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字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華大字典》,中國釋義較詳的字典。陸費逵、歐陽溥存等編撰。編撰工作始於1909年,書成於1914年,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1958年出版影印本,刪去了舊本中的篆字譜,1978年又據初印本出版縮印本,刪去了書前的題詞、《切韻指掌圖》。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字典共收字48 200餘個,比《康熙字典》多1 000多字。收字範圍除正文本字外,還收集了古文、籀文、省文、或體、俗字、訛字等異體字,以及近代方言字、翻譯的新字、日本創製的新字等。全書分為12集(從子到亥),分部與《康熙字典》同,仍為214部,唯筆劃相同的部首的排列次序稍有不同,將意義相類似的字如:「手」、「毛」、「心」、「爪」等(皆為身體一部分),或字形相近的字如:「人」、「入」、「八」、「兒」、「幾」等分別排在一起。每字之後先注音,再釋義。注音以《集韻》為準,《集韻》上沒有的字,參照《廣韻》或其他韻書訂定。每字每音注一個反切,加一個直音,標明一個韻部,如「公」字,注以「沽紅切、音工、東韻」。注音下分條釋義,將該字的不同意義、用法分別列成若干條,加以說明,以免混淆。分條時均先解本義,後列引伸、假借等義。如對「公」字共列了35義,第1條為本義,自第2條以後都是引伸、假借義。每條一般先講字義,後引書證,一義只引一個例證,引書多註明書名及篇名。對於字形相同而音、義並異的字,另作一個字頭,排在該字後面,如「公」字的另音「鍾」,義同「妐」,則作為另一字處理,另立一條,排在「工音」之後,如:
[公]沽紅切音工東韻
(一)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厶音私。
韓非曰背厶為—。見《說文》。
(二)無私也。《書周官》以—滅私。
(三)通也。見《白虎通·爵》。
[公]諸容切音鍾冬韻
同妐。夫之兄為兄妐。[又]關中呼夫之父
曰妐。或省作—。通作鍾。見《集韻》。
這種安排是一個新的創舉。原書卷首有8篇序文和司馬光所著《切韻指掌圖》,此圖說明了反切的來源。書後附補遺和正誤表,書前還有「部首索引」、「總目」和「檢字表」。檢字表按筆畫順序編排,註明所在集數和頁數。 本書利用了一些清代學者對文字、音韻、訓詁的研究成果,糾正了《康熙字典》中的錯誤4 000多條。內容豐富,涉及範圍廣泛,釋義完備,可補《康熙字典》之不足。因此,儘管它在釋義方面有些支離破碎,比較陳舊,且多謬誤,但對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學、哲學、語言學的教學、研究工作者來說,不失為一部較詳備的、有較高參考價值的工具書。又由於它的編排體例簡明,有所創新,還吸收了許多當時出現的新詞(如「公館」、「公使」等),因此可以說它為近代字典的編撰和收集新詞開闢了道路。
作者介紹
陸費逵(1886—1941),複姓陸費,名逵,字伯鴻,號少滄,筆名白、飛等。中國浙江桐鄉人,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部部長兼交通部部長,《教育雜誌》主任。是中華書局創辦人,任中華書局局長、經理30年之久,並長期任上海書業同業公會主席。主要著作還有《教育文存》、《世界之教育》、《青年修養雜談》、《婦女問題雜談》、《國民修養雜談》及中小學教科書50餘種。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中華大字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