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航空140號班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華航空140號班機是中華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華航」)由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今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飛往名古屋機場(今名古屋飛行場)的班機。1994年4月26日,編號為B-1816的空中客車A300B4-622R型客機執行此航班,搭載271名乘客及機組員(包含正駕駛王樂琦,副駕駛莊孟容),在名古屋機場降落時不幸墜毀,造成264人死亡(153名日本籍乘客),僅有7人生還。此次事故又被稱作華航名古屋空難[1],是台灣航空史上傷亡最嚴重的空難。以日本境內而言,中華航空140號班機空難罹難及傷亡人數僅次於發生在1985年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
事故經過
根據目擊者指出,華航的空中客車從名古屋市上空飛過,在調整好往南面飛的方向,準備降落時,突然間聽到不太對勁的引擎聲音。目擊者看到飛機在降落跑道之前,企圖把機頭再拉升復飛,這時引擎一片火焰噴出,飛機跌落到跑道外面的草坪,連續三聲的爆炸之後,整架飛機陷於一片火海。而生還者指出,飛機降落前並未感到異狀,可是在復飛時撞到地面破裂並起火。消防車在四分鐘內趕到現場,可是大部分乘客已經被燒死或是嗆死[2]。
事故原因
綜合1995年1月9日聯合報引述日本名古屋空難調查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以及其他專書的分析,將空難的其中一個原因歸咎於副駕駛誤觸發飛機的復飛模式。
正駕駛是由波音B747轉為空巴A300一年左右,副駕駛甫進入公司飛行約一年,兩人在飛行A300機型的經驗上都還屬於新手。然而因正駕駛較為資深,在飛行中對副駕駛做一連串的飛行訓練,正機師與副機師的關係是類似老師與學生的上課氛圍,容易導致副駕駛緊張與默不做聲,這西方觀念中正副駕駛是設計來平等分工,與機組員必須一同合作注意的標準程序相去甚遠。
在正駕駛命令副駕駛自行操縱飛機降落時,副駕駛因為復飛開關設置在油門杆上(舊設計,後來的空中客車已改變此種設計),而連同復飛握把一起拉動,誤觸發了『復飛模式』。而一旦觸發復飛模式,必須經過一連串複雜的操作才能解除。這項有問題的設計十年來已導致多起小事故,因此空中客車公司曾寫信要求各家航空更新系統,讓機師們只要向下推動油門杆便可以解除復飛。然而,事故當時華航擁有的6架A300,卻沒有任何一架更新了系統。
由於華航並沒有A300的模擬艙,機長被送到泰國受訓。然而在泰國國際航空訓練用的A300-600模擬機使用的是更新過的取消復飛系統,向下推動油門杆便可解除復飛設定。而副機師是在法國接受模擬艙訓練,是尚未更新,與華航相同的系統。
在副機師誤觸復飛模式後,機長以為指示副駕駛用推杆解除復飛模式即可減低仰角繼續下降。但失事客機使用的還是未更新系統,因此駕駛員不管如何推杆,飛機電腦系統仍持續執行「復飛」爬升的指令。電腦將機尾的水平安定面(horizontal stabilizer)設定到機首上升的狀態,以抵銷駕駛員壓低機首的手動操作。
最後在兩位機師都無法將油門杆下推的情況下,機長決定復飛,並加大引擎推力,卻因飛機在復飛模式而導致向上沖的攻角過大,因而失去升力失速墜毀。
視頻
中華航空140號班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的今天:華航名古屋空難 ,騰訊網
- ↑ 1994年中華航空140號班機事故(名古屋空難) 事發過程全紀錄【日語... ,愛奇藝,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