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於2016年3月獲中國林學會批覆成立,掛靠單位為國家林業局鹽鹼地研究中心。2017年11月19-21日,鹽鹼地分會在天津濱海新區組織召開了成立大會及首屆鹽鹼地學術研討會,選舉產生了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第一屆委員會。

分會的宗旨

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的宗旨是:堅持黨的領導,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團結、組織鹽鹼地改良、綠化及利用相關科技工作者和相關管理、產業人員,遵守憲法[1]、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公德;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學術自由;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積極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促進鹽鹼地改良、綠化及利用的理論和技術發展,促進鹽鹼地改良、綠化及利用的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為鹽鹼地區的林業及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服務。

工作目標

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的工作目標是:緊緊圍繞中國林學會「繼承、改革、創新、服務」的工作總要求,緊密團結和充分依靠分會全體會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盡心謀事、紮實工作,促進科技研究與市場需求的有機結合,實現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推廣,力將鹽鹼地分會建設成為學術交流活躍、科學普及積極、技術推廣給力、會員服務貼心、決策諮詢精準的產、學、研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動鹽鹼地改良、綠化及利用產業發展和進步,為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資訊

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成立

為搭建鹽鹼地治理領域多行業、多部門、多層次學術交流平台,11月20日,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鹽鹼地學術研討會在天津舉行。全國綠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趙樹叢出席。

我國目前有近1億公頃鹽鹼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和沿海地區,且絕大部分處於「一帶一路[2]」「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要功能布局區。2012年,「國家林業局鹽鹼地研究中心」落戶天津濱海新區。中國林科院與天津市政府在此建成了我國最大的濱海耐鹽鹼植物種質基因庫和鹽鹼地生態修複試驗基地。

此次成立的中國林學會鹽鹼地分會將利用國家林業局鹽鹼地中心和院市共建等依託單位優勢,發揮分會在組織、搭建學術平台方面的作用,設立「學術組」「產業組」「諮詢組」,成立「鹽鹼地生態修復學術沙龍」,打造「鹽鹼地科技之家」,開展鹽鹼地治理研究、協同創新、學術交流和技術推廣等工作。

會上,以鹽鹼地生態修復與植被構建為主題,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國家林業局鹽鹼地研究中心的專家作特邀報告,內容包括我國鹽鹼地的治理利用與質量提升、城市困難立地生態修復技術暨華東濱海鹽鹼地造林實踐、東北松嫩平原土地鹽鹼障礙與利用途徑、耐鹽鹼植物選育與鹽鹼地生物改良實踐等。同時,來自清華大學、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專家,以及億利資源集團、天津綠茵景觀生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就鹽鹼地治理技術等問題共同交流研討。

參考文獻

  1. 憲法基本知識解讀 ,搜狐,2022-04-13
  2. 「一帶一路」的八大特徵 ,搜狐,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