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葉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絲葉韭 |
絲葉韭(學名:Allium setifolium)為蔥科蔥屬的植物。分布在中亞地區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自治區等地,生長於海拔280米至10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石質山坡及荒漠地帶,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秧苗生長緩慢,應適期早播,以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為宜。浸種催芽後採用濕播法在苗畦內撒播,分兩次覆土,第一次覆一層薄土,返潮後再第二次覆土,覆土總厚度2cm。每畝用種量6-8kg。覆土後蓋層地膜,以利增溫保墒,出苗後揭去地膜。一般1畝秧苗可栽植7-9畝菜田。育苗地應便於排灌,近1-2年未種過蔥蒜類蔬菜的砂壤土或粘壤土地,冬前深耕,澆凍水,翌春頂凌耙耕以保墒。畝施腐熟農家肥4-5立方米。為防韭蛆,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kg,加干細土10-15kg,均勻撒施,淺耕後細耙,整平作畦,畦寬1.2-1.5m,長7-10m,便於管理。
基本內容
界:植物界
目: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屬: 蔥屬
形態特徵
鱗莖數枚聚生,狹卵狀或卵狀圓柱形,粗0.5-1厘米;鱗莖外皮淡黃褐色,革質,老時因內皮的生長外皮常一側破裂,頂端條裂。葉2-3枚,毛髮狀,光滑,短於或與花葶近等長,粗不到0.3毫米。花葶圓柱狀,纖細,高5-10厘米,粗0.3-0.5毫米,下部被葉鞘;總苞2裂,遠比花葶短;傘形花序具少數花;小花梗近等長,從等長於花被片長直到為其1倍長,基部具小苞片;花淡紅色或紅色;花被片具紫色中脈,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5-7毫米;花絲近等長,約為花被片長度的2/3,基部1/3-1/2合生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的基部擴大成三角形,向上收狹為錐形,內輪花絲擴大部分的基部比外輪的寬;子房橢圓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蜜穴;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果期6-8月。
分布範圍
產於新疆北部。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布。
生長環境
生長於石質山坡或荒漠地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