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研究清代學術發展史的專著。梁啓超(見「中國歷史研究法」)著。1929年上海民智書局出版,1932年中華書局收入《飲冰室合集》第17冊,1936年中華書局出單行本。198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收錄本書,由朱維錚校注,書後並附有人名和書名索引兩種,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標點本約34萬字,分為16章。第1章《反動與先驅》,分析了宋明理學發展的原因和晚期二三十年間學術界所發生的反理學的新現象,作為全書的「楔子」。第2、3、4章《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認為清之時代思潮為考證學,具體論述了從康熙朝前明遺老支配下的「經世致用之學」,變為乾嘉時代之「考證古典之學」,再變為清末三四十年間「外來思想之吸收」的過程及其與政治的關係。第5章《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重點評述了黃宗羲的學術思想,認為他是陽明學的修正者,《明夷待訪錄》表達了他的政治理想,《明儒學案》是中國第1部完善的學術史。第6章《清代經學之建設》,重點評述了顧炎武,認為他是清學的開山之祖。第7章《兩畸儒》,評述王船山和朱舜水,認為船山的建設在於哲學方面,尤其是認識論。第8章《清初史學之建設》,重點評述了萬斯同、全祖望。第9章《程朱學派及其依附者》,評述了張楊園、陸桴亭、陸稼書、王白田等。第10章《實踐實用主義》,評述了顏習齋、李恕谷,認為他們是樹復古旗號而倡現代精神,對程朱漢宋之學有摧陷廓清之功。第11章《科學之曙光》,高度評價了王寅旭、梅定九提倡歷學算學,恢復古籍的科學價值,追求中國科學獨立發展的精神和貢獻。第12章《清初學海波瀾余錄》,介紹了順治、康熙年間一批過去未能得到應有重視而有獨到見解的學者。第13、14、15、16章為《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介紹了經學、小學、音韻學、校注古籍、辨偽、輯佚、史學、方志、地理、譜牒、歷算及其他科學、樂曲的研究成績,並總結了一些規律性的知識,如古籍校注可用幾種校勘方法等等。
本書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對於研究明清史、整理古籍,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