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信息物理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南大學信息物理工程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成立於2002年5月,已於2010年10月與地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合併組建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
中南大學信息物理工程學院由原中南大學地球物理勘察新技術研究所、測繪與國土信息工程研究所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組建而成。學院以"物華人傑"為訓,立志培養在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空間信息測繪、地球信息探測、人體生物醫學信息等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學院形成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國家重點學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為龍頭,以空間信息測繪、地球信息探測、人體生物醫學信息的獲取與處理為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物理學領域高水平的學術梯隊。
學院簡介
中南大學信息物理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5月,已於2010年10月與地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合併組建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
學院擁有一支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的教學、科研隊伍,具備了相當規模的教學科研體系,2009年有教職工68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9人,教授17人,副教授[1]11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及正在攻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共30人,占青年教師總數的82%。
學科建設
國家重點學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博士後流動站: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和生物醫學[2]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資源環境遙感、光電子測繪儀器與信息獲取、安全信息工程、生物信息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
碩士點: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攝影測量與遙感、資源環境遙感、光電子測繪儀器與信息獲取、生物信息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土地資源管理。
重點實驗室與工程中心:湖南省有色金屬資源與地質災害探查重點實驗室、中國有色信息物理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空間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教學設施
學院有「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綜合實驗室」「測量與遙感綜合實驗室簡介」「生物醫學工程綜合實驗室」等三個專業實驗室和「多媒體網絡計算室」一個公共實驗平台。擁有10萬以上的大型設備21台件,其中包括GPS-RTK,EH-4,VIRTUOZO數字化攝影測量系統等國際先進水平的儀器和系統。設備總價值3500餘萬元,實驗教學條件和科研條件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視頻
中南大學信息物理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大學教師級別是怎麼劃分的? ,搜狐,2018-09-16
- ↑ 全國首個生物醫學專業,老師比學生多,學生直呼「太幸福!」 ,搜狐,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