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臨洮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是黃河古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鄉」、「文化縣」之稱。自周安王18年(公元前384年)建置狄道縣,秦昭王27年(公元前280年)始設隴西郡以來,一直為郡、州、道、府、縣治所在地,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狄道縣為臨洮縣。
臨洮位於甘肅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全縣總面積285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08萬畝,其中水澆地38萬畝,人均耕地2.23畝。全縣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氣溫7℃,年降水量317--760毫米,無霜期80--190天。臨洮縣位於洮河下游,屬黃土丘陵溝壑區第四付區。有林地面積123.4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2.6%。洮河一級支流78條,其中面積大於5平方公里的支流45條2467.85平方公里,長度1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毛溝共3839條,溝壑密度1.44公里/平方公里。
近年來,臨洮相繼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花木之鄉」、「中國花卉之鄉」、「全國雙擁模範縣」等殊榮。[1]
建制沿革
臨洮,古稱狄道,地處古絲綢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衝,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素有「彩陶之鄉」的美譽。
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滅西戎部族狄,設置狄道縣,為臨洮建縣之始。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置隴西郡,郡治為狄道。
東晉十六國時,前涼改置武始郡。
唐朝初期,置臨州,後置狄道郡。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吐蕃連陷秦、渭、洮、臨四軍,狄道陷於吐蕃。
五代十國時期,仍屬吐蕃所有,改稱武勝軍地。
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改武勝軍為鎮洮軍,後升鎮洮軍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設熙州。
金、元、明、清均置臨洮府,府治狄道。
清乾隆五年(1740年),遷府治於蘭州,建狄道州。
民國二年(1913年),降州為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狄道縣為臨洮縣。
1949年8月16日,臨洮和平解放。1949年7月,中央西北局決定設立臨夏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臨洮、洮沙二縣屬臨夏分區。1950年5月,撤銷洮沙縣併入臨洮縣,劃入定西分區。1961年12月,設立臨洮專區。1963年10月撤銷,劃歸定西專區。
行政區劃
現轄洮陽、八里舖、新添、辛店、太石、中鋪、峽口、窯店、龍門、玉井、衙下集、南屏12個鎮,紅旗、上營、站灘、漫窪、連兒灣、康家集6個鄉,共轄18個鄉級政區;轄有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23個村民委員會。[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洮縣全縣總面積2851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03°29'至104°19',北緯35°03'42至35°56'46之間,隴西盆地西緣,青藏高原東邊,甘肅省中部、定西市西部。東臨定西市安定區,北接蘭州市,南連渭源縣,西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廣河、康樂縣接壤。地形呈狹長狀,南北長103公里,東西寬78公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縣城距省會蘭州80公里[3]。
地形地貌
臨洮縣位於甘肅中部乾旱地區,海拔1620~3670m,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地貌總體上屬於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但分布區域地形變化差異很大。南部高峰重疊,陡峻挺拔,洮河峽谷,山青水秀;東部梁峁相接,溝壑縱橫,荒山禿嶺,乾旱貧困;西部為洮河盆地,平坦開闊。
臨洮縣紅旗丹霞地貌,在紅旗鄉境內,洮河西岸,在懸崖上可看到的粗細相間的沉積層理,顆粒粗大的岩層,細密均勻的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點是「赤壁丹崖」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形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風景地貌,是名副其實的「紅石公園」。
氣候環境
臨洮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29.5℃),無霜期80-190天,年平均降雨量317-760毫米之間,蒸發量1400毫米以上,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8、9三個月。
生態植被
臨洮縣位於洮河下游,屬黃土丘陵溝壑區第四付區。有林地面積123.4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2.6%。洮河一級支流78條,其中面積大於5平方公里的支流45條2467.85平方公里,長度1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毛溝共3839條,溝壑密度1.44公里/平方公里。[3]
水能資源
黃河上游最大的一級支流——洮河從海巔峽入境,於茅籠峽出境流入劉家峽水庫,縱貫9個鄉鎮115公里,流域面積264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7.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出境徑流量46.1億立方米,臨洮縣段水力理論蘊藏量32萬千瓦。
礦產資源
全縣共發現各種礦產資源產地34處,分屬2大類12個礦種。其中金屬礦4種,主要是銅、鐵、鎢及砂金礦,產地12處;非金屬礦8種,主要是白雲岩、玉石、方解石、花崗岩、石灰石、螢石、滑石及石英砂,產地22處。
區域人口
2016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1.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0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3.12%,比重比上年提高1.49個百分點;鄉村人口34.4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66.88%,比重比上年下降1.49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54‰,比上年上升0.05個千分點;死亡率為6.79‰,下降0.0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75‰,上升0.05個千分點。
綜合概述
201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0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6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8.27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30.93億元,增長8.2%。三次產業結構為23.20:28.52:48.28。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下降0.9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上升0.17個和0.73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86%、32.75%、51.39%。人均GDP為12469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長8.4%。
2016年末,全縣單位從業人員30960人,比上年增加2388人,增長8.35%,其中在崗職工29916人,增加2145人,增長7.72%。城鎮新增就業549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1%。
全縣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7.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6%,其中,國稅部門完成2.4億元,增長83.6%;地稅部門完成3.3億元,下降17.6%;財政部門完成1.72億元,增長25.7%。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15億元,增長5.28%。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26億元,比上年增長7.42%。
第一產業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29.47萬畝,比上年增加1.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7.89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0.59萬畝,糧經比為68.4:31.6。糧食總產量達到21.34萬噸,下降9.2%,其中:夏糧4.15萬噸,下降4.3%。全年糧食單產242.8公斤,比上年畝減產24.2公斤。
全縣年末大牲畜存欄6.39萬頭,減少0.78%;豬存欄18.01萬頭,減少2.64%,牛存欄5.03萬頭,減少0.2%,其中奶牛0.82萬頭,減少8.89%;羊存欄25.32萬隻,減少4.7%;雞存欄93.08萬隻,減少7.22%。畜牧業增加值41655.6萬元,占農業增加值的27.26%。
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63.1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66%。機耕地面積為80.1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75.37%。
全年新修水平梯田4.26萬畝。化肥消耗總量8.03萬噸,增長0.78%,化肥施用量(折純)2.26萬噸。農村用電量8825萬千瓦小時,增長0.28%;地膜覆蓋面積46.06萬畝,增長20.61%。
第二產業
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8.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6.87億元,增長11.5%;規模以下工業實現增加值1.77億元,增長9.8%。
規模以上工業中,醫藥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五大主要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88%,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增加值4.27億元,增長29.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0.67億元,增長11.5%;醫藥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16億元,下降6.2%;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0.42億元,下降18.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9億元,比上年增長1.4%;產品銷售率為96.9%,;實現利潤總額-228.3萬元,下降92.9%;稅金總額2509.5萬元,下降11%。
全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9.6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0.69億元,下降14.49%;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0.46億元,下降13.04%。
第三產業
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32億元,比上年增長9.6%。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7億元,增長9.9%,其中城區(縣城)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7億元,增長14.1%;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億元,增長8.3%。
批發業、零售業分別實現商品銷售額14.08億元、20.92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4.5%、14.1%;住宿業、餐飲業分別實現營業額1.23億元、2.72億元,分別增長14.3%、15.0%。
全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4億元,比上年增長0.6%。
全縣郵政行業實現業務收入1179萬元,增長9.83%。
全縣電信行業業務收入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8.42%。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1.82萬戶,比上年下降15.38%;移動電話用戶45.75萬戶,增長3.21%。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3.2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61.66%。
全年縣內旅遊人數77.25萬人(次),增長32.5%,旅遊收入3.94億元,增長25.1%。[4]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全年科學技術支出2914.19萬元。榮獲省專利二等獎1項。取得各類科技成果3項。受理專利申請78件,比上年增長32.05%;授予發明專利權5件,下降16.7%。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0.30件。
申報各類科技項目14項,下達項目資金160萬元。申報專利78項,其中發明21項,實用新型43項,外觀設計14項,授權52項。選派科技特派員208名。臨洮平長現代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東化催化劑有限公司2家企業申報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事業
2016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342所。其中:完全(高級)中學7所,獨立初中2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含附設初中班)14所,小學371所(完全小學174所,教學點183個,九年制小學部14個),幼兒園116所(公辦幼兒園91個,民辦幼兒園25個),職業高中6所(民辦1所),特教學校1所。
在校(冊)學生79541人。其中:完全(高級)中學在校生13334人;獨立初中在校生11933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含附設初中班)在校生1112人;小學(含教學點及九年制小學部在校生)在校生3795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2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3377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803人。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4.9%,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10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7.13%,2016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2528人,上線率為40.43%,比上年提高7.21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全縣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占生產總值的1.98%。年末全縣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鄉鎮(街道辦)綜合文化站18個,農家書屋324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終端接收站點323個;建成鄉村舞台288個;更新農家書屋183個,更新補充圖書106種2.4萬冊;建成城市數字影院1個。
全縣有廣播電視台1個,發射主站1個、輔站16個、補點站45個,有線電視用戶1.2萬戶,全為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35%;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29%。
醫療衛生
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2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19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健康教育所1個、紅十字會1個、合作醫療辦公室1個、民營醫院5家。編制床位1497張,實有床位2000張。年末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441人,其中:執業醫師484人,執業助理醫師99人,註冊護士1334人,檢驗人員95人,藥劑人員213人,其他衛生人員216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人數達44萬人,參合率達到98.01%,全年為57457位參合農民報銷住院醫藥費14203.96萬元,人均報銷2472元。
體育事業
全縣共有體育場地967個,體育館3個,場地面積82萬平方米,館內面積1.2萬平方米。新增公共體育場地面積14萬平方米,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5平方米。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3元,比上年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781元,增長5.6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0.9%,與上年持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4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192元,增長16.41%;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32.9%,比上年降低4.2個百分點。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033元,比上年增加2777元,增長6%,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0004元,增加3286元,增長7.03%。
社會保障
2016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鎮人數為5869人,比上年增長3.7%;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9100人,與去年持平;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為23723人,與去年基本持平;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25459人,增加356人,增長1.4%;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5715人,增加400人,增長2.6%;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6674人,增加86人,增長0.5%;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16051人,與去年基本持平;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際參保316977人,增長2.4%,參保率96.82%。全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收入達到12711.66萬元,下降1.1%;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支出8219.61萬元,增長0.4%。
年末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4萬人,參合率達到98.01%,較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總額為2.4億元,比上年增長44.92%。全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709戶、3676人,共發放城市低保金1352.2萬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1704戶、73017人,共發放農村低保金1.22億元;全縣農村五保供養人數2313人,發放農村五保供養金1135.7萬元;發放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147.1萬元,共保障孤兒188人;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449.7萬元,累計救助醫療對象9.55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534.5萬元,救助城鄉困難群眾0.69萬人;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數6381人,共發放補貼資金892.68萬元。[5]
歷史文化
臨洮文化
馬家窯文化:1923年至1924年,曾任北洋軍政府農商部顧問的瑞典人安特生,來到臨洮縣西坪鄉後,在該鄉馬家窯村和村西的瓦家坪上雇用當地民工挖掘出許多彩陶罐而得名。馬家窯文化屬新石器中期(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彩陶有壺、瓶、缽、罐、碗、盆等,大多使用濃亮如漆的黑彩,在光潔的橙紅色陶底上繪以花紋。另有以黑色為底用露出的陶底為紋的繪製方法,別具渾厚的格調。這些彩陶的圖案結構具有旋動的特點,或來往反覆,或盤旋轉回,或交錯勾連,其格式豐富多樣,變化無窮。它們的圖案,許多來自於自然界的寫實圖案,如各種葉紋、花瓣紋、水波紋、網紋,各種幾何圖案,以及鳥、魚、蛙等動物紋。馬家窯文化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馬家窯遺址、文化層厚0.3─3.5m,遺址遺物非常豐富。馮家坪遺址位於西坪鄉祁家灘行政村馮家坪社,文化遺址較豐富,是一處單一的齊家文化遺址。
寺窪文化:寺窪文化屬新石器晚期(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彩陶罐形制酷似辛店彩陶罐,底微凹入,侈口鼓肩,肩在腹適中處,肩附二耳。彩繪黑色,口沿外有條紋和曲線紋,肩部有交錯的三角形帶紋,腹
部橫似二平線。寺窪文化遺址有廟坪鴉溝遺址,在衙下鄉衙下行政村,該遺址是寺窪文化的命名地。格致坪遺址,位於洮河東岸的三甲鄉格致坪行政村第二台和第三台地上。
辛店文化:辛店文化屬新石器晚期(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它的陶器幾乎全部是夾砂粗陶,彩陶器很多,表面都施淺紅色陶衣,器形都是罐,口緣微侈,肩部較高,腹部以下束小成圓底,略向內凹入。小罐口緣外附雙耳,大罐腹部有兩個對稱的把手,彩繪多為黑色,間施紅色,花紋多為寬窄條紋組成的雷紋回紋)和蝙蝠紋,還有豬、鹿、犬、羊等動物及太陽等自然界事物的紋飾。辛店文化遺址主要有辛店村東遺址,包括辛店鄉石郭家行政村的石家坪祁家窪遺址和辛店行政村駱馱崖遺址,總稱為辛店文化遺址,該遺址是辛店文化的命名地。
齊家文化:齊家文化以發現於洮河西岸的廣河齊家坪而得名,其時代約為公元前1890年—公元前1620年,是父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此期彩陶文化的發展進入了晚期。齊家文化彩陶以泥質和砂質的橙黃陶器為主,也有部分灰陶。器形多屬壺罐類,壺有小口鼓腹和高領折肩籃紋壺,罐有雙耳罐和雙大耳罐,以雙大耳罐和侈口高頸深腹雙耳罐最富代表性。雙耳的大小和弧度的變化與腹部和頸部的變化相照應,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但彩陶數量較少,彩繪以黑色為主,紅色較少。常見的彩繪紋飾有寬帶、三角紋、網紋、菱形紋等,其中以斜線構成的菱形帶紋和兩邊對稱的方格紋為特點,圖案規整。彩紋圖案一般以兩邊對稱為其構圖特點,筆道流暢,給人以清新、明快、簡練的印象。
民俗文化
臨洮自古以來都是多民族爭戰、融合的地區。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蒙恬率兵30萬,北逐戎狄,修築長城。西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先零羌與匈奴合兵10萬,進入洮河流域。唐太宗時,臨洮迭受羌族、吐谷渾、吐蕃的騷擾。玄宗時,哥舒翰兼河西節度使,攻破吐蕃,收黃河九曲,一度安定洮河流域。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吐蕃又陷臨洮。直至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王韶大破吐蕃。熙寧五年(1072年),又擊破木征,臨洮復歸宋轄。
元朝國師八思巴在臨洮期間建寺傳法,著書譯文,為佛教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清初,伊斯蘭教進入臨洮。坐落於臨洮城東山根的穆扶提東拱北,是一座古樸自然、莊重肅穆的宏偉建築。第31世教長馬金煥執教時,大力提倡辦學。清代詩人吳鎮根據穆扶提特點題寫對聯,鐫刻于山門兩邊。
這樣一種特殊的歷史,造成了臨洮多民族雜居,多元文化混雜融合的特點。各民族交融互補又造成了民俗文化。臨洮的民俗文化的主要形成有花兒、拉扎節、迎神賽會等。
臨洮美食
漿水面:漿水面是用臨洮特有的酸菜中的漿水加麵條做成的。
臨洮的酸菜絕對不同於其他地方吃到的"酸菜」,其他酸菜是醃製而成的,而臨洮酸菜是發酵而成的,含有豐富的乳酸菌和其他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做酸菜的原料就是一些蔬菜或野菜,最好吃的是用苦苣(苦苦菜)做的。做酸菜可用芹菜、包包菜(甘藍)、白蘿蔔等,芹菜得用香芹,不能用西芹。現在很少能吃到用苦苣做的酸菜了。漿水面,得用手擀麵,面不用小麥面,而是用「茬面」(豌豆面)。漿水取出來,用野蔥花或切一些蔥花或者用韭菜的將要開的花,等油燒熱後用來熗鍋,然後將漿水倒入鍋中燒開即可。漿水做好就是下面了,手擀麵切好,水燒開後下鍋,出鍋後加上漿水就好了。漿水酸的程度,按自己的口味加入適當的麵湯就可以了。漿水面最好是漿水湯多一些,面不要太多,不然就吃不出味了。當然吃的時候還得準備幾個小菜,炒一盤青椒、一盤土豆絲,簡單點就削一盤臨洮特有的蛋蛋蘿蔔或者黃瓜,再調上由韭菜、胡蘿蔔、杏仁醃製的鹹菜,還有油潑辣子,那就是清香撲鼻的臨洮漿水面了。
攪團:攪團為西北一特色吃食,可理解為「用雜麵攪成的漿糊」。攪團可熱吃,亦可涼了再吃。熱吃拌以蒜泥、以及各種湯菜均各有特色。攪團還可以等涼了,切成塊炒了吃,也別有味道。
蒸饃、花卷:蒸饃屬家常的食品,小圓饃最特出,圓軟、白嫩,咀嚼有勁。紅、白喜事,於饃頂點以豆狀紅點,或米粒狀梅花點,如新雪襯梅,別有風味。花卷逐層抹以清油,稍使薑黃,後加以旋卷。每當喜慶豐收之時,年青婦女特意製作,競技鬥巧,蒸出並蒂蓮花、海棠、梅花、菊花、佛手、果菜、水波、雪景等彩饃。光彩奪目,噴香誘人。
臨洮瑰花酥糖:是臨洮的傳統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它以酥、甜、香、脆而聞名於世。這種小食品,以糜子為主料,配以核桃仁、糖瑰花、芝麻、大油等輔料。糜子去糠,碾碎後,經蒸煮,發酵,變成糖飴,再用棒砸,搓勻,拉揉成形。由於它的成份來自原料加工提煉,無需另外加糖,所以甜味自然,口感好,性熱,有健胃、護胃之功效。
臨洮釀皮:釀皮是臨洮人最喜愛的風味小吃之一,是一種獨特的麵食,既可作為主食,也可作為零食,清涼可口,開胃解暑。其作法很簡單:先將優質麵粉加水揉成硬團,在清水中將麵粉的蛋白質與澱粉分離,分離出來的蛋白質俗稱「麵筋」,將它蒸熟,切成薄片待用。洗出的澱粉溶於水中,待其沉澱在盆底後,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加入稍許鹼,調成稀糊,舀入平底盆中,上籠蒸幾分鐘即熟。吃時,只需將作好的一張張釀皮切成條狀,配上麵筋,加入適量醬油、香醋、蒜汁、鹽、芝麻油、香菜、黃瓜絲、辣椒油調拌即可。一碟香辣可口的釀皮就作好了。看那色澤晶瑩黃亮,半透明如玉,青黃紅白色澤鮮亮誘人。入口細膩潤滑,酸辣筋斗、柔韌可口,是一種大眾化的清涼麵食,絕好的風味小吃。
石子饃:在臨洮辛店一帶,有一種久享盛名的小吃——石子饃。臨洮石子饃,石花明顯,色澤沉黃,酥脆味醇,久放不餿。它製作工藝獨特,先將大鐵鍋坐於火上,把乾淨碎石倒進鍋里,倒上清油攪拌,炒燙,將炒燙的石子留一半在鍋里攤平,然後在上面放上精工製作的發麵餅,再把倒出來的另一半燙石子攤在餅子上面,上鍋蓋烙熟烙黃,即成香味四溢的石子饃。
臨洮干甜醅:臨洮干甜醅,酒香濃郁,入口香甜,品質絕佳。由於它是烘曬而成的,能長久保存而不壞,還便於攜帶,是饋贈親友的佳品,既可乾食,還可加少許開水食用。其製作歷史悠久,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麻腐包子:臨洮麻腐包子餡用優質麻子去皮、壓榨、蒸餾炮製而成,以五香粉、食鹽、味精、蔥花等佐料,適當加入豬油,包子皮用精麵粉發酵後擀制。成品包子潔白鬆軟,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特別是在數九寒天,吃起來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堪稱一絕。
臨洮熱涼麵:當外來遊客正沉浸於麵條的美味時,臨洮熱涼麵的名字又會讓他們目瞪口呆,他們多半會被搞暈,在「熱」和「涼」這兩個字上琢磨許久。熱涼麵的「涼」在夏天體現的最好。臨洮涼麵的做法和蘭州拉麵差不多,製作時用精粉、蓬灰,然後和面、醒面、溜條,扯為寬、細兩種麵條,經過一系列步驟,面煮熟後,以芥茉油、油潑辣子、大蒜、精鹽、紅豆腐、汁湯拌勻,使麵條金黃髮亮,色香俱佳,多彩而誘人。夏天的涼麵都是提前拌好的,清涼爽口。當然,麵條的佐料可以有多種花樣,如果想加肉,可以要一份滷肉,想放入雞蛋,也可以點滷雞蛋。冬天的面就點了「熱」的題,因為天氣涼了,涼麵就被做成了熱的,配上一碗熱麵湯,那滋味才叫一個享受。不同的季節,同樣的麵條在臨洮人手中有不同的變化,怎麼吃都是美味,難怪他們說,吃了臨洮涼麵,「滿福了」!
臨洮軟兒梨:軟兒梨的果實近圓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立冬後成熟,其色黃中帶綠,青中泛紅,果皮較厚,果肉硬,味道酸澀。若藏至冬季,則凍結成冰球,食用時需置於溫暖處化開,果肉則成一包香水,漿液極多,味甜勝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時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頓時溶入口中,飲之甜津津、涼絲絲,清香無比,沁人肺腑,餘味久久不絕。因此,軟兒梨也稱「香水梨」。軟兒梨富含果酸、蘋果酸、檸檬酸、蔗糖、葡萄糖等成分,營養價值極高,且具有清熱解毒、潤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之功效,是食療兼備的妙品。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間食用,其味更佳。
洮河魚:洮河魚以金片魚、雙唇嘴魚最出名,其膘肥肉嫩,少刺質鮮,含有充足的蛋白質,滋味美妙,鮮香嫩滑。魚有多種吃法,清蒸、紅燒皆可,辣或不辣都行,就看各位食客的喜好了。而且不同於其他地方的魚,它們是產自沒有污染的洮河,完全可以放心享用。
木廠紅豆腐:臨洮縣洮陽鎮木廠村農民張宏義,繼承家傳工藝,科學研製而成的「張氏紅豆腐」,在為自家帶來富裕生活的同時,也為臨洮打出了一個馳名省內外的調味品品牌。談起「張氏紅豆腐」的發展史,樸實憨厚的第一代繼承人張宏義難掩對父輩的懷念之情。他說,父親是在上個世紀40年代在蘭州的一個叫「新華號、智蘭齋」的「紅豆腐」加工廠做工,60年代初回到臨洮食品廠繼續做「紅豆腐」,在自己的家裡開起作坊開始加工時已到了1979年以後,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始創於清康熙八年的「糟豆腐」傳到了他們張家,「張氏紅豆腐」就這樣誕生了。從當初每年加工幾十斤黃豆到如今年加工兩萬斤黃豆,20多年來,「張氏紅豆腐」以其優良的品質贏得了消費者信任。
風景名勝
馬銜山
馬銜山是甘肅東部黃土塬的最高峰,是臨洮北部的一道屏障,山頂終年積雪,山腰常有白雲繚繞,是這裡獨有的一大景觀。馬銜山最高峰海拔3670米,總面積398公頃,山頂如平川,寬約8-10公里,長約40-50公里。馬銜山以高山寒帶凍土地貌為主,既有凍丘地貌,又有古冰緣遺蹟,是考察冰川凍土地貌的重要地點。植被垂直分布非常明顯,既有原始森林,又有高山草甸,盛夏季節可看到山頂白雪飄飄、山腰百花鮮艷、山下綠波蕩漾的奇妙景象,可謂「一日曆四季,十里不同天」。馬銜山不僅景色獨特,而且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留有大小石馬、石棺材、金龍池等民間侍說。
石景峽
石景峽位於臨洮縣東北40公里,界於峽口、站灘交匯處。馬啣山是甘肅東部黃土高原的最高峰,是臨洮北部的一道屏障,山頂常年白雲繚繞、霧靄迷漫,是古「洮陽八景」之一。石景峽蟠龍寺是散布着的廟觀群的總稱。蟠龍寺九天聖母殿向下在6米高的石崖下跌宕為一石潭,地人叫做崦滋。潭底可開可閉,開時深不見底,水在其中打旋,閉時潭水清澈見底。山峰上各式各樣的奇峰怪石,各個都有相應的形象和傳說。有所謂的「母子石」,還有南海觀音路過此地,看到此地景色秀麗、屬於修行聖地而將行船停泊於此的「石船」,還有神人的「點將石」等。清仁宗嘉慶二十年(1815年),狄道大旱,八方香客三拜求雨,祈求顯靈。隨後他們虔誠捐助,開始大興土木,一座宏偉的建築撥地而起。至咸豐十一年(1861年),這個歷時多年的寶殿,橫遭土匪燒擄而化為灰燼。在歷經十七年後的光緒四年(1878年),又有當地信眾開始更大規模的仿建,建有山門、戲台等,並塑有十餘尊神像,形成五十五間房的大型古建築群。直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進行大量的修葺、增補,並建成南山祖師殿。此間清代曾有一鐵碑,遺失於民國,很多有價值的史料已無可考據。但廟宇立鐵碑的舉措,這在全國也極為罕見。所以判斷很可能是當時朝廷官府賜立,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6]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坐落在臨洮城南3公里的洮陽鎮旭東村紫雲山,其山峰屬嶽麓山山系,是國家AA級臨洮縣嶽麓山森林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三大古佛殿、十二法王殿、睡佛殿、三清觀、混元閣、文昌閣等大小寺廟十幾處,同時,紫雲山地形奇特,山道呈「雞冠」形,被當地人稱為「小華山」。
白塔樂園
白塔樂園位於臨洮縣玉井鎮白塔村,園區占地751畝、水域面積106畝,主要以大麗花花卉繁育、苗木繁育和洮河魚養殖為主。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建設了1萬平方米的明清仿古建築群等設施,尤其是該園區在城市拆遷過程中搶救、收藏了大量臨洮本土民居建築圖案、構件、古樹等,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影視外景拍攝地,旅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園區孕育了巨大的開發潛力。
南屏山景區
南屏山景區位於臨洮縣城南35公里處,離蘭臨高速公路終點25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900米,景區占地6平方公里,是臨洮縣南部海撥最高、植被覆蓋程度最好的區域,山上原始植被保存完好,山間自然風光秀美。作為臨洮的南部屏障,南屏山山頂積雪,從臨洮縣城可遠觀,格外壯觀,故有「南山積雪」之稱,其與周邊的蓮花山、九甸峽、冶木峽等景區緊密相連,旅遊空間容量巨大。同時,海甸峽水電站在南屏山下形成了蔚為壯觀的庫區水面,峰峽與湖泊相互映襯,是臨洮縣南部目前較為獨特的山水景觀資源。
紫松山景區
紫松山景區是蓮花山的姊妹山,是南屏山生態旅遊區靚麗的一筆。山上不僅有挺拔的松柏,而且有大佛殿、玉皇殿。遊人是登上這山,左手扶石岩,右手牽鐵鏈,攀援而上,別有情趣。這裡的山以雄、奇、幽、朴取勝,整個山形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屏風高高矗立,近觀則見座座蒼山千姿百態,直插雲霄。山上植被蔥綠,空氣清新,山下瀋河水掀浪吐玉,波光粼粼。放筏河上,極目南屏風光,傾聽流水潺潺、鳥雀歡歌,可謂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卷。每年農曆六月初六,都有舉行花兒會。臨洮縣數以萬計的群眾手打遮陽傘,賽花兒,唱心歌,漫山遍野的歌聲如銀鈴般脆響。一種情致,一種韻味,把山野統攬在一支支歌的旋律中,盡顯在別有情趣的韻調里。紫松山年平均氣溫為7℃度,夏季,當別處是炎炎烈日、酷暑難耐時,這裡卻是濃蔭蔽日、清風徐徐,堪稱避暑納涼的理想環境。
紫松山旅遊區民風淳樸。非常好客。每當有遠道的客人來訪,憨厚好客的人們就會熱情相迎,準備上好的地方風味款待遊客。南屏山一帶民俗風情濃郁醇厚,民俗文化多姿多彩,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傳統的曲子寺廟會、五月初五的八竹灣花兒會、五月二十七的馬和梁花兒會和拉扎節,都將把民間喜慶的氣氛推向高潮。臨洮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主要因民間傳統「花兒」和花兒會而得名。源遠流長的花兒藝術是祖國民歌寶庫中獨樹一幟的奇葩,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臨洮民間花兒主要公布在南部多民族聚居區,南屏山恰好位於洮岷北路花兒與臨夏河州花兒的交叉地帶,其中的花兒會異彩紛呈,獨領風騷。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花兒會便拉開序幕,直到農曆六月初六蓮花山盛會將整個花兒會推向高潮,每年都吸引着鄰近三地、六州、七縣的數十萬名群眾,不遠千里來游山、對歌、經商、採風。花兒會期間帳篷滿山,花傘飄搖,人山人海,歌聲如潮。如果有幸來這裡一游,不僅能盡情領略如火如荼的民族文化風情,也可以隨便席地而坐,品嘗牛羊雜碎、甜醅等風味小吃,心靈會在這裡得到淨化,情感會在這裡得到升華。
臥龍寺
臥龍寺為隴上名剎,地處洮河西岸,距縣城10公里,是臨洮最大的藏傳佛教聖地,景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有佛殿12座,佛像50餘尊,總建築面積為3000多平方米。臥龍寺佛教文化興盛,傳統廟會活動豐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已成為臨洮、甘南、康樂、廣河等周邊地區聞名的佛教旅遊勝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