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命終時不由己,鬼神引你墮惡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命終時不由己,鬼神引你墮惡道,《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一段就是說鬼神能使你墮惡道,因為在你做不了主的時候,鬼神使你變惡,不必等到死後。我們現在看到太多了,在生前鬼神就使你變惡,你心有所動,鬼神就乘虛而入,即使你信佛了,但是你信得不堅定,那個惡鬼神可以扭轉讓你不信佛,乃至於使你謗佛。平常我們還能做得主,到臨命終時那得要大力量,你平常沒有修行,沒有力量,到那個時候你怎能有那個力量呢

原文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輪迴路險、生死可怖)!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唯有佛法,普利三界)。」

(人死後成為中陰身即鬼魂,如三歲小孩,迷迷瞪瞪,不能自主,只能隨業力漂泊受報。所以我們一定要念佛求生淨土,否則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生死事大,吹牛沒用。末法之世,唯有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方能圓滿成佛,自利利他。)

《地藏菩薩本願經》這一段就是說鬼神能使你墮惡道,因為在你做不了主的時候,鬼神使你變惡,不必等到死後。我們現在看到太多了,在生前鬼神就使你變惡,你心有所動,鬼神就乘虛而入,即使你信佛了,但是你信得不堅定,那個惡鬼神可以扭轉讓你不信佛,乃至於使你謗佛。平常我們還能做得主,到臨命終時那得要大力量,你平常沒有修行,沒有力量,到那個時候你怎能有那個力量呢?就是做善事的人,根本沒有做什麼惡,到臨命終時,這善可不是大善,如果他戒定慧修到有成果的時候,鬼神當然扭轉不了的。雖然做善事,而只是一般泛泛的善事,這是容易被牽動的。真正有了力量的時候,就不會被牽動,到他臨命終的時候,那些鬼神變化做他的父母,或者他的眷屬把他引上惡道(行善者如此,作惡者更嚴重)。

現在的人要想知道這個知道那個,就求鬼神,鬼神正好就乘虛而入了,他正想找你,你去找他他更高興。很多人不信佛菩薩,反而信鬼神,從《地藏經》乃至一切經典上講,好的鬼神,能夠培福德的鬼神,是給三寶弟子做護法的,惡的鬼神跟佛法是對立的。魔王怕他的子孫少了,都去信佛了,做善的,惡鬼神不就沒有了?所以他使用種種的方法危害擾亂你,讓你信佛不成。特別在末法時代,惡鬼神相當的多,我們大家周圍左右的都會有的。即使行善的人,到臨終時候,百千鬼神都來擾亂你,化做你的親人,引你墮落,何況作惡的人。我們到臨命終時,神識昏昧,你平常的貪愛心在這個時候就顯現了,你貪什麼,就隨着你的貪心而現什麼境界。如果你隨着境界一轉你就墮落了。並不是你看見要變貓變狗,那你會抗拒的;但到你迷迷糊糊的時候,鬼神化現出你平常愛玩的地方,你一進去了,結果你就入到畜生的肚子了,生下來就是動物。

民國初年,黑龍江省的鄉下,有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她大概是嚴重的感冒,發了高燒。農村缺醫少藥,她母親就給她喝點薑湯、紅糖水,拿被子蓋起來,讓她發汗,結果斷了氣了。

她昏迷當中,就看到有一輛大車,幾匹馬,幾匹騾子拉的那種大板車。她看了車上坐了四、五個人,有小男孩也有小女孩,那些人就要她上來玩,她也胡裡胡塗的,忘了她是害病;在神識昏迷的時候,就這樣跳上車一塊去玩。這輛車就進了村,到西頭一個院子裡,她突然間這麼一驚醒,就聽人家喊「小狗下了五、六個」,她一聽自己變狗了,很害怕!別的小狗都搶奶嘴去吃奶,她不吃,她憋氣,這一憋氣她又死了。在她死的時候又聽到這家小孩子喊「這隻小狗死了」,她這邊死了,她媽媽看看她發汗沒有,被頭一揭開,她又活了。她跟她媽媽說:「我剛才變成小狗了!」她媽媽說:「你燒得胡塗了,怎麼變了狗了?」她說:「您到村西頭的誰家誰家看看,他家的狗下了五、六個小狗仔,其中有一隻狗的皮跟我穿的這件衣服一樣,黑底白花的就是我,您去看看!」她媽媽就去看了,果真如此!

那時我聽到了這件事也不當一回事,後來學佛了,我就想起這件事了。還有從夢中,我體會到有時候很多的夢做不了主,本來是假境界,我們想一想,假如今天喜愛一件什麼事情夢境現了,我們的貪心馬上就增長,馬上就隨着那個欲望去做了,醒來才知道是夢,不醒來不知道是夢(白天的生死大夢更是妄想堅固)。夢中受了危險,喪失生命了,醒了什麼也沒有。人生就是這樣子,到臨終時那些鬼神變成你的六親眷屬,變成你的父母來接引,你就隨着他墮落惡道。唯一的解救辦法就是念佛求生淨土![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