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位於長沙市八一西路。1921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的省級支部,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是年冬季,支部在清水塘租下一所房子,作為秘密辦公地,同時用於支部書記毛澤東一家住宿。1951年逐步復原了室內陳設並對外開放,1969年復原周圍環境,興建舊址紀念館

目錄

由來

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沙市城東清水塘。該處當年是城外荒郊, 環境僻靜。

1921年7月,毛澤東何叔衡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回到長沙,積極開展建黨建團活動,同年10月10日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


1922年5月前後,建立中共湘區委員會(湘區轄今湖南全省及江西萍鄉地區),毛澤東任書記,何叔衡等為領導成員。毛澤東以湖南省第一師範教員身份租佃清水塘22號房屋一棟,即區委機關所在地。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在此居住工作,劉少奇李立三李維漢等都曾來此開會、聯絡,開展湘區的革命鬥爭。

1923年4月,毛澤東去上海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湘區委員會由李維漢接任書記,機關所在地移遷別處。舊址系一棟坐落於一個大菜園之中的青瓦平房,磚木結構,,坐北朝南,門開東壁,中間為堂屋,兩側為住房,共6間。前有圍牆庭院,臨清水塘,後有雜屋竹林。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

房屋構造

因舊址位於清水塘,而經常直接被稱為清水塘。舊址原為清水塘22 號[1],屬一陶姓商人住宅,典型南方民居風格,南北朝向,面積118.10平方米。

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方風格的二進三開間磚木結構的民居建築。內牆用木質板材所隔,門窗採用鏤空的裝飾手法,同時用青磚砌成外牆,圈繞院落,顯得十分雅致。堂屋右邊第一間房子是毛澤東與 楊開慧的臥室兼辦公室,他們的兩個兒子 毛岸英、 毛岸青均出生於此。

右邊第二間房子是楊開慧的母親楊老太太的住房;堂屋左邊第一間房子是客房,許多到湘區匯報工作或參加會議的同志如 李立三、 劉少奇等曾在此休息和住宿;

左邊第二間房子是秘密會議室。因地處長沙小吳門外,故1938年的長沙「文夕」大火中未被燒毀,建築為十分珍貴的原跡,成為長沙市唯一一處保存下來的革命歷史建築物

解放後沿革

1951年進行修繕,之後按原有室內陳設恢復原狀並對外開放

1957年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69年復原周邊環境後建立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陳列館。

2001年6月,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3年12月26日,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將「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重新冠名為「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 楊開慧故居」[2]

2006年,國務院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 相關視頻

近代史探訪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