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事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臨界事故(英語:criticality accident)是核反應堆發生鏈式反應導致功率失常激增引起的事故。事故中濃縮鈾或鈈等裂變材料中的鏈式反應能產生強烈的中子輻射,對人類傷害極大,並且會在周圍環境中引發感生放射性。臨界或超臨界核裂變一般發生在反應堆堆芯內部或實驗中。
雖然臨界事故危害較大,但是它一般達不到原子彈的設計條件,因此一般不會引發核爆炸。核反應產生的熱量可能會讓核材料膨脹,因此幾秒之後材料又將處於亞臨界狀態,反應停止。在原子能的發展歷程中,在反應堆外收集核裂變材料的時候曾經發生過60次臨界事故,其中一些事故導致離事發地點較近的人員因接受了過量的輻射而死亡。不過,沒有一宗事故引起過爆炸。
事故原因
這是一個60英寸的回旋加速器circa 1939,圖中的藍光是一束被加速的粒子流(可能是氫核或者是氘核)電離周圍空氣產生的。這種藍光和和哈里·達利安和其他臨界事故的目擊者看到的藍光的發生原理非常相似,因此它們曾被認為是同一種。文章中解釋,雖然這種現象經常被誤以為是切連科夫輻射[1],但它們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把鈾或鈈的單質、化合物或溶液混合起來,就有可能引發臨界事故。決定混合物是否達到臨界點(即是否發生臨界反應)的因素包括:同位素的比例;材料的形狀;溶液的化學組成;化合物或合金的類別;複合材料和周圍材料。
預測材料達到臨界狀態的可能性的計算較複雜,因此民用和軍用核設施都需要專人監控,以避免發生臨界反應。
事故類型
臨界事故大致可分為兩類。
- 操作事故,操作中所有的預防措施都失效的時候就會發生。
- 反應堆事故,反應堆失去控制,達到臨界條件。根據反應的發展過程,可以把事故分為四個類型:
- 瞬間發生,迅速達到臨界條件的事故
- 只在短時間達到臨界條件的事故
- 潛在事故
- 穩定發展的事故
可見現象
藍色輝光
(區別於電離空氣輝光) 許多臨界事故的發生都伴隨這一道藍色的輝光,能瞬間加熱周圍的物體[2]。這種藍色閃光(或者說輝光)常常被誤以為是切連科夫輻射,因為這兩種現象發出的閃光顏色相似,然而這僅僅是一個巧合。 臨界事故發生的藍色輝光是空氣中被電離的激發態原子(或分子)回到非激發態的時候發出的光譜,主要是氧氣和氮氣產生的。因此空氣中會產生電火花,甚至形成淡藍色的閃電。切連科夫輻射產生的藍光和被電離的空氣發出的藍光顏色非常相似,但這只是一個巧合,它們的形成原理差異很大。值得強調的是,據說臭氧的氣味就是切爾諾貝利的液化器周圍環境輻射過高的信號。 切連科夫輻射可能發出大量藍光的唯一情況是,在後處理工廠里,高密度媒介(例如水和硝酸鈾酰)中達到了臨界條件。而且這隻有在容器透明或者被打開的時候才能被觀察到。
視頻
臨界事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最為詭異的十大科學事實,結果令人不可思議,搜狐,2017-06-12
- ↑ 為什麼核反應堆的臨界事故一般不會引發核爆炸? ,搜狐,2017-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