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弦鑼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絲弦鑼鼓 |
絲弦鑼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吹打樂。其形成和發展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干牌子」從「薅草鑼鼓」里單獨分離出來,與民間音調溶合形成「耍鑼鼓」;第二個階段是曲牌體戲曲音樂流入建始被本地鑼鼓吸收,形成了新的「鼓吹樂」形式;第三階段是板腔體的戲劇音樂的流入,又被上述「鼓吹樂」溶合形成現在所謂的「絲弦鑼鼓」。
基本內容
中文名:絲弦鑼鼓
地區:湖北省
分類:吹打樂
概念
定義
在湖北省的西南部,有一個被人美稱為「金建始」的地方——建始縣。它自古為「楚蜀咽喉」,是荊楚通往巴蜀旱路的必經之地。自晉建縣以來,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清同治五年縣誌載,這裡「萬山稠疊,突兀恢奇」,是「包穀根從石罅尋,石田載土土如金」的窮地方。
然而,由於生活在這裡的各族勞動人民樂達豁觀的生活態度、勤勞淳樸的人生秉性、善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寬厚胸懷,加之建始所處的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本土文化在這裡得到了廣泛的匯集和天衣無縫的融合。創造了極其豐富多彩、璀璨絢麗、千姿百態的族民間文化藝術。如浩如煙海的民歌、妙趣橫生的民間故事、熱情奔放的花鼓燈、喜花鼓、古老濃烈、風格各異的跳喪舞等等,猶如朵朵山花,爭奇鬥妍,綻放在建始的山山嶺嶺、村村寨寨。「建始絲弦鑼鼓」便是其中猶為奪目的一朵。
新中國成立以來對「絲弦鑼鼓」的調查收集整理保護簡況
新中國建立以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對「建始絲弦鑼鼓」的保護。1957年湖北省人民藝術劇院及湖北省歌舞劇院派出一批專家到建始採訪絲弦鑼鼓。上世紀60年代初到文化大革命前,縣歌舞團專門聘請著名藝人尹明河住團傳授「絲弦鑼鼓」近二年之久。恩施地區歌舞團在此期間,也經常聘請尹明河到該團傳授鑼鼓。湖北省歌舞團甚至派專班到建始學習「建始絲弦鑼鼓」。
文革期間,視鑼鼓師傅為「牛鬼蛇神」,禁止打鑼鼓長達十幾年,但在偏遠的鄉村也時有打鑼鼓的。
1981年,「十大集成」啟動,「建始絲弦鑼鼓」得以受到較為系統地全面地挖掘、收集和整理。縣文化館派出音樂專干,深入農村,拜師學藝。在普查的基礎上,重點對民間藝人肖茂榮所掌握的所有曲牌進行了錄音、對口傳的曲牌對照錄音逐一記譜整理。此項工作從1981年啟動到1984年結束。1985年由縣民委斥資5000元,由武漢音樂學院印成《建始民族民間吹打樂·絲弦鑼鼓》資料冊子。
1997年中央民族大學毛繼增教授曾親自到建始採訪絲弦鑼鼓。2000年初,恩施州民委制定了州民族文化研究工作十年(2000——2010年)大綱,編輯出版《恩施州民族研究叢書》,是實施「大綱」的一項長期計劃。因為此,在原《建始民族民間吹打樂·絲弦鑼鼓》的基礎上,對部分曲牌進行了詮正和修改,在2001年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發行了《建始絲弦鑼鼓》一書。
成因
「絲弦鑼鼓」這個名稱乍一看起來有些不太符合情理,然在我們了解了它的成因之後不太難理解這個約定俗成的名稱了。
不難看出,所謂「絲弦鑼鼓」實際上包括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和形式。
一是有「緩急抑揚、而無律呂」(王圻《三才圖會》)。被俗稱為「干牌子」或「小牌子」的純鑼鼓樂。所謂「干」是與「濕」相對應的,「干」是指純噪音的打擊樂。「濕」則是指有旋律的樂音曲牌;「小」是與「大」相對比的。凡「干牌子」大都短小,很少超過兩個樂句。所謂「大」則是「絲弦鑼鼓」中那些較長的而又相對完整的鼓吹樂。
二是早一些年流入到建始的曲牌體鼓吹樂,它包括連吹帶打的鼓樂和大量的嗩吶獨奏曲牌(在民間俗稱為「堂牌子」或「坐堂牌子」,「堂」取「堂屋」之意)。
三是所謂的「絲弦」。「戲曲音樂發展的後一階段,即在由明末至清末一段時期中,新興聲腔和新興劇種,接踵而起,其影響最大的是《弋陽腔》、《梆子》和《皮黃》(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述三種聲腔中《皮黃》和《梆子》在建始被民間藝人採納。他們把「西皮」稱為「下路」。這是因為「西皮」是建始以東流入,建始人把長江中下游的人稱為「下江人」,這裡的「下路」的「下」即取其意。「上路」又俗稱「川梆子」,是經建始以北流入的,所以又稱為「北路」。「南路」則是從建始以南流入的,大約與湖南荊河戲有關。所以,「絲弦」在民間又有「三條路」之稱。「絲弦」實際上是「嗩吶吹戲」。因其演奏中加入了笙、竹笛、月琴、胡琴等絲竹樂器,大都把這部分板腔體的曲牌稱為「絲弦」。
以上四類曲牌中,前三類可以在曲牌的聯奏中渾為一體,而「絲弦」是另外演奏的。經常聽到藝人們在實際的演奏中說這樣一句話:「我們來一板鑼鼓」或「來一板絲弦」。這句話足以說明「絲弦」與「鑼鼓」是兩回事。那為什麼約定俗成了「絲弦鑼鼓」這個名稱的呢?那是因為藝人們在授業之時,經常是既教「鑼鼓」又教「絲弦」。大多數藝人兼具兩種本事,社會上認為他們是「絲弦鑼鼓」藝人,把他們稱為「打絲弦鑼鼓的」。所以把他們所演奏的不同類別的曲牌通稱為「絲弦鑼鼓」。
傳承
代表藝人
據調查,「絲弦鑼鼓」傳承至今有據可考的已傳承八代藝人。其中歷史著名代表藝人有:
第一代:李世高,出生年齡不詳,人稱「高老頭」。早年是戲班琴師,晚年回到建始,以傳授鑼鼓、胡琴、嗩吶為職業。
第二代:李德福,( ——1924年),人稱李九九,李久娃是李世高的小兒子,隨其父學習,吹拉彈打俱精。與他齊名的還有熊自能(人稱明祖娃)和向四鳳(人稱向鳳娃),此三人合稱為「老三娃」。
第三代:湯維興,(1886年——1942年),人稱湯興娃。與李直春(人稱大狗娃)、朱方之(藝名珍喜娃)同隨李德福學習,社會上合稱「少三娃」。「少三娃」受夾鈸鑼鼓路子的影響,將本地單鈸鑼鼓改為夾鈸鑼鼓。湯維興晚年多病,在家(長梁下壩藕堰塘)開館授徒,是「絲弦鑼鼓」開館授徒第一人。現流傳的絕大多數曲牌都是由他傳授下來的。
第四代:第四代著名藝人最有代表的有兩位。第一位是尹明河;第二位是肖茂榮。他們同隨湯維興學習。
尹明河(1895年——1977年),長梁峽口人,排行老二,人稱「二師傅」。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曾先後被縣、地區、省文藝團體請去教授「絲弦鑼鼓」,最長時間在縣文工團「坐團」教授近二年(1963年——1964年)時間。
肖茂榮(1919年——2003年),長梁下壩人。一個多才多藝的民間藝人。1956年曾挾技參加過湖北省民間藝術大會,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2003年逝世前多次參加州、縣、匯演獻技,為州接待演出獻技。所傳承的102個曲牌編入《建始絲弦》一書。其中22首被載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北卷》,該書載入其小傳。2003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
第五代:肖遠遊(1944年—— )。長梁興安壩人。師從尹明河。傳徒近400人。2005年被州人民政府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
(第六代到第八代藝人略)。
傳承的方式
「絲弦鑼鼓」牌子傳承的方法,以口傳心授為主。凡樂音用「當、啷、羅」三字;凡噪音用「轉、切、冬、不、龍、可、大七字。有少量的藝人會念幾句工尺譜,但一般不用工尺譜傳教牌子,民間稱為「開牌子」,但即使開了牌子,也是用口念來傳教。其開牌子所用符號有「o」、「×」、「プ」等。「o」表示大鑼,「×」表示頭鈸,「プ」表示休止。還有一些藝人自創的符號,因其只在某幾人中認可,不具代表性,所以流傳不開。
傳承的辦法
「絲弦鑼鼓」藝人在學習之前,首先要選定師傅,然後再寫「投師帖」,舉行簡單的拜師儀式,學習三年。
學習鑼鼓的人數按樂隊編制,一般為7人以上。且所學者都住得不遠,解放前以保、甲為範圍,解放後以生產隊、村、組為範圍。所學徒弟隨師傅外出打鑼鼓,伙食由東家供給,師傅和徒弟按人頭計算,平均每人三吊錢(舊時),全由師傅領走,徒弟分文不取。第二年,師傅得三分之二工錢,徒弟得三分之一的工錢。第三年,師傅得三分之一,徒弟得三分之二的工錢。這個分配原則一直沿用至今。
另一種辦法是開館授徒。在「絲弦鑼鼓」傳承的辦法中,開館授徒僅有湯維興一例。因其晚年中風,行走不便,便在家開館授徒。他採用的辦法是交多少穀子,教多少牌子。
演出活動範圍
絲弦鑼鼓演出
在民間,文化革命以前(可推至新中國成立以前)至文化革命結束後的幾年(可延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絲弦鑼鼓」的演出活動是相當壯觀的,不論紅白喜事,總少不了藝人們的身影。安居樂業,婚喪嫁娶,誕生壽禮,節慶聚會,少了鑼鼓,總是不行的。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着電視進入農戶,卡拉OK唱進家庭,一般紅事(喜事)就不請鑼鼓班子了。只有在舉辦喪事時才請鑼鼓班子來熱鬧一下。
即使如此,好一點的班隊,仍可每年演出活動達到180場以上,好一點的師傅可在200場子以上。其每年收入在2000元——10000之間,個別的可達15000元左右。
活動的範圍
新中國成立以前,絲弦鑼鼓活動的範圍比較狹窄。僅限於建始長梁及業州、貓坪、三里及緊鄰恩施的柏楊。所以,它原來也有「北鄉(長梁在建始縣治以北)鑼鼓」的稱謂(還有一些比如「西鄉鑼鼓」等,但不及「北鄉鑼鼓」出名)。
「絲弦鑼鼓」以長梁鄉、業州鎮為輻射中心,基本上在建始全境都可以聽到「絲弦鑼鼓」的聲音,看得到「絲弦鑼鼓」藝人的身影。不僅如此,還波及到鄰省鄰縣。毗鄰重慶市巫山、奉節可以聽到「絲弦鑼鼓」的聲音,有建始「絲弦鑼鼓」藝人們活動過的地方有巴東、恩施、宣恩、來鳳、利川等縣。
文藝團體活動
歷年來,專業文藝工作者對「絲弦鑼鼓」的加工,改造一刻也末停息過。陸陸續續地搬上縣、地區(州)、省里的舞台。
曲藝《過稈》(汪啟武詞、劉紹全曲)赴省匯演。「絲弦鑼鼓」表演《泥巴腿子上大學》(譚儒學曲)在縣舞台上和全縣鄉村演出多場。表演唱《工地的早晨》(程仕創曲)。小戲《秀梅的婚事》(侯勇曲)代表恩施地區參加湖北省戲劇展演。小戲《肉店早晨》(汪啟武詞、江祝年曲)、大戲《一往情深》(呂新瓊詞、江祝年、劉必介曲)參加全州專業劇團匯演,分別獲創作二等獎,表演獎。曲藝建始絲弦《糊塗官斷案》(文世昌曲)由恩施市文工團參加1987年湖北首第四屆「百花書會」一舉奪金,並由湖北電視台現場直播。曲藝建始絲弦《借姐夫》參加2004年湖北省「百花書會」奪得銅獎,州專業劇團匯演金獎。曲藝建始絲弦《兩代警嫂唱新曲》(汪啟武詞、江祝年曲)參加公安部匯演奪得銀獎。以「絲弦鑼鼓」曲牌改編的歌曲《回歸賦》1997年在參加州比賽獲一等獎之後,又被定為公演節目,獲得好評。
價值
任何事物的價值衡量,是因其獨特性和可利用性而決定的。「物以稀為貴」這句話並不十分完整,「非典」稀少,並不可貴。還要從它的利用性,有益性等積極的因素上去衡量它。
我們這裡只談「絲弦鑼鼓」的「稀有性」和「可利用性」,這兩者基本可以說明「絲弦鑼鼓」這個藝術品種與其它藝術品在相比中的獨特性。
談起「絲弦鑼鼓」的獨特性,還得從建始所處的特有地理環境和人文淵源說起。
先說地理環境。建始地處鄂西南,正北與重慶巫山接壤,西北與重慶奉節相連,西南與恩施連界,正南與鶴峰為鄰,正東與巴東隔河相望。這裡「萬山稠疊、突兀恢奇」,「自古為楚蜀咽喉」(清同治五年《建始縣誌》)。
再說人文環境。「建始自明季寇亂,邑無人居十數年,迨康熙初年就蕩平,逃亡復業者十之一、二,嗣是荊州、湖南、江西等處流民競集」《施南府志卷之十·典禮,風俗》P162)。建始因明末戰亂,縣治所在地人民紛紛逃亡,至康熙初年,回來復業的人不過十之一、二。荊州、湖南、江西移民甚多,這可以說明建始的人至少在縣治所在地土著人已經不多。外來「流民」一定要注入新的文化和習俗。
一是「楚蜀咽喉」,二是「流民競集」。影響了建始本土的文化狀態。這一點可以很清晰地從「建始絲弦鑼鼓」中的形成和發展反映出來。
絲弦鑼鼓現狀
班隊遍及全境
據調查「絲弦鑼鼓」班隊,遍及建始全境,全縣境內有班隊100多個,職業的、半職業和非職業藝人幾近2千人,每年演出約在3500場左右(全縣班隊演出總和)。僅長梁一鄉就有班隊65個,職業的半職業和非職業藝人計1256人。這個調查統計的數字是驚人,世界上任何一個樂團不可能有如此龐大的隊伍,所演出的場次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演出團體不可能達到的,按平均每場收入以400元計算,這個龐大的演出團體年收入可達140萬元,在一個貧困地區,這又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自生自滅
我們還注意到,由於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絲弦鑼鼓」在演出的實用性上嚴重萎縮。在所謂「紅喜事」中(比如:婚慶、壽禮、誕生禮、立屋擋水等)幾乎不請鑼鼓班子。只有在喪事活動才請一班或幾班鑼鼓鬧熱一下。「死人子鑼鼓」幾乎成了「絲弦鑼鼓」的代名詞。長此以往,將導致不良後果,至使「絲弦鑼鼓」自生自滅。
從曲牌本身的類別上,「絲弦鑼鼓」原本是做生有做生的牌子,打喜有打喜的牌子,紅、白事開吹各有講究。由於「紅事」不同鑼鼓班子,將導致「紅事」曲牌失傳。原「絲弦鑼鼓」中有24個祝壽的曲牌,僅在1981年搶救出來1個,其它的23個曲牌現有藝人連曲牌名都不知道,已失傳了。知道曲牌名的有《慈善調》、《春來》、《秋采》、《猜句子》、《山喳子》、《碎眉子》、《隔之子》、《跌斷橋》等幾十個。
博物館文物
由於其實用範圍的單一,將使龐大的隊伍成為暫時現象。活躍在「絲弦鑼鼓」演出現場的,大都是「絲弦鑼鼓」第六代藝人和第七代藝人。
第六代藝人多在50歲以上,第七代藝人也大都在40歲左右。第八代藝人有幾個,僅僅是鳳毛麟角。
實用性的單一,還可導致樂器的單一,演奏技巧的退化等多種不良後果。在現代手段強有力的衝擊下,加上自身的退化,「絲弦鑼鼓」成為博物館的文物只是遲早的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