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民主同盟山南市委員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民主同盟山南市委員會 11月27日,民盟淮南市山南支部組織盟員赴潘集區高皇鎮勝利村開展了「愛心助農」活動。當地農戶向盟員們介紹了蘿蔔產銷情況,看着數百畝滯銷在地里的蘿蔔,盟員們直接感受到農戶的焦慮。隨後,在農戶的指導下,盟員們自己動手,現場採摘蘿蔔2000餘斤,花菜、捲心菜等400餘斤,並通過發朋友圈、聯繫採購渠道等多種形式幫助農戶進行產品推廣,拓寬銷售渠道,發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消費助農行動中來。

相關資訊

黎海兵:用工匠精神為山南開啟「智慧城管」模式

5月17日晚,一架從拉薩貢嘎機場起飛的飛機抵達常德桃花源機場,帶回了日前由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常德市信息化諮詢委員會[1]等單位派出的援藏設計團隊,該團隊剛剛協助湖南省援藏隊城管「小組團」完成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建設方案》的規劃設計工作。

盟員、常德市銀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海兵作為團隊成員,參與了整個規劃設計的全過程。他自2012年起就被常德市財政局聘任為信息化工程建設項目評審專家,2017年還被中共市委組織部抽調到市智慧黨建辦參與了常德市智慧黨建設計工作。他不僅專業素質過硬,而且能夠吃苦耐勞,具有高度的敬業奉獻精神。

5月10日,黎海兵與該團隊的其餘4位專家一起踏上了前往山南的征程,開始了自己的援藏使命。他們馬不停蹄,不敢耽誤一刻,飛機到達拉薩之後,就立刻奔赴山南。

「對於我們這種長期生活和工作在平原地區的人來說,高原反應是一大難關。我們10號下午到達山南,住進酒店後就按照要求靜養休息,但還是出現了頭暈目眩、頭痛胸悶等症狀。為了緩解高原反應,儘早投入工作,我們自行購買了高原安、紅景天等藥物,不過還是有一位隊員身體承受不住,只好在第三天的時候就返回了常德。」黎海兵說。

山南位於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屬於典型的藏南谷地,地勢自西向東逐漸降低,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站在市中心便可以看到雪山冰川,和源遠流長的雅魯藏布江。這樣的地勢地貌,美則美矣,但卻給團隊的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

團隊所有成員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種種不適,僅用兩天時間就走遍了山南的大街小巷、學校醫院、垃圾填埋場、液化氣[2]站、農貿市場等涉及城市管理執法工作的各個角落。

黎海兵說:「援藏任務在我們心裡很神聖,雖然有壓力,但是工作起來都很有激情。當山南市城管局的隨行人員問我們是否還需要去生活垃圾填埋場踏勘的時候,我們異口同聲說必須要去,儘管我們知道這種場地一般選址比較偏遠,周圍氣味也難聞,但是不進行現場踏勘就無法做到精準設計。每到一處,我們都進行了細緻地現堪,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為後期的設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黎海兵在這次技術援藏任務中具體負責現場勘測、整理資料、製作數據統計表等工作。為了充分合理利用時間,他白天就現場實地調研山南市城市管理重點區域,晚上回到酒店就將整理的碎片資料歸檔編碼。他認真地在百度地圖上逐一標記勘測的點位,逐一測量統計城區主幹道管網長度,仔細地查閱分析當地文物保護單位詳細情況,了解城區垃圾運輸車、灑水車、環衛清掃車等車輛的行駛路線,核對城區液化氣站的具體坐標……日均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幾乎每天都忙到深夜十一、二點直到身體支撐不住才去休息。

通過精誠合作,5月13日,團隊終於拿出了《山南市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台設計方案》第一稿,並從背景意義、建設模式、建設方案、可持續運營等四個層面向山南市城管局進行了第一次匯報。在會上,山南市城管局班子成員對援藏設計團隊設計的技術方案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到達山南後開展的工作時間短、任務重、對環境也不熟悉,說句實在話能夠完成如此高質量的設計方案確實不容易,但我們樂在其中。」黎海兵如此說。

匯報會結束後,團隊又迅速結合最新的調研材料以及山南市城管局提出的平台建設功能要求,對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在15日將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打印裝訂,將成果移交山南市城管局。

雖然現在團隊回到了常德,但這次的技術援藏工作並未結束,據了解,黎海兵他們正在遠程協助山南市城管局細化業務數據。

「雖然此次入藏的時間不長,但是山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隨時提供遠程技術支援,如有必要隨時準備再次進藏進行技術支援。」黎海兵說,作為一名民盟盟員,能把專業技術運用到有需要的地方,幫助西藏地區提升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是他人生中寶貴的經歷,他會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傾心、傾情、傾盡全力去完成這個神聖的使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