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果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模板參量錯誤!(代碼34)
|
串果藤 |
中文學名:串果藤 界:植物界 科:木通科 屬:串果藤屬 種:串果藤 |
串果藤(學名:Sinofranchetia chinensis (Franch. ) Hemsl.)為木通科串果藤屬下的一個種。
落葉木質大藤本,全株無毛,莖長數米。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葉為三出複葉,中央小葉菱狀倒卵形至寬倒卵形,長7-16厘米,寬6-12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楔形,小葉柄長約3厘米,兩側小葉斜卵形,較小,小葉柄也較短,長約1厘米。總狀花序腋生,長10-30厘米,萼片白色帶紫色條。 產於甘肅、陝西南部,四川、湖北、湖南西部、雲南東北部、江西、廣東北部。生於海拔900-2450米的山溝密林、林緣或灌叢中。
形態特徵
落葉木質藤本,全株無毛。幼枝被白粉;冬芽大,有覆瓦狀排列的鱗片數至多枚。葉具羽狀3小葉,通常密集與花序同自芽鱗片中抽出;葉柄長10-20厘米;托葉小,早落;小葉紙質,頂生小葉菱狀倒卵形,長9-15厘米,寬7-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側生小葉較小,基部略偏斜,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白灰綠色;側脈每邊6-7條;小葉柄頂生的長1-3厘米,側生的極短。總狀花序長而纖細,下垂,長15-30厘米,基部為芽鱗片所包托;花稍密集着生於花序總軸上;花梗長2-3毫米。雄花:萼片6,綠白色,有紫色條紋,倒卵形,長約2毫米;蜜腺狀花瓣6,肉質,近倒心形,長不及1毫米;雄蕊6,花絲肉質,離生,花葯略短於花絲,藥隔不突出;退化心皮小。雌花:萼片與雄花的相似,長約2.5毫米;花瓣很小;退化雄蕊與雄蕊形狀相似但較小;心皮3,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比花瓣長,長1.5-2毫米,無花柱,柱頭不明顯,胚珠多數,2列。成熟心皮漿果狀,橢圓形,淡紫藍色,長約2厘米,直徑1.5厘米,種子多數,卵圓形,壓扁,長4-6毫米,種皮灰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1]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2450米的山溝密林、林緣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甘肅、陝西南部,四川、湖北、湖南西部、雲南東北部、江西、廣東北部。
栽培技術
根據串果藤的生長環境,可選擇海拔1600米以下,土層深厚、利於排水保墒、背風潮濕的緩坡地作為育苗的苗床地。把土深翻曬5~10天,每畝均勻施入農家肥800~1000千克、或複合肥者40~50千克作為底肥,深翻做墒後加蓋一層生土即可進行播種或扦插。
野生串果藤的種子到秋末冬初呈暗蘭色時為成熟,可採集曬乾作為種用。扦插用種苗一般選擇一年生以上半木質化的無病害株,也可以用已有虛根的莖進行扦插。
實生育苗一般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種。扦插育苗一般在6~8月份進行。
播種前可用0.3~0.5%的高錳酸鉀浸種24小時作催芽除菌處理,浸泡後撈起涼干,半天后可播種。一般播種的原則是:土干種干,土濕種濕,以利於提高出苗率。種子均勻撒播後要加蓋一層薄土。扦插苗一般長10~15厘米,插口切面要進行晾乾,使創液凝固,然後按行距 20厘米打淺溝,按株距5X5定植,種苗入土2/3,與地面呈45。角,壓實。
主要價值
果可食用及釀酒。
參考資料
- ↑ 藤本植物介紹——串果藤, 網易號,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