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來自 考研幫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是1956年根據國家十二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和發展「無線電電子學」等新技術的四大緊急措施而創建的我國第一個綜合型電子信息科學研究所。建所以來,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共獲得了40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其中有100多項分獲國家及省、部級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發表、出版了大量研究論文[1]和學術專著,為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電子所已形成微波成像雷達及其應用技術、微波器件與技術、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微傳感技術與系統四個主導領域。

目錄

學校概況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電子所)創建於1956年,是我國第一個綜合型電子與信息科學研究所,主要從事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兩大支柱領域和五個重點領域:兩大支柱領域分別是微波成像技術和微波電真空技術,五個重點領域分別是地理空間信息技術、電磁探測技術、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MEMS傳感器技術和可編程芯片技術。研究所下設10個研究部門,包括微波成像技術重點實驗室、傳感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方基地)、高功率微波源與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空間信息處理與應用系統技術院重點實驗室、電磁輻射與探測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空間行波管研究發展中心、高功率氣體激光技術部、航天微波遙感系統部、航空微波遙感系統部和可編程芯片與系統研究室。

在微波成像技術方面,電子所於1979年9月17日獲取了我國第一幅合成孔徑雷達(SAR)圖像。時至今日,電子所已發展成為國內星載SAR、機載SAR以及遙感信息處理領域最重要的研發機構之一;在微波電真空器件方面,電子所研製的器件已成功應用於衛星、雷達、火箭和大科學裝置等整機系統,其中大功率速調管和空間行波管研究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電子所已成為我國微波電真空器件研製和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地理空間信息技術方面,電子所的衛星遙感地面處理系統技術、總體技術以及衛星遙感圖像解譯的業務化應用處於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地球探測方面,電子所面向國家需求,正在開展嫦娥三號測月雷達、探地雷達、穿牆成像雷達、地球物理電磁勘探裝備、電離層探測與成像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高功率氣體激光器的高重複頻率脈衝CO?激光研究、高功率可調諧脈衝CO?激光技術研究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可編程信號處理器件與技術方面,電子所自主研發成功高端可編程芯片「慧芯1號」和「慧芯2號」及其應用軟件,處於國內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研究的領先地位;電子所研製的電場傳感器、SPR生化分析系統、小型固態pH傳感器、生化微傳感器集成芯片系統等方面處於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科研成果

自建所以來,電子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9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8項。

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截至2010年底,電子所共有在職職工927人,流動人員504人(客座研究員7人),離退休人員758人。在職職工中,科研人員[2]493人,科技支撐人員25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9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60人,國防傑出人才獲得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入選者3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1人,享受政府津貼16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盧嘉錫人才獎獲得者5人。

電子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現有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點及其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0年共有在學研究生497人,其中博士生229人,碩士生268人;有在站博士後3人。

交流合作

電子所已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着名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每年與電子所進行國際互訪的專家學者達百餘人次。電子所多次成功地主辦了國際和全國性的大型學術會議。電子所編輯出版的《電子與信息學報》、《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雷達學報》在國內外發行,享有較高的聲譽。此外,中國電子學會電子線路與系統分會和中國質量協會科學技術分會掛靠在電子所,通過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來推動我國電路與系統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改進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質量工作。

電子所始終致力於在其各個研究領域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今後,電子所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加努力的工作,為電子科學的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和人類的進步做出新貢獻。

視頻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相關視頻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宣傳片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翁紅明: 拓撲量子材料計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