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岩鹽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岩鹽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中國岩鹽之都」,總投資2000餘萬元,占地面積26畝,2016年8月正式破土動工,2017年12月1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該館展覽主題「文明結晶」,由《岩鹽之都》、《鹽的生產》、《鹽與社會》、《生命之源》四部分組成。館內陳列以大量珍貴的文物和歷史照片為基礎,採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技術,輔助以噴繪、燈箱、圖片、蠟像、雕塑[1]、場景、沙盤模型等演示手法,突出展現了中國鹽業的輝煌成就和葉縣岩鹽的開發進程。

建館緣由

河南在歷史上不產鹽,屬於純銷區,長期依賴外省供給,直到改革開放後,國家為了全面推進基礎工業建設,在葉縣勘探石油時,偶然發現在葉縣境內約1100米的地下,蘊藏着一個特大型優質鹽礦床——「葉縣鹽田[2]」。該鹽田展布面積400餘平方公里,儲量3300億噸,品味居全國井礦鹽之首,儲量居全國第二。2007年9月29日,葉縣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岩鹽之都」。為了傳承古都岩鹽文化,推介葉縣乃至平頂山市嶄新名片,進一步帶動地方旅遊休閒、觀光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葉縣政府和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共同出資建設了中國岩鹽博物館,可以說,該館是應運而生,它讓鹽業文明和古城歷史在這片土地上煥發出蓬勃生機和異樣光彩。

展覽主題

(一)岩鹽之都

葉縣位於中原腹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礦產資源豐富,岩鹽儲量位居全國前列。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作為一家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立足本業、着眼全局,大力發展鹽化工產業,特別是在葉縣鹽業開發利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有力推動了地方經濟蓬勃發展。

(二)鹽的生產

鹽的生產方法,可簡括為煮海為鹽、湖池曬鹽、鑿井取鹽。不同種類的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其獨特的生產工藝,與當時的科學技術發展相適應。海鹽的提煉技術包括煮鹽和曬鹽。湖鹽的生產工藝經歷了由集工撈采法、墾畦澆曬法到機械化開採的過程。井礦鹽的生產工藝也由古代鑿井法演變為現代化的旋轉鑽井。

(三)鹽與社會

鹽與社會有着極為密切的聯繫。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物質。另一方面,從古到今,鹽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社會各個領域,並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推動人類社會文明的演變。比如,歷代鹽稅制度、典型鹽商建築、特色鹽風民俗,都是鹽與社會關係密切的有力例證。

(四)生命之源

鹽,不僅翻騰在浩瀚的大海上,隱藏在靜謐的湖池裡,埋藏在深厚的岩層中,而且還從我們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的鍋碗瓢盆中轉變成涌動不息的生命之源。鹽中所含氯、鈉、鉀、碘等化學元素無時無刻不在調節身體的健康狀態。鹽從誕生的那一刻,就伴隨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之滋味,隨着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息。

主要景點詳細介紹

《昆陽之戰》動畫場景還原。新朝末年,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這場大戰的主戰場在昆陽一線(今河南省葉縣),故稱為昆陽之戰。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着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有深遠影響的戰略決戰。昆陽之戰中,身為偏將軍的劉秀一戰而天下聞名,昆陽之戰不但是劉秀擊敗王莽的關鍵一戰,同時也為劉秀日後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昆陽之戰是中國以少勝多的着名戰役,此戰聚殲了王莽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主力,為起義軍勝利進軍洛陽、長安,最終推翻新莽統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常年舉辦的特色活動

含鹽特色產品展示,還原燊海井製鹽工藝模型動態展。

主要遊覽線路:

館外:鹽療體驗池

館內:《岩鹽之都》→《鹽的生產》→《鹽與社會》→《生命之源》。

視頻

中國岩鹽博物館 相關視頻

中國岩鹽博物館開館巡禮
中國岩鹽之都 歷史文化之城 葉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