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個人賬戶養老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用公式表示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以下統稱個人養老金產品),實行完全積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個人賬戶儲存額的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個人賬戶儲存額簡單地說,就是個人賬戶本金加上利息之和。

以張小滿2002年的個人賬戶為例!

假設我把他每個月的個人賬戶都是330元(12個月為3960元),並假設他每年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為6%。

當年的個人賬戶本金,到下一年末產生「利息1」,「利息1」與本金之和滾存為第三年初的本金,到第三年末產生「利息2」.......以此類推,到2021年底即利滾利計了19次利息。

(一)2002年個人賬戶截止各年年底的利息:

2003年底的利息:3960×6%=237.6(元)

2004年底的利息:(3960+237.6)×6%=251.86(元)

2005年底的利息:(3960+237.6+251.856)×6%=266.97(元)

........

2021年底的利息:(3960+237.6+251.856+......)×6%=8021.37(元)

(二)2002年個人賬戶本金到2021年底累計額和產生的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所以,到2021年底,張小滿2002年個人賬戶的本息和:

3960+8021.374=11981.37(元)

如果張小滿2022年1月退休(男60歲退休),他2002年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的養老金是:11981.37÷139=86.20(元)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的好處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實行個人賬戶制,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考慮,或者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第一,能夠比較直觀地體現個人權益。個人賬戶權益歸個人所有,因此,養老保險把個人賬戶作為記載個人權益的載體,能夠更加明確直觀地體現個人權益歸屬,這也是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特色。比如說,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無論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居民養老保險都有個人賬戶,用於記載個人繳費,按規定計息和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依法可以繼承。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都實行個人賬戶制,記錄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投資運營收益,職工退休時個人權益完全歸個人所有。

第二,方便職工個人操作。實行個人賬戶制,參加人可以用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資金,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買一種還是買多種,都由個人在這個賬戶中來完成,不需要跑多個金融機構。

第三,能夠為參加人提供完整的記錄和服務。參加人的每一筆繳費、投資等信息都由個人賬戶完整記錄。稅收優惠政策的享受、領取時個人養老金的轉出,都是以個人賬戶為基礎的。不僅方便參保人及時查詢,也能夠體現「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

第四,有利於統籌規劃,促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健康長遠發展。可以預見,隨着「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不斷發展,三個支柱之間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特別是第二、第三支柱都是補充養老保險性質,都實行個人賬戶制、市場化運營,制度之間可以更加有機銜接、優化運行、相互促進,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從個人來看,個人可以全面了解自己三個支柱個人權益情況,有助於合理統籌安排未來養老的規劃。

養老保險之個人賬戶

根據《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以及我省相關政策文件規定,個人賬戶記入的資金包括記入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兩部分。

一、記入個人賬戶本金,即本人當年繳費基數乘以記賬比例的金額。

(1)從1996年開始建立個人賬戶,到2005年,記賬比例為11%;2006年起,記賬比例為8%。

舉例:某人甲2003年的繳費基數是6000元/年,那麼他當年記入個人賬戶的本金為6000×11%=660元;同是某人甲,他2007年的繳費基數是10000元/年,那麼他當年記入個人賬戶的本金為10000×8%=800元。

(2)企業職工參保,1996年到2005年,記入個人賬戶本金包含個人全部繳費以及用人單位繳費中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2005年前,個人繳費比例不足11%,需從用人單位繳費中劃入不足部分);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記賬比例統一由本人繳費基數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3)個體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時是按照繳費基數乘以20%的繳費比例進行繳納,雖然是自己全額繳費,但是並不像企業職工參保一樣,個人繳費都劃入個人賬戶,而是按照繳費基數乘以記賬比例記入個人賬戶,剩餘部分記入統籌基金。

二、利息,包含當年記入個人賬戶本金生成的利息以及歷年累計儲存額生成的利息。每年記賬利率以國家公布為準。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資金組成有了了解,也不會再對自己對賬單上金額和自己實際繳費金額不一致有所疑問了。我們的基本養老金是由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基礎養老金(統籌養老金)以及根據個人情況可能有的過渡性養老金和增發養老金共同構成,如果你想退休後有更高的養老金待遇,不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多繳費。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形成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由每月到賬的養老保險費按一定劃入比例劃入,如用人單位繳費費率為16%,職工個人繳費費率為8%,單位繳費全部納入社會統籌,個人繳費全部納入個人賬戶;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費率為20%(由個人繳納),其中8%納入個人賬戶。

如海南省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從業人員,自1998年1月1日起建立其個人賬戶。1998年1月1日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業人員,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之日起建立其個人賬戶。1992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期間,參保人員本人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一次性記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1991年12月31日前繳納的企業養老保險費、退休養老基金等,按視同繳費年限有關規定計發養老金,不記入個人賬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