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5A級風景區名錄-西樵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名單
圖片來自 網易新聞

景區簡介

早在新、舊石器時代,西樵山就有人類活動,留下許多歷史遺蹟,史學界稱為「西樵山文化」。明代中葉成為南國理學名山,至今還保存着白雲古寺,以及大量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蹟。

詳情簡介

踏入麗江壩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繼續北行,玉龍雪山就橫峙在前方。終年積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個高峰,在蔚藍的天幕襯托下,宛如玉龍凌空飛舞。當你沿此旅遊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西樵山是七八千萬年前由海-山噴發岩漿,岩狀,火山灰後形成的死火山,山體外陡內平,狀若蓮衣複合,大秤峰居群峰之首,九龍巖,冬菇石,石燕石等峰岩形態萬千。西樵山岩石節理髮育,裂隙縱橫,富有潛水,形成多處水景,有232口泉眼,28處瀑布。「欲覽西樵勝,應先訪白雲」。位於西樵山西北部的白雲洞為——馬蹄形山谷,它兼收岩泉飛瀑之美,有「勝甲西樵」之稱。三峰之間有兩飛泉左右迂迴而下,稱「大雲泉」、「小雲泉」。泉水摺疊匯成了三個湖,即所謂「白雲飛下過三湖」:上為「應潮湖」,中為「鑑湖」,下為「會龍湖」。現在其下又增闢「白雲」、「人工」兩湖,形成五湖飛瀑交輝,亭台山水相映的奇泉。洞山腰的雲泉仙館原是明代的玉樓書院,雲泉仙館西的「三湖書院」門額為林則徐所題,康有為青年時代曾在此面壁苦讀三年,山西南部有西天湖和左垂虹瀑,右垂虹瀑等景;山東南部有清暑岩,雲岩飛瀑等景,山東北部有全山最大的瀑布玉岩飛瀑,以及玉岩,仙人石,東天湖等景。

評定標準

2020年中國旅遊景區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圖片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

根據國家旅遊局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GB/T 17775-2003《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其中AAAAA級為最高級別。[1]

-旅遊交通方面-

要求可進入性好而非良好;航道水體要求清澈而非良好;停車場或船舶碼頭場地和標誌要求美觀。

-遊覽方面-

遊客中心功能不僅僅是完善,還要求體現充分;各種引導標識造型,4A級景區只需有特色即可,而5A級景區還需要特色更突出,藝術感和文化氣息濃厚,能烘托總體環境;公眾信息資料要求文字優美,製作精美;導遊員均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而非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本科以上不少於30%,且導遊講解時需要有文采;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和遊客公共休息設施要求特色突出,有文化氣息。[2]

-旅遊安全方面-

A級景區只要求在高峰期有專人看守,而5A級景區要求在特殊地段有專人看守;5A級景區要求配備專職醫務人員,不能是兼職。

-衛生方面-

廁所要求設有專人服務,室內需有文化氣息;垃圾箱要求造型不僅僅是美觀,還要求獨特。

-郵電服務方面-

4A級景區要求一致。

-旅遊購物方面-

旅遊商品不僅要求有本地區及本旅遊區特色,還需特色突出。

-經驗管理方面-

4A級景區只要求高級管理人員具備大學以上文化程度,而5A級景區要求中高級以上管理人員均具備大學以上文化程度。

-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方面-

要求出入口主體建築不單純有格調,還得格調突出,並烘托景觀及環境;環境氛圍優良而非良好。

-旅遊資源吸引力方面-

觀賞遊憩價值「極高」而不只是「很高」;同時具有極高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或一類價值具世界意義(不只是全國意義);有大量珍貴物種,景觀異常奇特,或有世界級資源實體;資源實體體量巨大,或資源類型多,或資源實體疏密度極優;資源實體完整無缺。

-市場吸引力方面-

由「全國知名」升級為「世界知名」;美譽度「高」變成「極高」;市場輻射力「強」變成「很強」;主題不只要求有獨創性,而且要求獨創性強。

-年接待海內外旅遊者-

由50萬人次以上增加到60萬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遊者3萬人次以上增加到5萬人次以上。

-遊客抽樣調查滿意率的要求-

由「高」升為「很高」。[3]

評定介紹

國家5A級旅遊景區依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標準中對AAAAA級旅遊景區提出了12項條件,即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經營管理、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旅遊資源吸引力、市場吸引力、年接待遊客量及遊客抽樣滿意率),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4]

景點詳情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南海市西南部,面積約十四平方公里,西樵山有七十二峰,以山青,水奇著稱,享有「嶺南佳境」之盛名。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視頻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相關視頻

崀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