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茶道之「道、清、真、淨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茶道之「道、清、真、淨 」
圖片來自網易首頁網

中國茶道之「道、清、真、淨 」,世間萬物皆有「道」,老子在《道德經》中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明「道」可包容萬物、無處不在、博大精深、生生不已於有形與無形的世界中,非常之精妙深邃。《道德經》又曰:「道法自然」,這「自然』二字,並非好解釋的。所以,對於「道」的理解要因人而異了,當然對於「茶道」的理解也是這樣的。

原文

  茶聯的集大成者《百茶聯》原創作者在天認為:「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周作人先生則認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台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日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是以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總言而之,我們歸納出的「茶道之道」就是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還有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起源於日本本土,同時有吸收和承唐宋遺風。

  茶道之清

  清,則無雜。自古以來,喝茶為雅事,飲茶提倡「清」的精神,而與俗人飲茶則違背了茶道之清的精神,從而又引出了品茶即品人的說法。明人屠隆在《考餘事》中說:「使佳茗而飲非其人,猶汲泉以灌蒿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識其趣,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大焉。」明人陸樹聲與徐渭都作有《煎茶七類》之文,二人把「人品」列在首位。陸樹聲說:「煎茶非漫浪,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徐渭也說:「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我們再來看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茶之為物……沖淡閒潔,韻高致靜。」韋應物也道:「性潔不可無,為飲滌煩塵」皆是寫茶之性本潔,而飲茶之人必須性清才能相得益彰。飲茶本是雅事,品茶之時卻仍想着蠅營狗苟之事,豈不敗興。所以說茶道的精神之一應當是——清。

  茶道之真

  真,乃茶道的起點,並追求於「真」。其中之意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字跡;用的茶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瓷,最重要的是飲茶之人要懷有一顆真心,敬客要真情、言語要真誠、心境要真閒。茶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認真、求真。

  中國茶道追求的「真」具有三重含義:一、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目的;二、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三、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去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達到「全性葆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讓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暢適,讓自己的一生過得更真實,做到「日日是好日」,這是中國茶道追求的最高層次。

  茶道之淨

  淨,即飲茶環境的「淨」和飲茶茶具的「淨」,只有這兩方面做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茶道的境界,才能真正的享受品茗帶來的樂趣。

  前人對於飲茶時「淨」的高論有如下一說:

  茶宜:明窗淨几 輕陰微雨 小橋畫舫 茂林修 竹小院焚

  茶忌:惡具 主客不韻 冠裳苛禮 葷餚雜陳 案頭多惡趣[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