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湖北省科學圖書館)是國家科技文獻情報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科技圖書館,是中國科學院武漢科技查新諮詢中心、湖北省查新諮詢服務分中心、湖北省科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中國科技雲武漢區域中心,並與中國光谷共建了「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文獻信息中心」、「光谷生物城信息中心」,與湖北省產業與育成中心共建「產業技術分析中心」。長期以來,立足中南、面向全國、開放聯合,在能源、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產業技術分析、生物安全及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等學科領域,有效支撐了戰略決策一線、科學研究一線和區域發展一線的信息情報需求。

服務戰略決策一線

武漢文獻中心重點開展以先進能源、新材料與先進制造、生物安全、專利標準情報研究、科學計量與評價及長江流域[1]資源與環境等領域的學科情報和戰略情報研究,形成了以快報、研究報告、年報及專着為代表的情報產品體系,為國家和中科院的戰略決策和科研創新提供了堅強情報支撐,發揮國家科學思想庫作用。

服務科學研究一線

武漢文獻中心在長年堅持365天開館服務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實行學科館員制度,深入研究所開展如學科諮詢、信息素養培訓、學科情報分析、知識環境構建等全方位知識服務。同時堅持以技術提升服務,研究和開發的以「研究所交互式集成信息服務平台IIP」為代表的信息工具和平台在40多個研究所應用。

服務區域發展一線

武漢文獻中心秉承用戶導向、服務導向的發展理念,長期服務國家、省市區、開發區等信息需求,繼續推進與中科院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共建的「產業技術分析中心」,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經濟與產業技術數據庫、信息平台、情報產品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為各級政府和眾多企業提供了信息監測、產業技術分析、知識產權[2]分析、產業發展規劃、科技查新、企業素養培訓等服務,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用戶充分認可和好評。

中心藏圖

武漢文獻中心館藏圖書235餘萬冊,開通數據庫113個(其中全文數據庫68個,文摘數據庫12個,工具型數據庫30個,多媒體及其它數據庫3個),全文電子外文現刊17997種、外文圖書45948卷/冊、外文學位論文414,772篇、中文電子圖書13萬多種。武漢文獻中心堅持全年365天8:00-22:00開門服務,全部館藏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形成「查、閱、借、藏」一體化模式。

武漢文獻中心以人為本,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目標遠大、管理規範、甘當人梯、敢為人先、競爭向上、生動活潑、團結和諧、服務高效」的圖書館文化,營造和諧奮進的精神氛圍,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與優化,促進改革創新持續發展,推動武漢文獻中心的全面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知識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