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工民主黨綿陽市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農工民主黨綿陽市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是以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成立於1930年8月,是八個民主黨派[1]中成立較早的民主黨派。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主要創始人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彭澤民、季方、周谷城、盧嘉錫、蔣正華先後擔任農工黨中央主席。現任主席蔣正華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常務副主席李蒙兼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在除台灣、西藏外的全國三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地方組織,有黨員近10萬人。
機構簡介
農工民主黨在綿陽的活動開始於解放前夕,1949年在三台等縣就有農工組織地下活動,他們為迎接解放做了一些有益的事。1982年底,農工四川省委開始在綿陽發展黨員[2],建立了農工四川省委綿陽直屬小組。1983年7月,成立了農工四川省委直屬綿陽支部。1984年7月,成立農工綿陽(縣級)市委,陳勛國任主委,李孔定、向正任副主委。1985年5月21日,農工四川省委以農工川發(85)組字43號文批准綿陽(縣級)升級為地級市委,同年12月14日,農工民主黨綿陽(地級)市委正式成立,為綿陽最早成立地級機構的民主黨派。如今的農工綿陽市委已有成員464名,設3個總支,23個支部。
農工市委的主要領導分別擔任了第一、二、三、四屆市政協副主席;趙顯沛同志還擔任了八、九屆省政協常委;向正同志擔任了綿陽市副市長。30餘人次先後擔任各級部門領導職務,40餘人次先後擔任各級人大代表,130餘人次先後擔任各級政協委員,30餘名黨員被聘為各級特約四大員。20餘年來,農工綿陽市委在農工四川省委和中共綿陽市委的領導下,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動綿陽市「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資訊
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閉幕
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2月8日在京閉幕。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審議通過了《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關於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農工民主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選舉產生了由206人組成的農工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
會議期間舉行的農工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由47人組成的第十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會,何維當選主席,楊震、王路、焦紅(女)、呂忠梅(女)、楊關林(錫伯族)、但彥錚、張全、王金南、徐濤、鄧蓉玲(女)當選副主席。
何維在閉幕會上指出,農工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大會;是一次總結工作、分析形勢、謀劃未來的大會;是一次實現新老交替、深化政治交接、繼往開來的大會。大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中共中央賀詞精神,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凝聚了政治共識,增進了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何維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農工黨全黨上下要牢記使命、凝心聚力,紮實推進新征程三大基本任務落實:一是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把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這一根本性基礎性政治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要永葆奮進姿態,始終把履行職能、服務大局這一職責使命扛在肩上、落在實處;三是要錘鍊能力作風,始終把推進自身建設、賡續優良傳統這一戰略任務記在心上、抓出成效。
大會要求,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團結全體農工黨同志堅定不移維護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密圍繞中共二十大戰略部署,落實農工黨十七大工作部署,不斷鞏固多黨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持續提升自身建設水平,牢記「國之大者」、心繫民之關切,紮實履職盡責,奮力譜寫農工黨參政報國、履職為民新篇章!
大會號召,全體農工黨同志要牢記合作初心、篤定奮進意志,賡續愛國、革命、奉獻優良傳統,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農工黨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十七大主席團常務主席陳竺出席閉幕會。農工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楊震主持閉幕會。
參考文獻
- ↑ 我國八大民主黨派 ,搜狐,2019-03-14
- ↑ 成為一名黨員的標準是什麼?,搜狐,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