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玉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玉器

中國文化學上的玉,內涵較寬。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中國玉器

特性; 五德

包括; 蛇紋石、綠松石、孔雀石、瑪瑙

工具; 車床

典型; 玉琮、玉璧、玉鉞

最早出土; 仙人洞古人類洞穴遺址

玉器的發展史

所謂五德即指玉的五個特性。凡具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質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暢致遠的聲音的美石,都被認為是玉。按此標準,古人心目中的玉,不僅包括真玉(閃石玉)還包括蛇紋石、綠松石、孔雀石、瑪瑙、水晶、琥珀、紅綠寶石等彩石玉,因此,在鑑賞古玉時,我們不能只用現代科學知識來甄別優劣,還必須要有歷史眼光。

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產玉國,不僅開採歷史悠久,而且分布地或極廣,蘊量豐富。中國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道出了琢玉的真諦。事實上,巧奪或是琢玉、碾玉、琢玉。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確實簡陋。直到近代,中國的玉器,不是雕刻出來,而是利用硬度高於玉的金剛砂、石英、石榴石等、"解玉砂",鋪以水來研磨玉石,琢製成所設計的成品。所以,用行話來說,制玉不叫雕玉,而稱治玉。一直使用傳統工具,如線鋸、剛和熟鐵製成的圓盤、圓輪、鑽床、半圓盤和架以木製的車床來製作玉。在鐵器發明之前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大部分工具甚至只是以木竹器、骨氣砂岩配製而成。如此原始的工具,能琢磨出如此精彩的玉器,真是人間奇蹟。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制呈裝飾品,打扮自記,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遼河流域,黃河上下,長江南北,中國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當時琢玉已從制石行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由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和遼河流域紅山文化出土玉器,最為引人注目.

良渚文化玉器種類較多,典型器由玉琮、玉璧、玉鉞、三*形器及成串玉飾等。良渚玉器以體大自居,顯得深沉嚴謹,對稱均衡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尤以淺浮雕的裝飾手法見長,特別是線刻技藝達到後世也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最初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形式多樣,數量眾多,又使人高深莫測的玉琮和獸面羽人紋的刻畫。與良渚玉器相比,紅山文化少見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動物形玉器河圓形玉器為特色。典型器有玉龍 、玉獸形飾。玉箍形器等、紅山文化琢玉技藝最大的特點是,玉匠能巧妙的運用玉材,把握住物體的造型特點,寥寥數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十分傳神。"神似"是紅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紅山古玉,不以大取勝,而以精巧見長。

從良渚、紅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時代玉器除祭天祭地,陪葬殮屍等幾種用途外,還有辟邪,象徵着權利、財富、貴*等。中國玉器一開始,就帶有神秘色彩。傳說中的夏代,是中國第一社會。隨着考古資料的不斷的積累,傳說逐步變為現實,夏代文化正在不斷揭示出來。夏代玉器的風格,應是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過渡形態,這可以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玉器窺其一斑。二里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紋又帶有商代玉器雙線勾勒地濫觴,應是夏代玉器。

商代是我國第一個有書寫文字奴律制國家。商代文明不僅以莊重的青銅器文明,也以眾多的玉器著稱。商代早期玉器發現不多,琢制也叫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玉器為代表,起初玉器755件,安用途可分為禮器、儀仗、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和雜器六大類。商代玉匠開始使用和田玉,並且數量較多。商代出現了仿青銅統彝(yi夷)器的碧玉簋(gui 鬼)、清玉簋登實用器皿。動物、人物玉器大大超過幾何形玉器,玉龍、玉鳳、玉鸚鵡,神態各異,形神畢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態多樣;是主人,還是奴僕、俘虜,難以辨明。商代已出現了我國最早的俏色玉器一一玉鱉。最令人嘆服和為成功的是,商代已開始有了大量的圓雕作品,此外玉匠還運用雙線並列的陰刻線條(俗稱雙勾線),有意識地將一條陽文呈現在兩條陰線中間,使陰陽線同時發揮剛勁有力的作用,而把整個圖案變化得曲盡其秒。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陰線的單調感,又增強樂圖案華紋線條的立體感。

西周玉器在繼承殷商玉器雙線勾勒技藝的同時,獨創一面坡粗線或細陰線鏤刻的琢玉技術,這在鳥形玉刀和獸面紋玉飾上大放異彩。但從總體上看,西周玉器沒有商代玉器活潑多樣,而顯得有點呆板,過於規矩。這與西周嚴格的宗法、禮俗制度也不無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諸侯爭霸,學術上百家爭鳴,文化藝術上百花齊放,玉雕藝術光輝燦爛,它可與當時地中海流域的希臘、羅馬石雕藝術相媲美。

歷史價值

中國玉器發展源遠流長,最早出土的玉器是距今1.2萬年的遼寧海城縣小孤山仙人洞古人類洞穴遺址出土的三件綠色蛇紋石製作的砍斫器。玉器的產生、發展和演變,貫穿於中國文化史的始終,與中華民族7000年的文明史同步。中國的玉文化,延續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範圍之廣泛,影響之深遠,是世界上其他文化難以比擬的,其成就和輝煌不亞於偉大的萬里長城和秦始皇兵馬俑。

藝術價值

玉器往往表現出"天公之美"(質地)加"人工之美"(工藝)的社會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藝的融合。玉質感溫潤細膩,佩之則倍感體貼;它色感純潔無暇,賞之則淨化心靈;它音感清脆悅耳,聽之則滌盪胸懷。而這些美學要素結合起來,不禁會使人感嘆玉石乃天地之精華,進而在崇敬、景仰之餘產生神秘的美感,這種神秘的美感與宗教等相互聯繫,更加深了人們對玉的既愛又敬、不平凡中又蘊涵神秘的獨特審美趨向。"玉器時代"的玉器是中華民族自己的藝術,是由遠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歷史、社會風貌最為全面和深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藝術的奇葩。

科學考古價值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玉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物在中華文明史上形成了經久不衰的玉文化傳統。玉器的研究、鑑賞、辨偽和收藏是相輔相成的,它是一種高雅的、學術氣氛濃厚的文化活動,正是這種活動的經久不衰,將我國的玉器、玉文化研究不斷推向更高級的階段。

玉文化旅遊資源是開發玉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旅遊業發展的靈魂,文化旅遊是地方旅遊業品質、品位提升的關鍵。在中國諸文化的歷史傳承中,從文明發祥就始終一脈相傳、未曾中斷的就是玉文化。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生息繁衍在亞洲東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在史前時期便用心血的結晶建造了屬於中國自己的"玉器時代"和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在改造自然中形成了卓爾不群的民族風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玉文化鮮明的個性、豐厚的底蘊為玉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奠定了深厚的物質、文化基礎。特色是旅遊之魂,而旅遊資源的特色是發展特色旅遊的基礎,是構成旅遊吸引力的關鍵因素。

開發玉文化旅遊資源有利於弘揚中國玉文化。玉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造的以玉器為主要內容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玉器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經過理學家的詮釋美化,成為高尚人格的象徵、美麗形象的代表,融合在傳統文化與禮儀之中,能比較系統地、完整地反映出地方風貌、生活習俗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弘揚玉文化是傳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國際市場形勢

在國際市場上,近年來珠寶玉器價格一路上揚,珠寶玉器全球交易額每年高達2500億美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中國嘉德、北京翰海、華辰等拍賣公司近年來的玉器拍賣表現上佳。北京翰海2004年秋季拍賣會玉器專場總成交額高達5144.92萬元。在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玉器專場也創下了1900多萬元的成交額。2004年以來,佳士得和蘇富比的玉器拍賣也屢創佳績,令人矚目,其中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環雙耳萬壽紋盅,更是拍出1932.775萬港幣的天價。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套盒裝清乾隆御製翡翠和田玉扳指(共計7枚)以4736萬港幣的成交價,創下了玉扳指的拍賣最高價。人們一般將漢代以前的玉稱為高古玉。高古玉是中國玉文化的源頭,年代可靠的高古玉只要一露拍場,動輒都在百萬元以上,也是有實力藏家的首選。高古玉屬稀缺資源,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和文物價值。2004年,在紐約蘇富比"中國陶瓷工藝品"專場拍賣中,一件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的玉刀,以23.2萬美元成交。同年,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龍山文化玉璇璣以16.5萬元成交,一件西周跪人玉璜以132萬元成交。在翰海同年的秋拍中,一件戰國時期的雙龍玉璜以209萬元成交。高古玉器可謂是玉器市場的長青樹,它以其豐厚的文化含量,極高的藝術品位笑傲玉器拍場,不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幻,一直是藏家追逐的對象。從近年玉器拍賣成交情況來看,明清玉器成交率普遍較高,目前已成為玉器拍賣市場上的熱點。

明清玉器之所以受到藏家的追捧,業內人士羅寧分析:首先,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型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玉器借鑑歷代繪畫、雕塑等多種表現手法,將傳統工藝融會貫通,其作品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特別是乾隆朝制玉獨樹一幟,玉料優質,雕工精美,令人嘆為觀止。如北京翰海推出的清乾隆白玉坐佛,以495萬元成交,香港蘇富比推出的清乾隆寒山聽雪閣碧玉山子以835.04萬港幣成交。即使小件的玉牌子,只要玉料好,製作上乘,拍賣價格也可達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其次,明清玉器年代較近,大多傳承有序,不像高古玉那樣年代久遠,令人真偽難辨,投資風險大。再則從總體上看,近年來明清玉器的價格漲幅每年都保持在12%到18%之間,升值潛力較大。明清玉器同高古玉相比價格較低,不少藏家出於既能保值升值,又能降低風險來考慮,也傾向於選擇明清玉器,從而使得明清玉器走俏拍場。

中國玉器種類

玉有軟玉、硬玉之分。

兩種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於軟玉(2.9-3.1)。 軟玉,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硬度6.5,韌性極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纖維狀晶體集合體。一般指產於我國新疆一帶的白玉、青玉、碧玉與東北岫玉等。

硬玉,為鈉鋁硅酸鹽,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狀到纖維狀集合體,緻密塊狀,是指產於緬甸的翡翠。

中國是世界上開採和使用玉最早、最廣泛的國家。古書上記載很多,名稱也很雜,如水玉、遺玉、佩玉、香玉、軟玉等。

中國"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產出的"和田玉"、遼寧岫巖縣產出的"岫玉"、河南南陽產出的"獨山玉"、湖北鄖縣等地產出的"綠松石"。

中國玉石的主要類別:內蒙古佘太翠、新疆和闐玉、岫山玉、南陽玉 、藍田玉、密縣玉、京白玉、綠松石等;

國外的玉器

早期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玉器含義並不了解,玉是綠色的石頭,硬度超過瑪瑙,墨綠色玉,只有金剛砂才能切割,這是玉在歐洲最準確的定義。

中國在藝術上的表達方式是含蓄的借物寓意,而西方是直述其意。在國外的收藏中,動物擺件不在少數,它們就像乾隆贈予英王的如意一樣,被賦予了大量的文化內涵。18世紀白玉雕麒麟,是在一塊完整的白玉上雕刻而成的,捲髮順着一段枝葉從嘴邊垂下。麒麟,亦作"騏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是神的坐騎,古人把麒麟當做仁獸﹑瑞獸。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傳說只有在明君在位的時候才能出現。

直至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人才獲得了玉器雕刻的第一手資料,羅伯特·弗辰(Robert Fortune)在1846年出版的《中國:茶葉的國度》一書里提到:在南京,中國人非常崇拜玉器,那裡,有玉器製作的作坊和買賣玉器的店鋪。1851年,萬國博覽會在倫敦的海德公園拉開帷幕,博覽會上來自異國的各種新奇物品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玉器也在其中。一位參觀者寫道:萬國博覽會上中國區的藝術品沒有什麼能與玉雕花瓶媲美,它那純淨的質地,優美的造型,雅致的紋飾,真是精美絕倫。1848年玉器首次出現在拍賣行中。那年8~10月,白金漢公爵(Duke of Buckingham)在斯托(Stowe)拍賣財產,其中包括兩件玉器,標價分別為23先令和12英鎊。而對於玉器價值的認識,直至上世紀30年代,美國玉器收藏家、美國諾頓藝術館館長查理·斯丹利·諾頓(Charles Stanley Nott,1887~1978),在出版關於中國玉器專著之後,才真正進入西方研究領域。

通過西方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漸漸的中國的玉器也流入了世界各地。到現在在西方的領域中,可以看到來自中國的名貴稀有的玉器。[1]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代玉器發展史, 古玩精,2018-12-11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