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臨沭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因瀕臨沭河而得名。臨沭縣歷史悠久。東盤北辛文化遺址考古證明,距今七千年前即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臨沂縣為蘭山、臨沭、昌樂三縣,歷史上首次以「臨沭」命名置縣。

臨沭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北緯34°40′~35°06′,東經118°26′~118°51′。南北長45.20公里,東西寬32.90公里,總面積1010.19平方公里。縣境屬於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氣候,寒暑交替,四季分明。

臨沭是中國鑽石之鄉、柳編之都,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等稱號。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視察,看望了支前模範,查看了鋼八連戰鬥紀念館、村史館,作出了「讓老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的重要指示。[1]

歷史沿革

臨沭縣歷史悠久。東盤北辛文化遺址考古證明,距今七千年前即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北溝頭龍山文化遺址和郭家山新石器遺址證明,臨沭為東夷文化發祥地之一。

夏商時期,臨沭一帶為《尚書•禹貢》徐州;西周屬鄟、祝等小國轄地,春秋末期,鄟、祝被魯滅,歸屬魯國;戰國時期,臨沭一帶被納入越境,後又歸楚。秦朝時期,臨沭北部屬琅邪郡莒縣,南部屬東海郡郯縣。西漢時期,分治於東海、琅邪二郡;東漢末年,分東海郡,在臨沭境內置利城郡,轄郯、利城、祝其等十三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臨沂縣為蘭山、臨沭、昌樂三縣,歷史上首次以「臨沭」命名置縣。清代,屬山東布政司沂州府,為郯城、蘭山二縣分治。民國時期,先後屬濟寧道、琅邪道。1936年,屬山東省第三行政區,北部為臨沂縣第五區,南部為郯城縣第五區;後郯五區析置郯六區、郯七區,隸屬郯城縣政府第二辦事處,辦事處駐地在今南古鎮。

1940年1月,八路軍東進支隊和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解放國民黨郯城縣政府第二辦事處——南古莊,成立抗日民主政權郯東北第一辦事處,直屬魯南專署領導。同年7月,改稱蒼馬辦事處,屬魯南地區第三行署。1941年8月,臨沭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專署第四行署,後改屬濱海專署。濱海專署駐地大部分時間在今店頭鎮陳巡會村。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臨沭縣政府駐地由流動不定正式駐夏莊(今臨沭街道)。1950年5月,屬臨沂專署。1956年3月,臨沭縣撤銷,南部劃歸郯城縣,北部劃歸莒南縣。1961年8月,臨沭縣恢復,先後屬臨沂專署、臨沂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12月,臨沂地區行政公署改為臨沂市,臨沭縣隸屬至今。

行政區劃

1961年8月恢復臨沭縣,全縣轄曹莊、南古、石門、店頭、大興、觀堂、白旄、韓村、夏莊、蛟龍、朱倉11處人民公社,561個大隊,2863個生產隊。

1971年4月,國務院對石樑河庫區區劃作調整,將蛟龍、觀堂兩公社的26個村莊劃歸江蘇省東海、贛榆兩縣。

1984年5月,臨沭縣人民公社改為鄉、鎮,全縣設臨沭、石門、曹莊、南古、韓村、蛟龍6個鎮,鄭山、白旄、東盤、朱倉、唐嶺、蘆莊、前莊、官莊、周莊、古龍崗、青雲、華橋、醋莊14個鄉。

2001年1月,臨沭縣鄉鎮區劃調整,將原有的20個鄉鎮調整為11個鎮和1個鄉。其中,朱倉鄉與東盤鄉合併為朱倉鄉、臨沭鎮與周莊鎮合併為臨沭鎮、青雲鄉與韓村鎮合併更名為青雲鎮(駐地原韓村鎮)、南古鎮與醋莊鄉合併為南古鎮、曹莊鎮與華橋鄉合併為曹莊鎮、石門鎮與前莊鎮合併為石門鎮、店頭鎮與官莊鄉合併為店頭鎮、大興鎮與古龍崗鄉合併為大興鎮。全縣轄臨沭、蛟龍、大興、石門、店頭、曹莊、南古、鄭山、白旄、青雲、玉山11個鎮和朱倉鄉,共55個居委會,498個村委會,537個自然村。

2004年,縣內對村、居一級行政村合併調整,共設40個居委會、260個村委會,村、居合計300個,比合併前減少行政村居253個。

2008年3月,臨沭縣對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將臨沭鎮、鄭山鎮、南古鎮的10個村劃歸縣經濟開發區,臨沭縣轄11個鎮、1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

2009年10月,撤銷臨沭鎮、鄭山鎮,設立臨沭街道辦事處、鄭山街道辦事處。全縣設2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1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

2011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臨沭縣行政區劃調整。原玉山鎮撤銷併入朱倉鄉,朱倉鄉改稱玉山鎮;撤銷南古鎮,其沭河以西醋莊前村、醋莊後村、玉河村、友誼村、賀城村、鳳凰墩村、栗行村、乾溝淵村8個行政村劃歸臨沂市經濟開發區,沭河以東8個行政村劃歸鄭山街道;曹莊鎮南莊子村、張賀城回族社區、王賀城村、彭古莊村、黃賀城村5個行政村劃歸臨沂市經濟開發區。

臨沭縣現轄臨沭、鄭山2個街道辦事處、蛟龍、石門、曹莊、青雲、大興、白旄、玉山、店頭8個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共有49個居委會,238個行政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沭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北緯34°40′~35°06′,東經118°26′~118°51′。北依莒南縣,西靠臨沂市河東區和市經濟開發區,西南與郯城縣接壤,東南與江蘇省贛榆、東海兩縣毗鄰。南北長45.20公里,東西寬32.90公里,總面積1010.19平方公里。縣城駐地在臨沭街道辦事處。

地形地貌

臨沭縣地勢北高南低,東高西窪,縣境東部和北部為低山丘陵,西部沭河沿岸為沖積小平原,海拔高度均在60-400米之間,全縣大小山峰44座,最高海拔394.70米。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3.82%,丘陵占72.82%,平原占23.36%。

氣候環境

縣境屬於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氣候,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光照充足;夏季濕熱,雨量充沛;秋季清爽,氣候宜人;冬季較冷,雨雪稀少。歷年平均氣溫13℃。年均降水量852毫米。年平均日照2558.3小時。平均相對濕度為70%。[3]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總面積10.10萬公頃,其中耕地6.58萬公頃,林地2.43萬公頃。丘陵、山地盛產花生、地瓜,又是林、果、茶、煙的主要產區;沭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得水之利,是小麥、玉米、蔬菜、杞柳生產基地。

水資源

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量3.19億立方米,可利用水量全年平均1.57億立方米;過境客水量沭河年平均11.22億立方米,分沂入沭水道0.93億立方米,自黃白溝流入500萬立方米,自青雲攔河壩引入1.0億立方米,總計13.2億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總儲量1.91億立方米,其中靜儲量1.43億立方米,可開採量為0.5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重晶石、金剛石、金紅石、大理石、石英石、金礦、優質礦泉水等20餘種。

生物資源

主要動物類資源100餘種;植物資源,主要的喬、灌木類分屬於39科、220餘種;其他草本類、水生生物亦有數百種。

區域人口

2018年末,全縣戶籍人口67.0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1.38萬人,農村人口36.02萬人;常住人口62.6萬人。全年出生9763人,其中二孩5577人,占全縣出生人口的57.1%。出生性別比112.5:100。人口出生率14.4‰,死亡率4.5‰,自然增長率9.9‰。[4]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2018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71.24億元,增長8.1%,比去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54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29.73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增加值118.97億元,增長6.0%。三次產業增加值占比為8.3:47.8:43.9。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0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稅收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9.5%,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2%,提高1.8個百分點。稅務部門收入22.9億元,增長9.6%。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5億元,增長0.3%。民生支出29億元,占全縣支出的81.8%。其中,農林水支出5.3億元,增長5.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2億元,下降38.6%;教育支出8.8億元,增長3.7%;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9億元,增長8.7%。

第一產業

全縣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23.81億元,增長3.2%。其中,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0.63億元、4.08億元、6.76億元、1.07億元、1.27億元,分別增長3.3%、7.8%、1.3%、-0.6%、9.6%。

全縣糧食總產量30萬噸,增長3.5%。花生總產量17.82萬噸,減少5.2%;水果總產量2.09萬噸,減少12.4%;蔬菜總產量16.84萬噸,減少0.5%;烤煙產量375噸,減少24.7%。

全縣家禽存欄570.48萬隻,增長11.3%;出欄1796.11萬隻,增長29.1%。禽蛋產量2.72萬噸,下降7.5%。奶類產量0.95萬噸,增長17.3%。

全縣農用機械總動力86.3萬千瓦。農機保有量5.6萬台套,其中麥聯合收割機890台,比去年增加110台。

全縣實施農業重點項目17個,新增省級龍頭企業2家、新認證「三品一標」2個、新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68家、家庭農場678家,累計分別達到7家、75個、1788家、1960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紮實推進,524個自然村全部完成清產核資工作。

第二產業

全縣22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8.7%,比去年提高2.7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增長14.2%,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9.8%,利潤增長43.4%。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45家,利潤過千萬元企業14家。全縣工業行業大類19個,其中總產值實現增長行業15個,增長面為79.0%,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增長行業13個,增長面為68.4%。全縣工業用電量12.19億千萬時,增長16.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用電量7.51億千瓦時,增長7.6%。

全縣化工化肥、鋼管加工、食品加工、杞柳編織、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電子光電、新材料等八大重點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80.2億元,增長15.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1.1億元,增長21.5%;實現利稅總額27.6億元,增長35.3%。

全縣在庫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3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0.9億元,增長3.0%;全年房屋施工面積277.1萬平方米,增長2.1%;房屋竣工面積66.4萬平方米,下降22.1%;全年簽訂建築合同額41.2億元,增長26.5%。

第三產業

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5億元,增長8.0%。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77家,實現零售額14.3億元,增長3.2%;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4家,實現零售額0.24億元,增長33.5%。

全縣旅遊景區(點)共接待遊客930.3萬人次,其中2A級以上景區接待遊客645.1萬人次,實現景區經營收入7902.3萬元。[5]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全縣申報市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4項,獲得無償補助資金1183萬元。專利申請428件,其中發明專利81件。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6項,其中,國家二等獎1項,省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市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

教育事業

全縣投資3.5億元,實施解決大班額項目18個,推動建設全面改薄項目19個,實施標準化幼兒園工程6個,新建提升2個高中校舍項目,總建築面積19萬平米。自主招生和普通本科的進線率及萬人比均居全市前列。289名學生減免學費55.5萬元,共為1273人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1002.3萬元,6662人享受學生補助資金932萬元。職業教育再創佳績,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數控綜合應用技術比賽金牌。臨沂市工業學校春季高考本、專科進線率、錄取率連續16年保持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

公共文化

全縣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均為國家一級館。縣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36萬冊,流通讀者32萬人次,新增持證讀者9066個,微信公眾號關注用戶1.2萬人。全縣已建成標準化文化廣場261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51處、鄉村記憶館38處。完成了9個鎮街文化館圖書館分館、51處村居基層服務點建設。全年公益電影放映2832場次。現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78處,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5處,市級11處,縣級61處。館藏文物6881件(套);省級非遺項目3項,市級9項,縣級102項。無線廣播電台1座,廣播覆蓋率100%,電視轉播台1座,電視覆蓋率97%。

衛生事業

全縣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9處,其中醫院7所,床位2971張。累計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54.4萬份,覆核45.09萬份。簽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初級包20.1萬個,個性化服務包1896個,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及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實現了全覆蓋。

體育運動

全縣成功舉辦24項全民賽事活動,組織開展日常活動16項,承辦市級以上賽事8項。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在全國、全省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二十四屆省運會古典式摔跤男子甲組80公斤級別金牌。

生態環境

全縣整治「散亂污」企業177家,畜禽養殖場6752家,提標改造企業59家,空氣質量同比改善10.7%,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8天。全面落實河長制,治理河道108條、清理「八亂」96處,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光大工業廢棄物綜合處理項目投入使用,固態填埋項目開工建設。新增綠化面積19.8萬平方米,造林綠化1.5萬畝,森林覆蓋率36.8%。

居民生活

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3元,增長8.7%。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500元、13053元,分別增長7.7%、8.5%。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001元,增長18.5%。城鎮、農村居民人均消費分別支出15553元、9432元,分別增長17.7%、18.6%。

社會保障

全縣城鎮職工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50562人、519086人、40015人、53441人、33773人,征繳各項社會保險費6.49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7萬人,其中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居民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1.6億元,發放率100%。連續十四年上調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涉及我縣16131名企業退休人員;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118元/人/月,高出國家標準33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15萬元和40萬元(普通人群大病保險最高限額40萬元、貧困人口50萬元)。失業保險金髮放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1030元(2018年11月之後調整為1085),月人均提高55元,惠及433名失業人員。

全縣城鄉低保對象5106人,其中城市、農村低保對象分別為533人、4573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500元/人/月、4200元/人/年,全年發放救助資金3917.8萬元;五保集中供養對象167人,分散供養對象1111人,集中供養標準為5460元/人/年,共發放救助資金554萬元;紮實開展臨時救助工作,救助各類困難群眾843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78.1萬元;開展困難群眾大病救助和農村低保、五保對象「一站式」醫療救助,發放救助金932.2萬元;為6552名低保高齡老人、242名失能老人、134孤兒、34名困境兒童和8名「三無」人員分別發放基本救助金521.43萬元、8.766萬元、109.5萬元、16.35萬元和5.85萬元。[6]

歷史文化

北溝頭古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公里,鄭山鎮北溝頭村。先後出土石斧、石鑿、穿孔石鏟、石紡錘、石箭頭、白陶鬹、灰陶鼎、黑陶壺、高柄鏤孔蛋殼黑陶杯等重要文物,經省文物部門鑑定,確認屬龍山文化到商周秦漢時代為期較長的一處古文化遺址。1977年12月23日,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郭家山新石器遺址:位於縣城東北約13公里的郭家村西南500米處。1980年6月,考古工作者對郭家山遺址進行調查,發現從新石器時代到商周不同歷史時期的遺物。採集到的標本有石刀、石鏟、石鐮、石錛、石斧、紡輪、骨針、陶器口沿、陶片、鼎片、鬲足、豆盤、鹿角、獸骨等。郭家山遺址內涵豐富,是研究魯東南歷史文化的重要依據。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縣城東北9公里、朱倉鄉東盤村西北0.5公里。遺址文化層厚2米以上,存有大量陶片,有白陶鬹足、褐陶鬹足、黑灰陶片等。遺址附近曾出土過東漢銅熨頭1個,漢罐數個。2003年,被臨沂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蕎麥澗遺址:位於縣城西南25公里,石門鎮蕎麥澗村東。文化層厚約3.5米,遺址內涵豐富,出土遺物有鼎足、鬲足、殘陶器、陶器口沿、石箭鏃、半月形雙孔玉鐮。陶器質地為夾砂黑陶及夾褐陶,大部分保存較好。2006年,臨沂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糜家村遺址:位於縣城西北13公里,白旄鎮糜家村東。遺址文化堆積層厚約2米,採集遺物有陶片、鼎足、鬲足、黑陶壺等。2006年,臨沂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寨子遺址:位於縣城東南2公里,臨沭鎮寨子村西50米處。出土採集的遺物有背壺、褐、灰、黑陶壺以及甗、鬹足、盤、陶沿口、殘器蓋、紡輪等。20世紀70年代,出土一批觶形殼,質地為黑陶,系包含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到周漢時代的遺址,主要為龍山文化。1985年,臨沭縣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賀城遺址:位於縣城西南12公里、南古鎮徐賀城村東北沭河大堤之內。相傳春秋戰國時有賀王在此封地建城。遺址文化堆積層厚約3米,出土陶罐殘片、口沿、漢磚、漢瓦、鐵器等遺物。1993年,臨沭縣人民政府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事件

殛鯀於羽山:相傳堯舜時,天下洪水為患。鯀奉堯帝命治水。鯀盜用「息壤」,採用圍堵之法,誰知洪水越堵越大。鯀治水9年,勞而無功,又犯偷竊「息壤」之罪,舜帝派神將祝融將鯀殺死在羽山上,化為一眼山泉,名為殛鯀泉。另據《中國遠古帝王譜》記載:堯舜因鯀對選舜為接班人不滿,而以鯀治水無功和動用「息壤」之罪,將鯀及其部族流放羽山,後鯀病死,葬於羽山。不論是誅殺,還是流放,總之,鯀死於臨沭縣境內的羽山是確定無疑的。

夾谷山齊魯會盟:《春秋·定公十年》載「(魯)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夏,公會齊侯於夾谷。」「夾谷」是今臨沭縣東部、魯蘇交界的夾谷山。齊國和魯國國君在夾谷山會盟,孔子以魯國司寇身份參加,起到巨大作用,魯國取得外交上的勝利。

馬陵之戰:臨沭縣西南部與郯城縣交界處的馬陵山,為戰國時期齊魏馬陵之戰主戰場。《沂州志·山川志》載「馬陵山在州東九十里,與郯城接,狀如奔馬,直抵宿遷……齊戰魏,孫子勝龐涓於此。」龐涓戰敗自刎,孫臏念與其同師於鬼谷子,將其葬於樣山之陰,並立有墓碑為記。

唐朝設臨沭縣治:「臨沭」作為縣級政區名稱,最早見於《新唐書·地理志》。唐武德四年(621年),臨沂析置蘭山、臨沭、昌樂三縣,武德六年(623年),省蘭山、臨沭、昌樂,併入臨沂縣。

滕(ran)蒼馬山抗金:據《臨沂縣誌》引用《宋史》記載「滕ran,沂人。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宿遷人魏勝起兵於沂州。沂民壁蒼山者數十萬,推為寨首。金兵圍之,久不下。告急於勝,勝提兵至,入寨,出戰于山下。金人急攻,絕其水道,寨中食干糒,殺牛馬飲血,堅守不下。勝度金兵必攻海州,乘間出寨趨海州,金兵乃解圍去。至今寨之遺蹟猶在。」

大興鎮設督捕同知署: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康熙南巡路過沂州,生員王卣攔駕上疏,奏請在郯城縣亂溝山集設捕盜廳,維護地方治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沂郯海贛督捕同知署在亂溝山集正式設立,首任同知李興祖。李到任後,把亂溝山集改名「大興鎮」,隨後着手興建衙署。雍正年間,為衙署安全,朝廷派兵駐守大興鎮,即人們所說的武衙門。大興鎮衙門自康熙年間始稱沂郯海贛督捕同知署,到乾隆年間改稱沂州府同知,延至清末消亡,歷時200多年,對當地社會發展有一定影響。

傳統節日

春節:夏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被重視、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進入臘月中旬,家家戶戶即開始碾米磨麵,宰豬殺雞,購買魚、肉、煙、酒、糖、果、茶、鞭炮,增購家具,縫製新衣,以備過年。節前數天,各家都要蒸饃饃,做豆腐,熬豬頭糕,烙煎餅,添購新碗筷,灑掃庭院,洗刷器皿,人人理髮,以示辭舊迎新。據說做豆腐是因為「豆腐」諧音「都福」,意在希求或慶祝合家幸福;熬豬頭糕是因「糕」諧音「高」,預示家庭生活年年高。過年儘量要吃魚,是因為「魚」諧音「余」,希求新年伊始,日子越過越有餘。而過年時不管碗筷缺與不缺,都要添置,寓意家中增添人口,人丁興旺。正月初一,晨起放「高升」(即「二起腳」),謂「開門炮」,男女換新裝,待餃子下熟以後,焚香燒紙放鞭炮,全家跪拜天地、先祖,稍後小輩跪拜長輩。此為「發紙」。大年黎明前後,千家萬戶爆竹聲聲,極為熱鬧。「發紙」畢,全家人用頭一天備好的酒肴喝酒,吃水餃、湯圓(即元宵)。湯圓寓全家團圓之意。飯後,男女分頭出動,到宗族親鄰互賀新年,謂之「拜年」。每家對前來拜年,年長者以煙酒相待;年小的兒童以糖果、花生、葵花子相待,也有給壓歲錢的。拜年以當日午前為度,中午前後,集鎮上有踩高蹺、玩龍、玩獅子、走竹馬旱船和說書唱戲的,人們在酒足飯飽,互賀新年之後,多去「看景」。是日不准挑水掃地,忌動刀剪,如有違犯,則認為一年不吉利。

元宵、叫親節:夏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家家吃湯圓、蒸燈。晚上放煙花,孩子們放「滴滴錦」,打着燈籠外出玩耍。夏曆正月十六日,臨沭地方有將已出嫁的女子叫回娘家吃頓飯或過上幾日的習俗,雖不是什麼大節,但家家比較重視,人們稱為「叫親節」或「走親節」。

二月二:夏曆二月初二,俗稱「二月二,龍抬頭」。臨沭農村有「炒蟲」之習:把黃豆放在鍋中炒熟,意思是炒蟲吃,把莊稼的害蟲炒死,保證豐收。

清明節:此節為祭祀節。節前為先祖添土圓墳,意為其修繕房屋。節日這天,人們帶着供品,到祖墳或去世親人墳前燒紙祭奠。以表示對故去親人的紀念。每逢清明,縣裡各界人士、在校學生到濱海烈士陵園集會,為烈士掃墓,瞻仰革命烈士紀念堂,緬懷烈士光輝業績,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端午節:夏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節。此日家家戶戶吃粽子,並在門前插艾蒿。據說插艾可以辟邪,吃棕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半年:臨沭各地過半年時間不同。蛟龍、玉山一帶以夏曆六月初一為半年;臨沭、南古、石門、大興等地,以夏曆六月十五為半年。多數農家為夏收後改善生活。家有小孩種牛痘的,也在這天舉行「發紅子」、「退盤子」儀式,燒紙花,放鞭炮,祈祝孩子平安。

七月七:相傳夏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日子。會面必流淚,即天必下雨,故又稱雨節。

中秋節:夏曆八月十五日,又稱團圓節。時值秋高氣爽,花好月圓,節前親朋好友互送禮品,以加深友誼。晚間,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月圓時分吃月餅賞明月。此節被臨沭地方視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

重陽(老人節):夏曆九月初九。古代文人名士比較注重此節,多於此日登高觀望,飲酒賞菊,抒發雅興。一般農民多把此日視為「雨節」,遇旱年盼此節老天下雨解旱。改革開放後,國家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將此日定為老人節,開展形式多樣敬老活動。

臘八節:夏曆臘月初八。人們用五穀雜糧和乾果煮成臘八粥,慶賀一年來的五穀豐登。臨沭地方臘八粥多用小米、大棗、核桃、栗子、銀杏等原料,分葷的、鹹的、甜的幾種。臘八粥營養豐富,是冬令食療佳品。

辭灶:夏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稱小年。這一天,家家都將鍋台、几案、鍋碗飄盆收拾乾淨,準備設供祭灶。要事先買好糖瓜、點心、灶老爺像之類。晚飯後祭灶時,首先將牆上的舊灶老爺像揭下來,在香爐前焚化,表示灶老爺上天了;然後貼上新的灶老爺像,有的在像旁還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再在祭桌上擺供品,供品主要是糖瓜,據說糖瓜粘而甜,灶老爺吃了它,可以封住嘴,上天以後就不說人們的壞話了。設祭之後,全家參加祭禮,由長者燒紙燒香,送糖,送酒並為灶老爺的坐騎撒馬料,最後,全家給灶老爺磕頭,祭灶儀式完成。

除夕:夏曆十二月最後一天晚上為除夕。是日黎明前,要舉行「接灶」儀式,即拿一把麥稂或數張火紙在糞堆上一燒,放幾個鞭,意為把灶老爺從天上接到家中過年。過年即換桃符,貼春聯、門箋(俗名叫過門箋子)、年畫,打掃院落,在各門檻處安設攔門棍,意謂別跑了「金馬駒子」。同時長輩要率全家上祖墳。本日早餐從粗從簡,晚餐從精從豐,要合家聚餐,並把晚餐剩餘的餃子、米飯、豆腐之類放在鍋里「壓鍋」,寓意明年富有。晚餐後,全家圍爐團坐,說啦家常熬夜,謂之「熬歲」。據說越撐熬活的歲數越大。是夕,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錢多少不定。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電視已經普及,多數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過年守歲。[7]

民俗文化

婚嫁

提親由介紹人(媒人)分別到男女兩方家介紹對方情況。相親:男女雙方隨其親屬到介紹人約定地點見面。雙方同意後,由男方招待女方吃頓飯。定親:雙方同意結親,女方由親屬陪着去男方「看家」,男方用毛巾包上現金(幾十元或上萬元不等),加上禮品,由介紹人交與女方,作為定親禮。遞小柬:男方買部分常用衣物,由介紹人送與女方。傳大啟:即要年命,寫明男女雙方生辰年月和屬相,互相遞交,以便選擇婚期。男方送女方鍋餅、豬肉、雞、魚等六樣禮物(稱六色禮)和九身衣服。傳大啟後多在一百天內完婚。也有在一年內完婚的。嫁女:姑娘出嫁前,要去祖塋上墳辭祖,娘家擺酒席招待賓客,稱「約客」。出嫁時無論冬夏都要身穿紅襖(紅乃五色之祖,襖為厚實),大興鎮一帶還流傳租用老人壽衣之習。有些地方,嫁女在屋裡坐上椅子,由長輩人抬着上轎,由紅氈鋪地或撒麥穰鋪路。花轎前貼「青龍」字貼,意為青龍鎮妖驅邪。舉燈盞或火把繞轎一周,名為照轎。如今,轎車取代了過去的花轎。然後,放鞭炮起轎,由送親人伴送,嫁妝隨行。沿途有一人在前撒「青龍貼」,直到男方家。迎親:新娘隊伍來到之前,婆婆手提線砣,又名「隨手轉」(意為叫媳婦聽話),接連到村頭張望三次。本縣南部地區新娘嫁妝到家時,婆婆上前把鎖一一鎖好,謂之「捏鎖」,意為媳婦過門後,家中的一切權力由婆婆執掌。北部地區新娘進村時,把鎖放開,進家後由婆婆看櫃,並拿出兩包點心,分給大家嘗喜。新娘下轎時,先燃放「二起腳」,後放鞭炮,此時嗩吶喇叭齊鳴,向新娘頭上撒麩(福),地撒麥穰(示銀條)。在音樂聲中,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後入洞房。第二天,新婚夫婦給近親長輩磕頭,長輩給錢,名曰「磕頭錢」。現各類習俗也有所簡化。

生育

婦女生小孩3日掛紅報喜,即在門前掛塊紅布,附弓箭、蒜頭以示生孩子,同時有希望孩子將來「能打會算」,能文能武之意,區別只在生女孩箭上無箭頭。是日,男方要煮熟雞蛋,以紅、綠顏色染之,送往女方娘家報喜。女孩生後第九天,男孩第十天,姥娘及姑妗兩姨等主要親戚要帶着米、面、雞蛋、油條、紅糖、童衣童帽等物以及「見面錢」前往賀喜,叫「送米糖」。送米糖之前,四鄰好友亦攜帶禮物或禮金等前往祝賀,待「送米糖」儀式完後,當事人要分贈紅、綠雞蛋和油條等東西以回禮。有些家庭生孩子後擺設酒宴,請客誌喜。

生日壽辰

臨沭地方過去一般無給小孩子和青年人過生日的習慣。近年有少數人學外地做法,小孩子和青年人也過生日。祝壽多在60歲之後,但真正實行的也不多。俗語說:「六十整,七十整,吃他(她)閨女大圓餅」;「六十六,吃他(她)閨女的一刀肉」;「七十一,吃他(她)閨女的老母雞」。意為人到60歲、70歲,女兒家要送鍋餅之類孝敬;66歲,女兒家要送一塊豬肉孝敬;71歲,女兒家要送一隻母雞孝敬。這些禮俗,均含人到年老之時,女兒應盡孝順之道的寓意。此地老人,有的忌生命過程中的73歲、84歲這兩個年歲。認為73在旬頭,84在旬尾,多有不測風雲。「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雖為無稽之談,農村老人多有信之。

天赦

在立秋之後第五個戊日,外祖母家給外孫(學齡前兒童)做馬褂穿。馬褂前後心部寫有「交天大赦」、「長命富貴」等字樣,意為祈求老天赦免孩子的罪過,使其多福得貴。現穿此馬褂的已很少。

喪葬

舊俗人老年邁,下輩要為其預製壽衣壽材。彌留之際,兒女要為其淨面,着壽衣;咽氣前,兒女一定要守護身邊。氣斷,全家舉哀。入殮時,死者臉蒙黃表紙,曰「蒙臉紙」;口含一銅錢,曰「噙口錢」;背墊一銅錢,曰「墊背錢」;手中拿線穿小麵餅,曰「打狗餅」,小餅個數要與死者年歲相等。棺頭點一黑瓷燈,曰「引魂燈」;放一陶盆,以供停靈期間子女親朋燒紙弔孝之用,曰「牢盆」,靈房門口搭棚,曰「靈棚」,棚內設供桌,供舉行弔孝儀式用;大門外懸白紙條做成的幡,曰「指魂紙」,紙條數與死者歲數相等。孝服白色。父母死亡,兒子要戴斜角孝帽,帽釘麻匹,謂之「披麻」;着孝服,腰束苘繩,舉喪期一端拖地,謂之「拉腰繩」;赤足穿草鞋,手執柳木哀杖,杖用白紙條裹纏。兒媳頂褡頭,着孝衣,束苘繩,白襪草鞋,長媳手執湯壺。女兒基本同兒媳。侄、孫輩依輩份戴孝,區別多在孝帽式樣。夫亡,妻需穿白戴孝;妻亡,夫不戴孝。弔客一律平角孝帽。人死後,喪主派人紛至親友報告死訊殯期,謂之「報喪」;親友需攜紙、燭、香箔前往弔喪,謂之「奔喪」、「弔紙」。至安葬前,喪家一般搞「報廟」、「指路」、「送湯」(又叫「潑湯」、「送盤纏」)、「請靈」(如夫婦先死一方,要「請」回家來過宿相聚)、「出殯」等儀式,繁瑣至極。每次儀式舉行,兒女需痛哭流涕,大哭大慟為孝,不哭不淚被視為不孝。親朋弔唁行磕頭禮,喪者之子要磕頭回禮。老殯多請「喇叭匠子」數人吹奏。吹奏得越「熱鬧」,圍觀者越多,喪主家越覺得「要臉」。喪後停欞,一般三天,富者五、七、九天以致更長,貧者亦有當日葬者。出殯時,要在路口處停欞,把「牢盆」放在長子頭上繞一圈摔碎,謂之「摔牢盆」,已婚女兒花錢用彩紙所扎「金山」、「銀山」、「童男童女」、「車馬樓宇」也在這時燒毀。下葬時,死者鄉鄰多持杴前往墳上培土,以表生前相處之誼,事畢,喪家要酒飯相待。此地禮俗,死後三日上「三日墳」,逢第一個七日上「頭七墳」,其後逢「七」上墳,一般至「五七」而止。其中以頭七和五七最被看重。五七之後還有「百日墳」、「周年墳」、「三年周」、「十年周」等。人死後,死者兒女侄孫等要在停欞房內集體居住,謂之「守靈」。一般五七日為限。

新風喪葬舊俗,儀式繁瑣,迷信色彩濃重,依次施行,需大事鋪張,一般人家多搞不起。解放後數十年來,隨着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搞封建迷信的諸種葬儀多已廢除。有的即使按舊俗辦喪事,也大量進行了簡化,而且許多新的喪葬儀式已被人們接受和實施。追悼會人死之後,親屬改披麻戴孝為臂帶黑紗,弔唁者改送燒紙香燭為送花圈,改燒紙磕頭諸種葬儀為開追悼會,由領導或親友鄉鄰中年長者致悼詞,行鞠躬禮以悼念死者,寄託哀思。本縣20世紀60年代起有些村莊就是這樣舉行葬禮的。人們覺得時新、文明。現在城鎮機關人員去世,大都開追悼會,儀式簡單、莊嚴。火化1975年5月,臨沭縣火化場建成,縣委作出《關於開展喪葬改革實行火化的決定》。通過不斷地宣傳教育,人死屍體火化,骨灰盛於骨灰盒,逐步變為本縣多數群眾的自覺行動。厚養薄葬由於黨的多年教育,本縣廣大民眾封建迷信思想漸少,孝敬老人之風漸濃。一些精神文明帶頭戶,對老人在生前多多孝敬,從吃飯,穿衣到一擔水一筐柴,均時時想到老年人的難處,作出周到安排。老人有病,及時就醫,每有好吃的東西,一定奉送老人。但老人去世殯葬時,不搞迷信,不大操大辦,一切從簡。這樣做,深合老人心愿。有的說:「生前不孝敬,拿着老的不當人,死後大擺花架子,以顯『孝心』,眾人不服,這樣的兒女也問心有愧。」在這些帶頭戶的帶動下,許多過去不孝敬老人的,對老人亦在生前多方照顧贍養,死後實行薄葬,不再在老人死後用大操大辦來顯示孝敬。但至今縣境之內喪葬習俗仍是新舊並存,且舊俗有漸長之勢。人死後,披麻戴孝者有之,燒香磕頭者有之,請魂送靈者有之,鋪張浪費大擺場面誇耀於人者亦有之。[8]

紅色文化

臨沭縣濱海紅色文化紀念園成立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山東省臨沭縣位於魯東南沿海,是連接華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樞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紅色臨沭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系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沂蒙老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山東抗日根據地五大戰略區之一——濱海區的中心縣。抗日戰爭時期,山東黨、政、軍機關以及解放戰爭前期華東黨、政、軍機關長期在這裡活動。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粟裕、谷牧等都曾在這裡工作和戰鬥過,曾有中心根據地、山東「小延安」之稱。臨沭大地到處印滿了紅色的足跡。

為緬懷這段光榮的革命歷史,弘揚紅色文化,教育激勵後人,臨沭縣委、縣政府於2009年規劃建設了濱海紅色文化紀念園。該園包括濱海革命紀念館、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新華社山東分社誕生地紀念園、濱南紅色文化紀念園、朱村抗日戰鬥紀念館、夾古關風景旅遊區等,是臨沂市「一個中心、八個組團」紅色文化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6月29日,濱海紅色文化紀念園正式開園對外開放,2015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園建成以來,每年來園內進行瞻仰、悼念、入黨宣誓等活動的幹部群眾達40萬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烈士紀念日」、「中國夢—我們的價值觀」等主題教育活動每年都在此舉行。先後被授予「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山東省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臨沂市黨員教育基地」、「臨沂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地」、「臨沂市廉政教育基地」、臨沂市第五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目前,濱海紅色文化紀念園已成為魯南蘇北地區廣大幹部群眾進行理想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沭縣城東北5公里處的蒼山疊翠峰前、蒼馬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內(其中蒼山主峰高394米,「雙峰疊翠」系古琅琊八景之冠)。濱海革命烈士陵園的前身為「臨沭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42年6月,原址位於臨沭西南部岌山東麓,1947年被國民黨破壞,1968年遷至現址,稱為「臨沭縣革命烈士陵園」,期間臨沭人民兩次捐款修建,陵園始成現在規模;1990年6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濱海革命烈士陵園」,列為「省級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陵園占地324畝,總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建築風格仿南京中山陵。陵園大門為五彩斗拱、仿古穿堂式正陽門建築,「濱海革命烈士陵園」匾額系中共濱海地委原書記、國務院原副總理谷牧題寫,陵園以大門至小橫山頂端的紀念塔為中軸線,共有8個坡段,從上至下依次有紀念塔、英雄碑、紀念堂、陳列館、雕像、語錄碑等貫穿於中軸線上,115師紀念亭、將帥題詞碑廊、烈士墓、白濤墓等紀念場地分布其中。整個紀念園區建築結構嚴謹、莊嚴肅穆,陵園松柏掩映,石階鱗次,塔、館、亭、堂隱現其間,是魯東南大型仿古建築園林。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系濱海紅色文化紀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建成魯東南地區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作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臨沂市黨員幹部教育和廉政教育等基地,2015年3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5年8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保護單位」。

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

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位於臨沭縣城東北五公里處的蒼馬山景區蒼山南麓,系中共中央宣傳部(第四批)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臨沂大學、中共臨沂市委黨校等多家單位在此設立教學科研基地。2011年6月29日,時值建黨90周年之際,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正式開館。2013年以來,紀念館歷經三次全面提升改造,始成現在規模。該館主題定位為「弘揚好作風,實現中國夢」,通過展示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同志在山東的豐功偉績,以弘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引導全社會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紀念館占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其中陳列展覽面積974.6平方米。主要採用傳統的展板布列方式進行歷史陳展,館內圖片、文字、文獻、實物等十分豐富。為更好地開展現場教育與教學工作,還建設了學術報告廳一處,並配備大屏幕投影儀等先進設施。觀眾可以通過觀看史料和實物並聽取現場講解等方式了解歷史內容。同時,順應時代和科技發展趨勢,不斷創新方法,紀念館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錄製了展館語音內容並實現了掃碼自助講解,更好地滿足了廣大青少年學生以及社會各方面前來參觀學習的需求,獲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基地以打造黨員幹部現場學習為特色,教學內容嚴格依照黨性教育要求安排,經過黨史專家嚴格論證;史料資源應用上力求全面豐富且重點突出;展陳圖版安排上力求科學合理且富有教育意義,尤其在教學內涵挖潛方面,聘請臨沂市委黨校知名教授來紀念館開展教學工作,成功開發出《劉少奇1942年山東之行的貢獻和啟示》專題課並應用於重點班次的教學之中,在前來學習的各級黨員幹部中引起很大反響。

新華社山東分社誕生地

新華社山東分社誕生地紀念園位於臨沭縣蛟龍鎮前利城村西,南靠327國道,坐落在利城河畔,與石樑河形成循環水系。紀念園占地面積20畝,其中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包括4處仿古建築和一處展覽館,共67間房屋,總投資296萬元。

整個紀念園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紀念碑廣場。其紀念碑坐落於廣場正南,底座長1.9米,碑身高4.1米,廣場紅石路面寬6米,總寬為28米,寓意為新華社誕生日期是1941年6月28日;二新華社舊址。從廣場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即來到新華社舊址,包括4處仿古建築,共47間房屋。1號、2號院分別有13間房屋,3號院有11間房屋,4號院有10間房屋,共47間房屋,除去每個院靠門樓的2間(共6間),共分11個展室,主展室4個(每個院的正屋5間,共20間),側展室7個(1號、2號、3號院側房分別有2個,共18間),4號院側房有1個,共3間;三是利城河流域。已建成了攔水壩1處,形成1萬平方米的水面,使坐落在河邊的新華社山東分社舊址建築古色古香,內斂、肅穆、謹嚴、求實的建築風格和設計理念,古樸典雅,厚重深遠。紀念園竹林翠綠,樹木成蔭,群鳥匯集,自然風景秀美,與全縣紅色旅遊景點融為一體,使人在一種幽雅的環境中受到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科學普及教育。新華社山東分社誕生地紀念園已成功通過國家AA級風景旅遊區驗收,被確定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臨沂市黨員幹部廉政教育基地、臨沭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山東濱南紅色文化紀念園

山東濱南紅色文化紀念園位於店頭鎮陳巡會村,占地150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2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20萬元。紀念園於2015年3月開始建設,2016年12月對外開放。

紀念園內建有《革命鬥爭史紀念館》、《導沭整沂展示館》、《陳巡會村史紀念館》、《鄉村記憶館》四個紀念館。其中《革命鬥爭史紀念館》占地120平方米,布展內容分為前言、濱南旌旗、蒼馬烽火、鋼鐵堡壘和結束語五個部分,主要展示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駐於濱南的人民軍隊以及濱南廣大地區的黨政軍民,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建館目的是使人們銘記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導沭整沂展示館》占地80平方米,布展內容分為前言、導沭整沂、東調工程、安居樂業和結束語五個部分。主要展示了1949年3月,導沭整沂委員會進駐陳巡會村,從此拉開了新中國水利建設的新篇章,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下,全力投入到治淮工程中,可謂干秋偉業!紀念館前為350平米的實景廣場,微縮了導沭整沂工程1:6000實景模型,觀眾可以穿行其間,感受工程的盛況。《陳巡會村史紀念館》占地172平方米,布展內容分為前言、歷史上的陳巡會概述、戰地中樞群星璀璨、魚水情深擁軍支前、為國為民巨大貢獻、繼往開來再譜新篇和結束語七個部分。主要展示陳巡會部分歷史遺物、遺蹟,介紹村莊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歷史成就,以期更好的傳承歷史文化、家庭美德,激勵、教育後人牢固樹立愛黨愛國、誠信立業的理念,傾力建設美麗和諧家園,為打造和美幸福臨沭不懈努力。《鄉村記憶館》分為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部分占地185平方米,布展內容分為前言、居家生活、民風民俗、民間文化、手工技藝和結束語六個部分。主要介紹農村大眾的生產生活、婚育習俗、豐年節慶、文化娛樂等特有文化元素。室外部分占地850平方米,主要展示各類生產加工具、釀酒工藝設備、荷塘汲水及牲畜飼養的場景等。

紀念園內還建有《文物陳列室》、《陳巡會村檔案館》、《陳巡會檔案陳列展示室》、鄉村數字影屋、圖書室、婦女兒童家園、幸福家園、文物長廊等公共服務設施。

朱村抗日戰鬥紀念館

朱村抗日戰鬥紀念館位於沂蒙革命老區紅色堡壘村臨沭縣曹莊鎮朱村,歷代朱村村民自發在朱村戰鬥舊址上不斷建設和完善該館,以此緬懷革命先烈,歌頌黨群、干群、軍民魚水之情,弘揚紅色革命文化。

紀念館總占地面積約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埋葬着24名烈士的忠骨,包括四館一園,分別是朱村抗日戰鬥紀念館、朱村支前文化紀念館、朱村文化展覽館、朱村博物館和烈士紀念園。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朱村視察,詳細參觀了朱村抗日戰鬥紀念館,對朱村戰鬥中根據地黨指揮槍、軍民同仇敵愾克敵制勝的英雄氣概以及老區黨群、軍民之間那種魚水深情給予了高度讚揚,要求新的歷史時期「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9]

地方特產

太子參:臨沭縣種植太子參已有80年歷史,現全縣已發展3萬餘畝,年產太子參80萬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70%左右。太子參既可入藥有補肺氣,健脾胃、生津液等功效,還能治肺氣喘咳,兒童虛汗等病,又是高級滋補品。

常林鑽石:臨沭縣西南部與郯城縣東北部接壤的石羊嶺、金雞嶺一帶,這裡的金剛石主要為零星分散的砂礦,無集中礦床,金剛石裸露地面,晶瑩透亮、光彩奪目。

柳編製品:臨沭縣種植加工柳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國家林業局、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名優經濟林杞柳之鄉'。全縣有柳編加工企業100多家,湧現出榮華、全記、祥興、美藝、金柳、寶侖、佳美、禾川、青源、陸祥等規模以上條柳編龍頭企業15家,有自營出品權的條柳編企業40餘家。全縣已開發出白柳一號、新二柳、大紅頭、一支筆、金錢柳等6種品種,推廣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帶動3萬農戶、10萬人從事柳編加工。現有柳編工藝20多個系列上萬個花色品種,產品暢銷歐、亞、非、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5億元。2003年自營出口創匯5306萬美元,占全縣出口商品總額的67.3%。

風景名勝

蒼馬山國際旅遊度假區位於臨沭縣城北3公里處,國家AAA級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蒼山迭翠」自古被譽為「琅琊八景」之首,景區內不僅植被茂盛、樹木繁多,而且名人遺蹟眾多,逸聞趣事動人,史載有始皇登臨台、玉虛宮、玉虛仙境、紅雲寺、竇王廟、鬼谷駐跡、抗金寨等人文歷史古蹟。

旅遊區主要有鳥語林、歡樂國兩個主題樂園和慧濟寺宗教區、青檀谷景區、山花爛漫觀賞區三個遊覽體驗區及雲溪休閒度假酒店,是魯南蘇北商務會議、休閒娛樂、旅遊度假的首選。

雲溪谷主題公園:雲霧繚繞,山水奇觀,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資源創造的風景園林——雲溪谷,園區內設計風格獨特的映翠湖位於層巒迭翠的蒼山腳下,在陽光的照射下,蒼翠欲滴,怪石嶙峋,倒映湖中,故名映翠湖。映翠湖內投放的幾萬條觀賞金魚,楚楚動人,為映翠湖增添了無限生機。從竹台上看映翠湖就像一個聚寶盆,湖光山色,山因水而靈秀,水因山而嫵媚。登上遊艇或是駕駛戰船在映翠湖內行駛更是別有一番情趣。

淺水灣水上樂園:區內設有多種水上遊樂項目,有浮橋、水上梅花樁、滾筒、絕壁棧道、搖擺吊樁、水上鞦韆橋、水上平衡木、水上雲梯、索道橋、水上攀網、水上滑索、水上觀光船等項目,可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愛好者的需要,讓有可充分體驗親水樂趣。

兒童歡樂主題樂園:園內擁有兒童娛樂項目20多項,有兒童挖掘機、戲沙池、旋轉飛車、腳踏水車、鞦韆、滑梯、蹦床、搖擺花橋、水上腳踏車、悠波球等,設計新穎、安全可靠、樂趣無窮。這裡將帶給孩子們帶來充滿陽光氣息和無限童趣的歡樂之旅,增進體智、啟迪心靈。

慧濟禪寺祈福區:進入山谷,行走不遠,便聽聞梵音,偱音漫步山道,慧濟別院隱臥于山腰。「慧濟禪寺」,古名「紅雲寺」,始建於隋,興盛於唐,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寺院幾經興毀,至建國前寺廟僅剩殘垣斷壁。2009年開始重建,已建成有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等建築。一座山,有了佛的加持,便有了空靈,便有了神韻。

青檀生態谷:沿步游道上行,來到蒼山主峰之陰的峽谷地帶,這裡便是青檀谷,谷幽林秀,終年泉涌汩汩。百年以上樹齡的青檀與刺槐將此處覆蓋得濃郁清涼,狗皮氈草綠茵如毯,林中百鳥鳴唱,五月時候無際的槐花使谷地漫天飄白,風送暗香,令人流連忘返。[10]

冠山風景旅遊區

沂郡多名山,東夷有一仙山,名冠山。古有張良、徐庶來此修煉成仙,今有劉少奇曾登臨仙人洞,揮筆「冠山仙境,福地洞天」。

冠山風景旅遊區,位於山東省臨沭縣城東北6公里處,由山東盤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於2009年投資1.5億元人民幣打造而成,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是集道教養生﹑生態旅遊﹑休閒康體﹑商務會議﹑飲食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景區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可謂「山秀、泉清、樹古、名人多,故事美」。景區內冠山和演武山兩山相連,秀麗挺拔;日月兩湖南北呼應、相得益彰;36泉清澈見底,流淌千年;古銀杏樹,見證兩千年歷史,樹高21米,樹幹粗7.7米,虬枝繁茂,五人尚不得環抱,現已形成「五代同堂、懷中抱子」的奇觀,獨具靈性。銀杏樹旁矗立三清閣一座,建於公元前510年,因歷史原因僅存遺址,遺址後側新建三清殿,內供奉了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三清殿旁有一天然巨石,近五十米長,石上鐫刻《道德經》五千言,蔚為壯觀。康熙皇帝南巡時親筆御批的《重修長春觀碑記》稱讚道:「沂郡多名山。

景區常年栗樹茹蓋,翠竹松柏常青,名貴樹種極多,樹種十分豐富,有山柳、水柳、白蠟、女貞、欒樹等北方樹種,有板栗、核桃、山杏、毛桃、油桃、山梨、山楂、石榴等經濟樹種,也有烏桕樹、小葉朴等南方觀賞樹種,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有美譽「小江南」之稱。

夾谷山景區

夾谷山景區,位於山東省臨沭縣玉山鎮,距縣城30公里,離青臨高速臨沭出口3公里,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

夾谷山主峰海拔304.9米,屬臨沂、日照、連雲港三角地帶交匯處,歷史上著名的齊魯會盟發生於此。

現有聖人殿、聖廟、聖化亭、魁星閣和夾谷書院等建築群遺址,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

夾谷山山谷深邃,樹木蔥蘢,風吹石洞,嚶嚶作鳥鳴聲,若即若離,形成了贛榆八景之一的「夾谷鶯啼」。山上還有聖人泉、老母奶奶洞、孟良石、響石、尼山分秀等名勝景致。

夾谷山地理位置重要,抗日戰爭時期,劉少奇、羅榮桓、陳毅等新中國元帥均來此查看地形和指揮戰役。在毛澤東主席深挖洞、廣積糧的號召下,經中央軍委批准,1958年至1968年,十年的時間挖通了一條地下軍事戰備洞。該地下戰備洞主通道3100米,貓耳洞通道2000米,為人字形通道,共分東、北、西南三個洞口,北洞口在臨沭境內,東、西南兩個洞口在江蘇境內。

2013年由山東金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開發,以「夾谷聖境·別有洞天」為主題定位,規劃建設入口服務區、知青文化村、地下戰備司令部、茶文化區、採摘園區、探古覽勝區、山林觀光區和休閒度假區等功能區。

城市榮譽

臨沭名片 中國鑽石之鄉 柳編之都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全國復混肥知名品牌示範區 國家級出口柳編質量安全示範區 國家園林縣城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 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全國首批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