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到底有多少鐘鼓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到底有多少鐘鼓樓?在舊屋平房四散於塵煙之前,古城的居民們總是習慣仰望城中高大的鐘鼓樓,向外人吹噓的時候,也不免誇張地稱之「半截還在天裡頭」。對於長輩們來說,面目滄桑的鐘鼓樓記錄着年少輕狂時的故事。[1]

哪都有座鐘鼓樓半截還在天裡頭

每一座鐘鼓樓,都是古城裡時間的守望者。

在老一輩們的眼中,它們代表着記憶里城市的最高點。

在舊屋平房四散於塵煙之前,古城的居民們總是習慣仰望城中高大的鐘鼓樓,向外人吹噓的時候,也不免誇張地稱之「半截還在天裡頭」。對於長輩們來說,面目滄桑的鐘鼓樓記錄着年少輕狂時的故事。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它們也象徵着燈紅酒綠的鬧市區。

即使在今天,處在城市中心的鐘鼓樓,依然是全城最繁華的地方,無論是西安鐘鼓樓附近的回民街,北京鐘鼓樓不遠處的什剎海,還是杭州以鼓樓為起點的南宋御街,都在古樸中透露出盎然的生機。

鐘鼓樓承載着歲月的舊跡和新痕,時光在這裡仿佛摺疊了一般——帝王在樓頭俯瞰他的國土,將軍在樓上巡視他的城池,老人們倚在樓邊曬着太陽,年輕人則在不遠處徹夜狂歡。正如作家劉心武所言:

「鐘鼓樓高高地屹立着,不斷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古都的巔峰在哪裡? 鐘鼓樓獨特的地位,最初來源於其特殊的職能。


在古代,居民們對於時間的流逝,大多以擊鼓撞鐘的更次為準——每天夜裡為五更,入夜的定更和清晨的亮更(也稱五更)要先擊鼓後撞鐘,深宵從二更到四更都是只擊鼓不撞鐘,這就是所謂的「晨鐘暮鼓」。

作為古老的報時工具,鐘鼓樓大多修築在城市的正中心,使鐘聲和鼓聲能夠均勻地傳播四方,輻射全城;而所謂「居高聲自遠」,為了讓報時的聲音更加悠遠綿長,鐘鼓樓往往又建得極高,西安鼓樓北面的牌匾上,還題着「聲聞於天」四字——恨不得讓上天也聽到。

對於古城來說,無論是漢唐的長安城,元明清的北京城,還是北宋的「東京」開封,六朝古都南京,鐘鼓樓都是「標配」。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鐘鼓樓,在全國範圍內尚有30餘座,大多成型於明清時期,部分由後人修繕或重建,巍然屹立在歷史長河之中。

所有鐘鼓樓里,形制最大、名頭最響的,要屬西安的鐘樓。

儘管「長安城」里到處古蹟、遍地風流,可在西安人眼裡,鐘樓依舊是不可取代的地標性建築,從明洪武年間初建於廣濟街口,到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於城牆擴建搬遷到今址,鐘樓一直都處在城市的正中心,俯瞰着這座滄桑古都。

西安鐘樓,是當時城內最高大的建築物。

城中東南西北四條大道在它的腳下交匯,正好對應着樓內呈「十字貫通」狀的四方券門,綰轂東西、勾連南北;在方形石墩之上,總高36米的鐘樓拔地而起,樓間有重檐三滴水,樓頂為四角攢尖頂,樓中還飾有描龍畫鳳的和璽彩繪。

相比富麗堂皇的鐘樓,西安的鼓樓則顯得更為敦實厚重。下部的石墩寬達52.5米,當中開有6米的券洞,南北幹道穿樓而過,南面的匾額上題有「文武盛地」四字,相傳喻示着西安城裡的「鐘鼓齊鳴」。鼓樓的歷史尤早於鐘樓,元朝的「敬時樓」就修在今天鼓樓的位置。

北京的鐘鼓樓,則位於首都南北中軸線的最北端。兩者相隔百米,遙遙對視,鼓樓豐腴而鐘樓清瘦,鼓樓為紅牆灰瓦,鐘樓則灰牆青瓦,用余釗在《北京舊事》里的話說,「鼓樓像一個穿紅袍、戴紅帽、矮胖身材的貴族,鐘樓像是一個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

或許是因為自元代始建就屢遭焚毀,經歷明清兩朝的重建和修繕,北京鐘樓通體採用了磚石結構,整座建築強化了共鳴、擴音和傳聲的功能。樓中二層的「永樂大鐘」,通高7米,重達63噸,堪稱「古鐘之王」。鐘響之時,「都城內外,十有餘里,莫不聳聽」,與鼓樓一起,為古城播報了600餘年的「北京時間」。

南京的鐘鼓樓則由於城市結構太複雜,大有「龍盤虎踞」之勢,無法確定中心。明太祖定都南京,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按照「左列鼓架,右建鐘樓」的布局,在黃泥崗上修建了鐘鼓樓。即便此後明成祖遷都北京(據傳本來想遷都西安,西安的鐘鼓樓就是為此而建),南京的鐘鼓樓依然承擔着迎王、選妃和接詔的重任。

到今天,南京的鐘樓已然不存,鼓樓則被包裹在林立的高樓之間,成為一個區域的名稱。

鐘鼓樓,城市中心的防線 在都城,鐘鼓樓掌管着時間和秩序,象徵帝王的權威。而在邊關,除了報時之外,高聳入雲的城樓還承擔着示警和巡防的重任。

位於張掖的鎮遠樓,仿造西安的鐘樓建造而成,高高聳立在河西走廊之上,從樓名「鎮遠」(又名靖遠),就能依稀窺見其崢嶸氣象。而樓上匾額,東為「金城春雨」,西為「玉關曉月」,南為「祁連晴雪」,北為「居延古牧」,四面的券洞仿佛連通其「金城」蘭州、玉門關、祁連山和居延海,顯現出張掖咽喉要道的地位。

而在北方,宣化的清遠樓(鐘樓)和鎮朔樓(鼓樓)同樣是屬於「邊塞」的鐘鼓樓,拱衛在北京的西北方。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矗立在高達8米的十字券洞上,外部為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檐上通體碧綠琉璃瓦,東、西二側題有「聳峙嚴疆」、「震靖邊氛」,威儀非常。

寧波鼓樓(今海曙樓)的歷史,更能追溯到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是寧波立城之標誌,也是鎮守海岸線的戰略要地。當年明州刺史以今天中山廣場到鼓樓一帶為中心,立木柵為城,稱作「子城」(據說到今天,老寧波人打車還會在中山公園對門下車,而新寧波人一般在昇陽泰對面下車);到後梁,因在明州置海軍,鼓樓被稱作「望海軍門」。

到宋朝,寧波鼓樓又改稱「奉國軍門」。慶曆八年(1048年),新任鄞縣(今寧波鄞州區)縣令的改革家王安石,專門為其寫了篇《新刻漏銘》,表示要以刻漏報時「勿棘勿遲」的速度,來推行改革、處理政事。

歷經唐宋元明清,幾度遭戰火波及,寧波鼓樓屢毀屢建,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重修之後,才定名為「海曙樓」,有「波寧海定,滄海為曙」之意,儘管在寧波城中心看不見海,清朝的「海霹靂」施琅依然有「高立甬城樓上望,海船齊趁暮潮來」之句,仿佛能聽見獵獵海風。

山東聊城的光岳樓,最初名為「余木樓」。明朝人在東昌府(今聊城)剿滅元軍殘兵,修築磚城,並用修城餘下的木頭建起這座巍峨鼓樓,用以「嚴更漏,窺敵望遠,報時報警」。到天下太平後,光岳樓又成為了聊城文脈的象徵,科舉時代,本地人考中了秀才、舉人、進士後,都要登樓以告祭「文昌帝君」。

明清兩朝,作為南北交通大動脈的京杭大運河在光岳樓附近經過,沿河而過的文人墨客、帝王將相大多登臨憑欄,把酒賦詩;而對於本地人來說,每逢重陽佳節,這座「蓋在半空里」的樓閣,則成為了登高望遠的勝地,極目遠眺,平原風光歷歷在目;俯視四顧,江湖城池交相輝映。

在陝北的榆林,中軸線上文昌閣、萬佛樓、新明樓、鐘樓、凱歌樓、鼓樓由南向北依次而立,形成「六樓騎街」的奇觀;山西最北端的大同,鐘樓已然毀於歷代的戰亂和火災之中,只剩下鼓樓傲立;而銀川的鼓樓,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曾是寧夏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中共寧夏特別支部的辦公地點……

這些用於報警、巡視的鐘鼓樓,在城市中心綴連起古代邊防的長線,守護着城市中的居民;又隨着時間流逝,逐漸失去其戰略意義,成為古城的文化地標。時至今日,滄桑的鐘鼓聲已經遠去,鐘鼓樓卻依舊散發着魅力。

「鼓樓的夜晚時間匆匆」 「儘管它們現在已經不再鳴響晨鐘暮鼓了,但當它們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時,依然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時間。」 ——劉心武《鐘鼓樓》


梁思成認為「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來源於其南北長達八公里的中軸線。從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故宮、地安門再到鐘鼓樓,如果說中軸線像是都城「中樞」里的一條「神經」,那麼最北端的鐘鼓樓,就像是其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相比莊嚴的紫禁城,「高矮胖瘦」分明的鐘樓和鼓樓更和藹,也更「接地氣」。它們俯瞰南北、縱覽古今,忠實地記錄着樓邊的滄桑變化,也細膩地關注着居民們的市井生活,過去北京人說城裡哪地兒熱鬧,往往是「東四、西單、鼓樓前」。

自清朝以來,王公貴族多聚居於什剎海一帶,他們奢華的生活方式對周邊商業造成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辛亥革命後,馮玉祥把末代皇帝趕出了紫禁城,原本象徵「皇權」的鐘鼓樓也「飛入尋常百姓家」。鼓樓以南到地安門一帶,形成了繁華的商業街,上個世紀20年代後期,鐘樓里甚至開了家「民眾電影院」,價格低廉,去的往往是街坊四鄰。

即便到上個世紀末期,鐘鼓樓附近的生活依然是從容而悠閒的。那時的煙袋斜街就是個安靜的小胡同,居民們往往去胡同里的「鑫園」澡堂洗澡;後海也尚未成為「酒吧一條街」,倒是小孩們夏天游泳、冬天滑冰的好去處;南鑼鼓巷裡見不到遊客,只有傳遍街頭巷尾的叫賣聲……

而在西安城裡,過去有句民諺叫「東大街上看時髦」。所謂東大街,就是鐘樓到騾馬市這一段,屬於西安的「金街」,至今仍是繁華熱鬧的商業區。上世紀六十年代,這裡被人稱作西安的上海「小南京路」。朱文杰老師在文章中描述鐘樓附近的盛況——

「讓人眼花的東亞飯店照相館,再有鐘樓照相館,加上平安市場口鐘樓電影院,廣告櫥窗中都掛着染了顏色的中國電影大明星劇照,好像都是1962年新中國首次推出的『二十二大影星』。出自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就有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男的風流倜儻,玉樹臨風;女的美艷如花,楚楚動人。皆中國一流的『時髦』也。」

西安鼓樓的背後,則藏着遊人如織的「回民街」(北院門小吃街)。這裡往往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網友們奔赴西安後的第一站,街旁林立着以姓氏開頭的「老字號」店鋪,賣着西安特色的臘牛羊肉夾饃、成片的紅柳烤串、比褲帶還粗的「大碗寬面」和機器掰碎的羊肉泡饃。

儘管西安老饕們總會告訴你,那只是條「商業街」,但鐘鼓樓總是展現出他們最包容的一面——古老的鐘鼓聲還繞樑未絕,流浪歌手們也能站在樓邊即興演出;五湖四海的遊客排着肉夾饃的長隊,老西安在小巷的麵館里剛剝完一頭蒜;城市裡的燈火霓虹固然美麗,古老的鐘樓即便是「熄燈」以後依舊能光彩照人。

寧波的鼓樓則處在三江口一帶,從城市建立開始就是老城的中心,當地有句俗語叫「天封塔、鼓樓沿,東西南北通走遍」,說的就是它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南面的月湖纖細而優雅,湖水連通着西邊古老的天一閣;往東則到了三江交匯處的寧波老外灘,其開埠歷史比上海外灘還早了20年,一直在風口浪尖見證着近代寧波的滄桑變化。

時至今日,儘管鐘鼓樓早就不是城中最高的建築,儘管有的在修繕後已經面目全非,它們卻依然凝視着這片土地,記錄着城中居民的悲歡離合,一如既往地堅守着,每座古城最後的防線。[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