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友好協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的,簡稱先進院。

2006年2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2015年,獲批全國博士後工作站。

截至2016年底,研究院擁有員工1283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據2017年3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擁有6個研究所和1個研發中心,外溢機構有5個、創新與育成中心有2個;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

2018年3月22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獲得國際AAALAC認證[1]

歷史沿革

2006年2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友好協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實行理事會管理。

2006年2月,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學三方友好協商共建的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成立。

2007年8月,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成立。

2011年5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廣州分所廣州中國科學院先進技術研究所成立。

2011年10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創辦《集成技術》。

2011年6月9日,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開始籌建,並於2013年8月去籌。

2012年8月,深圳市第三所特色學院——「深圳先進技術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同年月,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經管委批准,先進院正式設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3年6月,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一所揭牌的專業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先進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2015年,獲批全國博士後工作站,成為集流動站、工作站一體的博士後培養體系。

2016年11月,在科技創新論壇暨先進院十周年匯報會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共建的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以下簡稱腦所)正式去籌成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格朗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癌症早期檢測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  

2018年3月22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正式對外宣布,該院非人靈長類動物實驗平台順利通過AAALAC國際實驗動物評估和認可委員會(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認證現場檢查,並正式獲得國際AAALAC認證。深圳先進院成為深圳首家獲得國際AAALAC認證的機構,也是廣東地區唯一一家、國內第九家通過該認證的高校科研機構。

2019年3月,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加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

2019年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所屬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宣布正式成立「基因組工程與治療研究中心」[2],並聘任國際一流學者、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為中心負責人。

2020年7月,加入深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

視頻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10周年宣傳片


來源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