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on Large Dams) 成立於1974年,前身是中國大壩委員會,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大壩委員會活動;學會是經民政部批准的國家一級學術性社團、被評為4A級全國性社會團體[1],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團體會員,也是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提名單位。

機構簡介

學會業務主管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秘書處設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會工作得到水利部、國家能源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民政部等有關政府部門指導。作為中國壩工技術領域的國際活動窗口和國內交流合作平台,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牢牢把握新時期治水思路和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總體要求,圍繞開放型、樞紐型、平台型「三型」組織建設,強化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會員、服務科技工作者「四服務」職能,持續打造學術交流平台、科技創新和人才舉薦平台、國際合作平台、技術支撐服務平台、科普宣傳平台等「五大」平台,形成了「專業性、國際性、多元性」的學會發展特色,不斷推進水庫大壩安全、綠色、創新性高質量發展。

學會第一任理事長是我國着名壩工專家嚴愷院士,其後為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潘家錚院士、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原總經理陸佑楣院士、水利部原部長汪恕誠;現任理事長為水利部前副部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矯勇。副理事長由政府部門、流域管理機構、水利水電企事業單位、規劃設計和科研機構[2]的領導、專家擔任;秘書長為國際大壩委員會榮譽主席賈金生。

期刊

學會成立以來,致力於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經驗,對內充分發揮紐帶和橋樑作用,聯合主辦了《水利學報》《中國水能及電氣化》等期刊;組織召開學會學術年會、中日韓壩工學術交流會、碾壓混凝土壩、堆石壩、大壩安全國際研討會以及水庫大壩新技術推廣研討會等品牌學術會議;推薦全國傑出工程師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設立評選國際大壩傑出工程師獎、水庫大壩國際里程碑工程獎、學會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大壩傑出工程師獎、汪韶聞院士青年優秀論文獎等國際、國內科技獎項。學會依託水庫大壩雲平台成立的工程醫院水庫大壩國際大壩分院,也不斷為水庫大壩科技工作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學會下設15個專委會,擁有會員單位339家、個人會員2.5萬餘人,其中國際會員近2000人。

業務範圍

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的業務範圍包括:

(一)開展與大壩有關的技術交流與指導;

(二)組織與協調共性技術問題的研究與試驗;

(三)組織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研究,促進保護技術在大壩建設和運行管理中的應用;

(四)組織與大壩有關的科普宣傳;

(五)根據有關規定和國內壩工技術發展的需要,組織翻譯出版反映行業發展前沿及技術經驗的書籍、會議論文集及國際上與大壩有關的文集和技術公報等;

(六)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組織中國壩工專家參加國際上與大壩有關的學術活動;積極開展與大壩有關的各國同行間的密切合作,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發展與各國事業、企業單位和科研工作者之間的友好聯繫;

(七)組織與大壩相關的學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廣與普及;

(八)收集、介紹、交流與大壩有關的信息資料,根據授權開展中國大壩的統計與登記工作,為政府、業務主管單位及各會員單位提供科技信息服務;

(九)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要求,舉薦科學技術人才,開展表彰與獎勵工作;

(十)受有關部門委託承接水庫大壩領域的相關技術標準制修訂,組織制定並頒布學會標準。

(十一)實現宗旨所需開展的其它有關業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