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護理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華護理學會(Chinese Nursing Association,CNA),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護理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黨聯繫廣大護理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樑。其宗旨是團結廣大護理工作者,為繁榮和發展中國護理科學事業,促進護理科學技術的普及、推廣和進步,為保護人民健康服務。中華護理學會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科協)所屬全國性學會之一,受中國科協和國家衛計委(原衛生部)雙重領導,其總會設在北京,全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均設有地方護理學會。2013年5月8日中華護理學會獲准加入國際護士會。

發展歷史

1900年後,美、英、法等國所屬的教會醫院迅速發展,外籍護士來華者劇增,西方護理東漸之風日盛並得以在中國紮根。

1907年,受美國基督教衛理公會婦女部派遣,信寶珠女士(Miss Cora Simpson)來華在福州基督教協和醫院從事護理指導工作,信女士資格完備,充滿愛心與熱情。

她不辭勞苦遍布各醫院巡視,見中國護士人數寥寥,外籍護士分散各地,各醫院自行其事,護理工作毫無標準,各地護士因交通不便極少聯絡與溝通。而醫生已經由「中國博醫會」(中國醫學會的前身)組織起來,經常開展學術活動並出版醫學刊物等。信女士認為,中國應向歐美國家學習,成立一護士組織以訓練和培養中國護士[1],統一全國護理教育標準,提高護理服務水平。但力量微薄,難以實現。於是,她致函博醫會中由英國長老會派遣來華擔任該組織出版委員會編輯兼秘書的高士蘭醫生(P?B Cousland),倡議在中國成立護士會組織並請求支持。

原文為:「予為敝教會中之第一畢業護士,研究方言一年後,將入某某醫院,我人在中國此處,從未訓練一護士,我人常訓練醫學生,但予以為目下時機業已成熟。醫學生可入醫校受訓練,而於醫院之中訓練護士,如在國內相同,予欲知關於訓練護士之事,其已進行者如何,我人已有教科書及課程規定乎,中國已有護士公會乎,若有則予原為一會員,予知此系一新事業,有許多華人,視護士之事為只宜於苦力,然我人必須改易其意見,而教導此輩,使知此新法則為主所施於受苦之人類唯一方法,予信於本年即可開班教授護病,予拯欲與已成立者相接觸,蓋知團結則有力也。中國教會護士逐漸增多,而我人之事,又日益重要,則護士自行集合以組織一公會之時機非已至乎……」

高士蘭醫生見信後,遂復函深表贊同並熱情支持,並說來信「提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望信女士努力促成……」並免費為護士提供《博醫會報》1~2頁版面,以加強各地護士間的交流與感情。高醫生將復函與來函一併刊於1908年11月《博醫會報》並寄發各地醫院廣泛宣傳此事。

全國各地護士反響熱烈,贊同成立護士會的呼聲甚高。恰逢一些外籍護士和醫生在江西牯嶺度假,於是,聚集江西牯嶺對此進行熱烈討論,經幾度磋商,在1909年8月19日由7名外籍護士和2名外籍醫生於江西牯嶺創建「全國性護理組織」,定名「中國中部看護聯合會」,當時在蕪湖工作的哈特女士(C?M?Hart)任會長,副會長為奧格登(M Ogden),亨德森(M?T Henderson)為書記。此外,還有高士蘭(P B Cousland)以及在南京開辦第一所醫學校的蓋納(Lucy Gaynor)、參加建立早期廣州醫學校的富爾頓(Mary Fulton)、克拉克(A?Clack)、蓋儀貞(Gage)、貝孟雅(H?Bell)參加了這一組織的創建工作。

組織結構

中華護理學會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中國科協)所屬全國性自然科學專門學會之一,受中國科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以下簡稱衛生部)雙重領導。其最高領導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理事會是執行機構。理事會選舉理事長、副理事長和常務理事,組成常務理事會,在理事會休會期間行使理事會職能。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秘書長,負責主持日常工作。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學會組織不斷發展壯大。辦事機構設辦公室、學術會務部、雜誌編輯部、繼續教育部、科技開發部、財務室等職能部門,承辦各項具體事務,並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先後成立以下工作、專業委員會:

工作委員會

1.組織工作委員會

2.學術工作委員會

3.教育工作委員會

4.科普工作委員會

5.編輯工作委員會

6.基金籌備工作委員會

7.外事工作委員會

專業委員會

1.內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2.外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3.婦產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4.兒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5.腫瘤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6.精神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7.五官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8.口腔科護理專業委員會

9.傳染病護理專業委員會

10.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委員會

11.醫院感染管理專業委員會

12.護理行政管理專業委員會

13.門急診專業委員會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台灣省外)均設有分會,建立了直接的業務指導關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亦普遍設有地(市)、縣分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護理學會亦與本會有相應的工作聯繫。截止1998年,全國會員已有334655人。一個從上到下,遍及全國的護理學會網絡系統已經形成,為學術活動的廣泛開展提供了組織保證。

所獲榮譽

2021年2月18日,被全國婦聯組織[2]被公示為「2020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集體)」擬表彰對象

2021年12月3日,中華護理學會入選中國科協發布的中國特色一流學會擬支持學會名單,擬支持金額為270萬元。

視頻

中華護理學會 相關視頻

中華護理學會宣傳片
中華護理學會論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