起,在逆境中趕超東中精神。.

③有近20年的美術特色教育歷史和辦學經驗

學校以美術特色教育為突破口,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力行三大工程建設(校正重塑工程,成功動力工程,心靈淨化工程),以美術教育為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落實「三全要求」(全面發展,全員發展,全層優化);「鼓勵冒尖,允許落後」,同時大力推行成功教育,重塑自我,重樹自信,將一批批中考失利者培養成為德才兼備藝術人才,飽受成功的喜悅。

特色教育領域的實踐中,堅持開門辦學,加強校際交流,大膽改革,先後聘請了中國美術學院、浙師大、杭師院的教授擔任學校的客座教授及藝術顧問,並與各大藝術院校建立了聯合辦學的協作關係,大大強化

了學校專業教育,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準。

④學校擁有良好的辦學聲譽

近20年特色教育實踐,自成特色的規範管理,教育、教學取得的成績及較高的藝術畢業生升學率和就業出路,爭相成為初中學生擇校對象,學校在社會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聲譽。

⑤寧靜、美麗的育人環境

學校地處百年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學風濃郁,人文環境好,是工作、學習的好地方。

⑥全國範圍內,國家和社會對藝術人才的需求仍未飽和,藝術類教育大有潛力可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