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國民黨黨徽)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網 的圖片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排名第一的民主黨派[1],和其他各民主黨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該黨是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內的第四大黨。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創立於1948年,後又與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和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合併。該黨早期黨員多來自國民黨左派人士和中華民國國軍易幟、被俘的高級軍政人員。該黨的主要創建者宋慶齡為迄今為止唯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目前,其黨員主要來自同原中國國民黨黨員有關係,同台灣各界有聯繫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內戰一觸即發。

1945年和1946年以國民黨左派為基本骨幹的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簡稱「民聯」)和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2]分別在重慶廣州成立。由此,國民黨左派成員正逐漸與國民黨「右派」脫離。

1947年11月,國民黨左派的第一次聯合代表會議在香港舉行;1948年1月1日,會議宣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並推舉中國國民黨創建人孫中山先生的遺孀宋慶齡女士為該黨的名譽主席(但宋慶齡女士從未正式加入民革),李濟深為主席,何香凝、馮玉祥等入選該組織的中央領導機構。

1949年,李濟深、何香凝柳亞子等民革代表受中國共產黨邀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並參與《共同綱領》的制定和選舉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相關職務人員。

宋慶齡、李濟深當選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潛當選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譚平山、朱學范、傅作義、李德全、何香凝分別任中央人民政府部委的部長和主任。1949年11月,中國國民黨左派第二次全國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決定將「民革」、「民聯」、「民促」和國民黨其他左派力量整合為一個,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聯」、「民促」同時宣告結束)。

現在的民革,着重吸收以同原中國國民黨黨員有關係,同台灣各界有聯繫的中上層人士和中高級知識分子。有代表性的如,曾任民革中央主席的李濟深之子李沛瑤、北平市市長何思源之女何魯麗。另有一些與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有關的人士如北洋政府代理大總統馮國璋的曾孫馮鞏。

目前,除西藏外,民革在中國大陸的其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建立了黨支部。

視頻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相關視頻

中國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論述組開始運作,蘇起入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