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自信狀元」:曾為史官出主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自信狀元 |
中國歷史上的「自信狀元」:曾為史官出主意胡旦是北宋時期著名大臣。他走的是科舉之途,不但中過狀元,還被後世稱為「最自信的狀元」。[1]
胡旦生於公元955年,字周父,熱愛讀書,少有才學。
宋太宗元年,有一書生到山東某縣遊覽。知縣大人得知該書生有文采,便設宴款待。知縣的公子對書生的才學不以為然。當書生作詩曰:「挑盡寒燈夢不成」時,公子嘲諷說:「此乃一瞌睡漢。」
書生自尊心受了打擊,日後便越加發奮,第二年參加科舉考試更是高中狀元。他十分得意地寫信給那個公子說:「瞌睡漢如今中狀元了!」
而那公子看了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意思是,等着瞧吧,明年我也中狀元。)
狀元豈是你想中就能中的?牛就牛在,這位公子第二年真去參加了科舉,而且真的就中了狀元。
那個書生叫呂蒙正,而那個公子就是胡但,兩人都是北宋時期著名大臣。因為這件事,胡旦被稱為科舉史上最自信的狀元。
胡旦晚年患有眼疾,幾近失明。閒賦在家的他便以讀書著作為業。晚年臧否人物,議論時政。據說,朝廷史官曾為某貴侯作傳,因其出身低賤,曾經是殺豬匠。史官為此很為難。要是據實寫,又怕得罪了人家;如果不寫,又違背了史家秉筆直書的精神。躊躇不定間,便向閒居在家的胡旦請教。胡旦聽明原委之後不禁哈哈大笑,他說這有何難?就這樣寫「操刀以宰,示有宰天下之志」,這不就行了嗎?史官聽了,捧腹大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