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石鎮靈水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石鎮靈水村現為北京西南部門頭溝區齋堂鎮轄村,位於鎮域西北部,距鎮政府12公里,東南部距政府駐地32.5公里。村子距109國道4公里。自明清科舉制度盛行以來,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層出不窮,曾有劉懋恆、劉增廣等眾多舉人出現,因此靈水被當地人冠以「舉人村」。靈水村形成於遼金時代,不僅村落古老龐大,遼、金、元、明、清時的古民居多,而且過去民間所信仰的諸神盡有。[1]

中文名:靈水村

地 點:平遠縣東石鎮

戶 數:258戶

人 數:912

語 言:梅州話

機 場:梅州客都機場

火車站:梅州站、梅州西站

車 牌:粵M

概況

靈水村屬平遠縣東石鎮,離東石鎮政府駐地(東石圩)6公里,地處東石鎮北面。東面是白嶺村,南面是麻塘村,西面鄰洋背村,西南是錫水村,北面和上舉鎮毗鄰。轄龍一、龍二、曲嶺、白岌、謝屋、坑尾、野豬窩、昂天海螺共8個村民小組。全村258戶,912人。漢族,講梅州話(客家話),有林、謝、曾、李、何、鄧等姓。靈水村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蹟眾多,其中東嶺石人、西山蓮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靈泉銀杏、舉人宅院和寺廟遺址等景點自古有「靈水八景」之稱。

歷史

靈水村原與白嶺村同屬一個大隊,稱石北大隊,即地處東石之北部而得名。1989年靈水、白嶺分成兩個大隊,按當時政策稱靈水管理區,1999年改設靈水村委會,2005年11月,靈水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據調查「靈水」含山靈水秀之意,靈水村地勢北高南低。

靈水村境內建有石北水庫、刁坑水庫和鰱鯉塘水庫共3座,小水電站5座。

英模

靈水村在大革命時期建立了全縣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農會,曾慶祿、丘展鵬烈士等一批共產黨人為革命犧牲了寶貴生命。解放後靈水、白嶺定為革命老區,毓秀書院被列為全縣革命文物保護單位,毓秀書院背面山上建立了革命烈士紀念碑。靈水村人林欽才早年參加紅軍,跟隨中央紅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是突破烏江天險22勇士之一,後提升為團長,解放後任佛山地區郵電局長。

農業

靈水村有耕地714畝,農產水稻、梅州金柚、花生、玉米、黃豆等。水果三華李、金柚等。該村北部山地面積一萬多畝,有松、杉、雜木和毛竹。二OO五年末農民人均收入3661元。

靈水村地下礦產主要有陶瓷土、褐鐵礦、石灰石等。

社會公益

靈水村有村公路2公里,已經實現了硬底化,村道東南與麻塘村連接出東泗公路,西南與錫水村道連接出縣道東石-仁居公路。靈水小學一間建在靈水村。

村民大部分飲用山泉水、自來水。

視頻

在福建晉江東石鎮,比田螺貴N倍,最好的下酒菜,外地人更喜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