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經典道德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古代經典道德故事,文化故事。[1]
故事內容
一、泰伯採藥
殷朝末年的時候,有個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長子。他的第三個弟弟,名字叫做季歷。後來季歷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姬昌,就是後來的文王了。生下來的時候,先有一隻赤色的雀子嘴裡銜了丹書停在門戶上,表示着聖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國君的位子傳給季歷,再由季歷傳位給昌的意思。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就和第二個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約下了,假稱因為父親有病,要到山裡去採藥,借着這個名頭,兄弟倆順便逃到蠻夷的地方,披散了頭髮,又在身上畫了花紋,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幹事的了。孔夫子表揚泰伯,說他已經到了至德的地步。
二、趙孝爭死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趙,單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趙禮,很是友愛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強盜占據了宜秋山,把趙禮捉去了,並且要吃他。
趙孝就趕緊跑到了強盜那裡,求懇那班強盜們說道,趙禮是有病的人,並且他的身體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體生得很胖,我情願來代替我的弟弟,給你們吃,請你們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強盜還沒有開口說話,他那弟弟趙禮一定不肯答應。他說道,我被將軍們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註定的,哥哥有什麼罪呢。兩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強盜也被他們感動了,就把他們兄弟倆都釋放了。這件事傳到了皇帝那裡,就下了詔書,給他們兄弟兩個都做了官。
三、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着,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裡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等到兩個弟弟都得了選舉,他就會合了宗族和親戚們,哭着說明當時要給他弟弟顯揚名聲的緣故,並且把所有的家產,都讓給了兩個弟弟。
四、姜肱大被
漢朝時候,有個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叫姜仲海,一個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愛。雖然他們兄弟三個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開了睡,所以他們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個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們一同到府城裡去,晚上碰着了強盜,就要殺他。他們兄弟三個人都搶着死,強盜也就把三個人都釋放了,只搶了一些衣服和金錢去。
到了府城裡,別人家看見姜肱兄弟們都沒有了衣服,就問姜肱這是什麼緣故。姜肱就用別的話來支開了,終究不肯說明,碰着強盜這一回的事。強盜們得知了,覺得很感激,並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兒,叩頭謝罪,把以前搶去的物件,統統都還了他們。
五、繆彤自撾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繆單名叫做彤。表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紀的時候。早已沒有了他的父親。兄弟四個人。一同住在一塊兒。等到後來各自娶了妻子。這幾個婦女們就要請求均分家產。已經有好幾次了。甚至於屢次有爭鬧的言語發生。繆彤聽見了很感憤嘆息。就關了門。自己打着自己說道。繆彤呀繆彤。你勤修身體。謹慎行為。學了聖賢人的法則。想去整齊世界上的風俗。為什麼不能夠去正了自己的家庭呢。他的弟弟們和那幾個婦女聽到了。就都在門外叩着頭、謝了罪。繆彤才開了門出來。從此以後。他們一家的男男女女。就更加敦好和睦。
六、王覽爭鳩
晉朝時候。有個着名友悌的人。姓王名覽。他的母親打他不同母的哥哥叫王祥的時候。王覽每每流着眼淚。抱了哥哥。他的母親虐使王祥和王祥的妻子。王覽同了他的妻子。也一定趕去同做。後來王祥在社會上。漸漸地有了名譽。王覽的母親很妒忌他。就用毒酒要藥死他。王覽知道了。就拿了藥酒來搶着喝。他的母親就急急忙忙把藥酒奪來倒在地上。因為了這一件事。他母親的心裡也就感悟了。當時呂虔有把佩刀。看佩刀上面刻着的字。帶了這佩刀的人。做官可以做到三公。呂虔就把這佩刀送給王祥了。王祥拿來給了弟弟。果然後代的子孫。做公卿大官的有九代。
七、庚袞侍疫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姓庾。單名是一個袞字。表字叫做叔褒。那時候正逢着了大瘟疫。他的兩個哥哥。都傳染了疫病死了。第二個哥哥名叫庾毗的。又病得很危險。疫氣非常的盛。所以他的父親母親和弟弟們。都避到外邊去了。獨剩了庾袞一個人不肯去。他的伯父叔父們硬要他也出去躲避。庾袞就說道。我的生性。是一向來不怕病的。竟不肯出外。他並且親自扶持病人日夜不睡。有時候還撫着死去的兩個哥哥的靈柩。哀哀的哭。這樣的過了一百多天。流行的時疫、沒有了。家裡的人才回到家裡來。這時候庾毗的病已經好了。庾袞也沒有傳染。地方上的父老們。都覺得很奇怪。
八、劉進束帶
南北朝時候,南齊朝有一個人,姓劉,單名是一個璡字,表字子敬,就是劉瓛的弟弟。他的做人,是很剛方並且很正直的,在南宋朝泰豫年間,曾經做過明帝的挽郎。
有一次,他的哥哥劉瓛,半夜裡在隔壁房間裡,叫着他的名字,但是劉璡並不去答應他。等到下了床,穿好了衣服,到了哥哥床面前立正了以後,才答應了。劉瓛很怪他的弟弟,怎麼答應得這樣遲。
劉璡從從容容對他的哥哥說道,以前我因為身上的帶子還沒有束好,深恐防禮貌不周,得罪了兄長,所以不敢隨隨便便答應的。劉璡的敬重哥哥,是這個樣子,所以做了一代有名的臣子。
九、牛弘不問
隋朝時候,有一個人叫做牛弘的,他原來本是姓寮。他的父親名叫寮允的,做了後魏國的侍中官,所以皇上賜給他姓牛。牛弘的生平,最喜歡讀書,他的見聞又很廣博,後來做了吏部尚書。
他的弟弟名叫牛弼的,有一次,吃醉了酒,竟把牛弘駕車的一隻牛,用箭射死了。牛弘的妻子去告訴丈夫說,叔叔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緣故,竟敢把你駕車的一隻牛射死了。
牛弘聽了這種話,也不以為意,只冷冷地回答他的妻子道,做干肉吃好了。他的妻子又說道,叔叔射殺了你一隻牛,真是大大奇怪的事情呀。牛弘又回答他道,我已經曉得了。他的臉色很自然,仍舊讀着書不息。
十、田真嘆荊
隋朝時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裡同胞弟兄們,一共有三個,大的名叫田真,第二個名叫田慶,小的名叫田廣。弟兄們三個人,要想分家了,家裡的錢財產業,都已經議定平均分派。
但是堂前素來有一棵紫荊花樹,長得來非常的茂盛,因此議定把這棵紫荊花樹,也勻均分做三份。哪裡曉得這棵紫荊樹,還沒有等他們來分,就頃刻枯死了。
大哥田真見了,嘆口氣說道,樹木呢,原來是同株連根的,一知道將要分砍了,所以頃刻憔悴。照這樣看起來,那末我們的人,還及不來這株樹木呢。因此悲傷得了不得。兄弟們仍舊同住不分,大家更加友愛了,那棵紫荊樹竟依舊照從前一樣的榮茂起來。
十一、李積焚須
唐朝有一個大臣,叫做李積,表字懋功。原來他本是姓徐,太宗皇帝愛惜他,所以賜給他也姓了李。並且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把他封做了英國公。
當李積做宰相的時候,他的姐姐偶然生起病來,李積就親自替他姐姐燒着火去煮粥。哪裡曉得吹了一陣風來,竟把李積的鬍鬚燒着了。他的姐姐看見了,就說,我們家裡男的女的用人多得很,為什麼要你自己辛苦得這個地步呢。
李積回答他姐姐道,我難道是為了沒有人的緣故嗎。我是因為現在姐姐的年紀已經老了,我的年紀也老了,雖然要想常常替我姐姐煮着粥,哪裡能夠呢。
十二、文本乞恩
唐朝時候。有一個大臣姓岑。名叫文本。做了右丞相的官。他的弟弟岑文昭。做了校書郎。可是岑文昭來往的朋友。多是些輕薄的人。太宗皇帝心裡很不高興。就對岑文本說道。你的弟弟事故很多。我要把他調到外邊去。岑文本就叩着頭。回對太宗皇帝說。我的弟弟。因為從小時候就沒有了父親。所以我的老母非常的寵愛他。現在皇上要叫他出外。那末我的母親一定是要憂愁勞瘁的。倘若沒有了這個弟弟。就等於沒有了我的老年母親了。讓我回到家裡。竭力的去勸誡他。岑文本說完話。就流着眼淚。嗚嗚咽咽哭起來了。太宗皇帝很可憐他愛惜弟弟的情誼。也就不調他的弟弟外出了。
十三、公藝百忍
唐朝時候,有個姓張名叫公藝的,他家裡竟有九代,同住在一塊兒不分家了。高宗皇帝就叫了張公藝來問他道,你們能夠使得族中這樣的和睦,究竟是用的什麼法子呢。
張公藝就請求用了紙筆來對答,高宗皇帝就給了他紙筆。張公藝提起筆來,竟接連寫了一百多個「忍」字,進到皇帝那裡。
照張公藝的意思,以為大凡一家人家,宗族間的所以不和睦,每每由於尊長的衣食,或者有了不平均,卑幼的禮節,或者有了不完備。大家互相責問,互相怨望,所以就發生了種種乖異和爭鬧的事情。倘然能夠大家百樣都忍耐些,那末家裡當然是很和睦的了。
十四、士選讓產
五代時候。有個張士選。幼小年紀就沒有了父親母親。靠着他的叔父養育他。他祖父遺下來的家產。還沒有分析過。他的叔父有七個兒子。等到張士選十七歲的時候。他的叔父對他說。現在我和你把祖父遺下來的家產。分做兩份。大家各得一份罷。張士選說道。叔父生有兄弟們七個人。那末應當把家產分做了八份才好。他的叔父一定不肯。張士選愈讓得厲害,因此他的叔父也就答應他了。這個時候。張士選還在書館裡讀書。有一個看相的。偶然走到書館裡來。看見了張士選。就指着張士選對書館裡的先生說。這個人滿臉陰騭。將來必定能夠高高的及第。後來果然應了他的話。
十五、陳昉百犬
宋朝時候,有個陳昉,他的家裡,自從他的祖父名叫陳崇的遺下法制以來,合族一同居住着,已經十三代了。
家裡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一共有七百多個人,但是並不雇一個男女的用人。上上下下的人,都是很親睦,沒有一個人有句離間的話。他家裡吃飯的時候,一定大家坐在廣大的廳堂里,沒有成年的人,坐在另外的席上。
他家裡養了一百多隻狗,都在同一個槽子裡吃着的。倘若偶然有一隻狗還沒有到,那末這一班狗一定大家等他,不肯先吃的。因此他鄉裡間的人家,也都被陳家所感化了。那時候的州官叫做張齊賢,就把這個事情奏上朝廷里,把他家裡的徭役統統都免了。
十六、文燦拒間
宋朝時候,有一個人姓周,他的名字就叫文燦。他有一個哥哥,生性是最喜歡吃酒。但是窮苦得很,沒有依靠的地方,所以一向靠着周文燦過着生活。
有一天,他的哥哥喝了酒,竟喝得大大的醉了,無緣無故,忽然間竟把周文燦重重的痛打了一頓。周文燦的鄰居人家曉得了,大眾替周文燦抱着不平。
哪裡曉得周文燦反而因為鄰舍的人替他抱不平,他就大大的生氣,對着那鄰舍人說,我的哥哥並非來打你們,你們哪裡可以離間我的骨肉至親呀。司馬溫公很佩服周文燦的行為,常常寫了這一樁事情,去勸戒人家,以作人家兄弟的榜樣。
十七、溫公愛兄
宋朝時候,有個大賢的宰相,叫做司馬溫公。他是雙姓司馬,名叫光,表字就叫君實。他的做人,對待父親母親,是極其孝順的,對待哥哥弟弟是極其友愛的,事奉皇上是極其忠心,對待朋友是極其誠信。所以大家稱他是一代名儒家的賢德宰相。
司馬溫公和他的哥哥司馬伯康名叫司馬旦的,友愛得很。司馬伯康年紀八十歲了,司馬溫公像待父親一樣的服事他,並且像小孩子一樣的保護他。
每逢到吃飯稍為遲了一些,就問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經飢餓了嗎。天氣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說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嗎。
十八、朱顯焚券
元朝時候,真定的地方,出了一個大大友愛的人,姓朱單名叫做顯。在世祖皇帝至元年間,他的祖父,早已把家裡的銀錢和產業,一概均勻分好,傳授給子孫了。
到得英宗皇帝至治年間,朱顯想着他的侄兒叫朱彥昉的一班人,窮的很多,並且有的年紀太小,又沒有父親母親可靠。因為這個緣故,朱顯就對他的弟弟名叫朱耀的說道,凡是父子兄弟本來同是一氣的,哪裡可以不同住在一塊地方呢。
就會齊了各房的弟兄們和子侄輩,一同到了他的祖父墳墓前,叩頭稟告了一回。拿出向來他的祖父分給他們的分書憑據,盡數用火燒掉了,仍舊大家合攏來一同住着。
十九、世恩夜待
明朝時候,有個姓陳名叫世恩的,是神宗皇帝萬曆己丑年中的進士,他的大哥哥是個舉人。他的小弟弟最喜歡遊蕩,天天很早的出去,很遲的回來,他的大哥哥屢次的規勸他,他究竟不肯改過。陳世恩說,這個樣子,徒然損傷了兄弟間的友愛,是沒有益處的。
於是陳世恩就每夜親自守着大門,必定要等到他的弟弟回來了,又親手下了鎖。並且問他的弟弟身上冷不冷,暖不暖,肚裡餓不餓,飽不飽。憂恤他弟弟的神氣,完全在說話里和臉面上表現了出來。
這樣的有了好幾夜,他的弟弟就大大的悔悟,不敢再到晚上回家了。
二十、張閏無私
元朝時候。有個張閏。他的家裡。有八代不分炊了。家裡有一百多個人口。可是一些兒沒有間隙的閒話。每天叫家裡這一大班的婦女們。大家會聚在一個房間裡。一同做着女工。做好了以後。就藏貯在一個庫里。各人的房間裡、沒有一些兒私下的收藏物件。每逢小孩子啼哭的時候。伯母嬸母們無論那一個看見了。就抱起了給他吃奶。不去問那一個是自己親生的兒子。這一班小孩子們。也弄得不曉得那一個是自己生身的母親了。這時候就是縉紳的家裡。也都自以為萬萬不及張家。到了順帝至元年間。朝廷里就派了欽差。在他們的門前旌表起來。
二十一、張溢代戮
元朝順帝至正壬辰年間。黃州的地方。有了一種妖賊。打從福建省過來。侵犯龍泉縣贊善等等地方。這個時候。那地方上有一個友悌的人。他姓章。名叫溢。同了他的侄子章存仁。逃到山裡去避亂。不料那個章存仁。忽然間被妖賊們捉去了。章溢說道。我的哥哥。只有這一個兒子。不可以叫我的哥哥沒有後代。他就走出去對一班妖賊們說。這是我的侄兒。他的年紀幼小。還沒有知識的。我情願自己來代我侄兒子的死。一定請求妖賊們不要殺他的侄兒。後來竟至於號淘大哭了。妖賊們也被章溢感動了。因為敬重他的義氣。就把他們叔侄倆都釋放了回來。
二十二、鄭濂碎梨
明朝時候。鄭濂的家裡是七代同住的。他家裡的大門上。旌表着天下第一家五個字。太祖皇帝召了鄭濂來問着他道。你家裡究竟有多少人口呢。鄭濂回對道。大約有一千多人口。太祖皇帝就問鄭濂用怎麼樣治家的法則。鄭濂回對說。只有不聽婦人家的言語罷了。太祖皇帝聽了很歡喜。就送他兩個梨子。鄭濂拜謝着。受了梨子回到家裡去的時候。太祖皇帝叫校尉暗地裡跟了他去。看他有什麼舉動。那裡曉得鄭濂一到了家裡。就召集了合家的一千多人。一齊出來謝恩以後。便放下了兩大缸的清水。把兩個梨子弄碎了放在水裡。大家分着喝了。太祖皇帝曉得了這一回事。非常的喜歡。
二十三、廷機教弟
明朝的李廷機做了大學士的官。他的弟弟。是一個白衣人。打從家裡到了京城裡來問候他的哥哥。就戴了新鮮的方巾。穿了新鮮的衣服。進去拜見。李廷機問了他家裡的事情。和寒暄慰勞的言語。講完了以後。見了他弟弟的方巾衣服。很為奇怪。就問他弟弟道。你是不是已經進了學、中了秀才嗎。他的弟弟回答道。不是的。李廷機又說。你是不是納了粟、捐了官職嗎。他的弟弟又回答道。不是的。李廷機問他弟弟原來的帽子。到那裡去了。他的弟弟說。放在袖子裡。李廷機說。你仍舊戴這個好了。不要跟着世俗去做。他的弟弟奉了命。就立刻把帽子換下了。絲毫沒有為難的神氣。
二十四、嚴鳳敬兄
明朝時候有個嚴鳳。天性非常的孝友。服事他的哥哥。像服事他的父親一般。後來嚴鳳做官告老回來。這時候。他的哥哥年紀已經老了。家裡又很窮苦。嚴鳳就把他迎養到家裡。每逢請客的時候。必定叫他的哥哥去遞着杯。自己執了筷子跟在哥哥的後面。有一天。嚴鳳把筷子送上去遲了一些。他的哥哥生了氣。就給他吃了一個耳光。嚴鳳欣然的順受。仍舊在這個酒席上盡了歡才散。他的哥哥醉了。嚴鳳就親自送哥哥去睡了。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已經在哥哥的臥榻前面等候了。並且問他昨天的酒。喝得暢快不暢快。睡得好不好。過了不多時候。他的哥哥死了。嚴鳳痛哭安葬。都很盡了禮的。
參考資料
- ↑ 中國古代經典道德故事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