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發崇讓宅紫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發崇讓宅紫薇》

作品名稱: 《臨發崇讓宅紫薇》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臨發崇讓宅紫薇》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1]

李商隱為王的女婿,對崇讓宅中的一切自然很熟悉。會昌元年(841),王茂元出為忠武節度使、陳許觀察使(治所在陳州,今河南淮陽縣),秋,李商隱受招赴陳許為掌書記,此詩是詩人離開洛陽崇讓宅前夕,於秋雨之中觀紫薇有感而作。

詩篇從秋庭幕雨的背景襯托下,勾畫出一樹濃花鮮艷觸目的圖象,明暗對比強烈,正象徵詩人自己與周圍環境的尖銳衝突,次聯剛提出"有待","緊接着""別離",希望轉為失望,感情抑揚起伏。頷聯聯承接別離寫家室之思,結尾故作寬解,卻仍無法掩飾去國離京時失意感傷的情懷。這首詩寫得含蓄蘊藉,情意深沉。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一樹孤獨的紫薇,竟千嬌百媚怒放開來,秋天深深庭院的暮雨細蒙蒙類似塵埃。

紫薇花不過早凋謝是要把欣賞的人兒等待,現在賞嘗花人就要離去,花也不必再開。

對紫薇一往深情的桃花緊緊依傍露井,輕柔蕪媚的柳條對紫薇互相間的思念竟隔着幸台。

無論花開在天涯地角,同樣有榮有謝,又何必定要移植到皇家苑林去栽?

作品鑑賞

首聯寫崇讓宅的庭院之中,一樹紫薇花事繁茂。詩人獨自一人,在傍晚時分欣賞,此時,正秋雨綿綿,如塵埃般又輕又細,漫天飄灑。"獨看"二字,既寫出作者的孤獨無人相伴,也寫出紫薇的寂寥無人欣賞。

頷聯"不先搖落應為有,已欲別離休更開",意謂紫薇於秋天而未搖落,應是為我而開,然而我現在即將離此地而他住,花開再無人賞,也不要再開了吧。在這四句之中,作為欣賞客體的紫薇與作為欣賞主體的詩人之間似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情,紫薇與詩人實已合二為一。

頸聯引入兩種花與紫薇形成對比,生於露井之上的桃樹和長於章台街旁的柳樹,與空庭暮雨中的紫薇相比,是逢時而得意者。"桃緩"佩於貴官之身,此處隱以擬人,也許指與詩人同年登第而仕途得意者;"柳綿"飄於繁華街市,也許是比喻在京城為官的同年。露井之桃,章台之柳,皆逢時得地,更反襯出紫薇的落寞無主之狀。

尾聯寫種植於帝京上苑的桃柳與淪落"天涯地角"的紫薇既然同一榮謝,又何必非要以"移根上苑"為幸運。"天涯地角"比喻自己將要離開東都洛陽崇讓宅而遠適他方;"移根上苑"則是比喻擔任京城中的清要美職。此處作者明顯以紫薇自喻,"豈要"之語,是無奈之中的自我解嘲,而解嘲之中也隱約有憤激不平之氣。從另一方面說,推想到作者的內心深處,仍然忘不了置身朝廷的"夢"。這個夢,折磨了他一輩子,幾乎令他在不同的時地,不論接觸到任何外物,都會有意無意地要拉扯到這個夢境中去。可惜,夢境永難化為現實,李商隱也就成為一個標準的追夢者。

就此詩的藝術而言,末句如不用"移根上苑"之語,似乎更好。首聯在秋亭暮雨中獨賞紫薇,三四句,別出奇想,認為紫薇之不先搖落,應是為了有我之前來欣賞,然後在臨發之際,吩咐它不要再開。"花"與"人"之間,簡直到了物我相通的境界。前四句,完全以"我"為主,在李商隱的詩歌中,極少有此心態。五六句,一筆推開,為紫薇找來兩個同伴,一個是"桃",一個是"柳",此種作法,乃是李商隱的慣用伎倆。事實上,對"紫薇"所要說的話,到第四句,已到了盡頭,再說便不免重複。在此種情況之下,一筆推開,另覓同伴,再結合主題,以引伸出某一種足以說明生死榮謝的道理,自然是最好不過的筆調。所以,第七句緊接着提出一個共同的規律,那就是"天涯地角同榮謝",這句話用在這裡,也實在足以撼人心弦。可惜,最末一句的"移根上苑",破壞了全詩的情調,從而令前後失去了和諧,無端減低了欣賞價值。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2]

李商隱的啟蒙教育可能來自他的父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則是他回到故鄉後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這位堂叔父曾上過太學,但沒有做過官,終身隱居。據李商隱回憶,這位叔父在經學、小學、古文、書法方面均有造詣,而且對李商隱非常器重。受他的影響,李商隱「能為古文,不喜偶對」。大約在他16歲時,寫出了兩篇優秀的文章(《才論》、《聖論》,今不存),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讚賞。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時任天平軍節度使的令狐楚[3]

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實上,他也確實努力承擔起家族的責任。成年後,李商隱曾利用為母親守孝的時間,將寄葬在各地的親屬靈柩遷葬到滎陽。陳貽焮認為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還由於從小孤貧,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憂鬱、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既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4]

視頻

專家講述李商隱寫詩緣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