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主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主震是一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 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餘震; 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的總稱。

分類

地震序列可分為以下幾類:

(1)主震型:主震的震級高,很突出,主震釋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為「主震餘震型」和前震主震餘震型」兩類;(2)震群型:沒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出來的;

(3)孤立型(單發性地震):其主要特點是幾乎沒有前震,也幾乎沒有餘震。

形成

地震的前震和餘震也能通過研究主滑動附近的裂縫發育過程而得到理解。前震是沿斷裂的應變和破裂物質中的微細破裂結果,而那時主斷裂並沒有發展,因為物理條件尚未成熟。前震中的有限滑動稍微改變了力的格局。水的運動和微裂隙的分布,終於使一個更大破裂開始了,造成主震。沿主破裂岩塊的拋擲和嚴重搖動及局部生熱,導致沿斷裂的物理條件與主震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其結果是附加的小斷裂發生了,造成餘震。之後,該區的應變能逐漸降低,像一個沒勁的鐘表,可能在許多月之後恢復穩定。

地震事例

九江地震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發生的5.7級地震

根據現場流動地震觀測資料和調查分析,在九江-瑞昌地震災害現場的地震專家確定,2005年11月26日九江發生的5.7級地震屬於主震-餘震類型,在原震區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較小。地震專家同時還判明了九江地震的趨勢,餘震將持續一段時間,未來1至2個月內不排除發生4級左右地震的可能。這是江西省抗震救災指揮部在30日上午召開的情況通報會上公布的消息。截至2005年11月29日16時21分,地震部門共記錄到餘震497次,其中2.0-2.9級地震40次,3.0-3.9級7次,4.0-4.9級2次,最大的餘震是26日12時55分發生的4.8級。 省地震局副局長邢燦飛說,根據專家會商得出結論:九江地震原震區目前不會發生雙主震和震群。並解釋了江西九江地震的原因:此次地震震源在郯廬斷裂帶和襄樊廣濟斷裂帶交匯處南端,當地下能量集中到一定程度,超過地殼能夠承受的極限時,地殼就會發生破裂而形成地震。一般大的地震發生過後,還會繼續發生小的地震,因為地球的能量要繼續釋放出來。按照能量衰竭理論來講,能量會越來越小,因此,餘震都比主震要小。但是有可能會發生雙主震(兩次較大的地震) 或震群(多次較大地震)。按照觀測資料,以及專家會商結果顯示,九江地震不會發生雙主震或震群。因此不會對江西省造成更大的影響。

蘭德斯地震

蘭德斯地震之後發生了最不尋常的地震連鎖反應。主震之後沿滑動的斷層連續發生一系列餘震。作為規律,在大的淺源地震之後,隨後的日子裡地震活動在更大的地區內會突然戲劇性地增加。主震之後3個小時又在以大熊湖附近為中心處發生了強震(MS=6.5),地面被再次震顫。這次震動是距第一次斷裂源約45千米西方的另一條斷裂的滑移產生的。應用計算模擬考察區域斷裂系的應力變化,其結果表明,蘭德斯地震的斷裂滑動造成了斷裂上某些部位應力增加,大熊湖地震就是因此而發生的。計算還表明,蘭德斯地震可能增強了南聖安德烈斯斷層上的應力,加強了走滑剪切的趨勢,同時降低了聖安德烈斯四周頂住周邊的壓力,該種力是無形的連續的。這些作用集中在一起,可能增加了本區未來發生大地震的機率。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03點42分在唐山發生了7. 8級地震。當天18點45分又在灤縣發生了7. 1級地震,同年11月15日寧河發生了6. 9級地震,主震後的餘震更加加重了地震災害。唐山地震無明顯前震,餘震持續時間長,衰減過程起伏大,餘震活動歷經二十餘年未平息,至今仍有4級左右地震發生。河北唐山7.8級主震西南的兩次餘震就是如此,對這樣的餘震應該提高警惕。至於在同一地點,連續發生若干次8級左右的大地震,在中國各地震帶都還沒有這樣的歷史記錄。在環太平洋的某些活動性特別強烈的地震帶上,雖有過這樣的情況,但也是很罕見的。總的說來,一個地方如果已經發生了大地震,一般是活動日趨衰弱,經過相當長的時期以後才有可能再發生大地震。有的大地震之後,餘震還可以相當強烈,六七級的強烈餘震,往往連續發生在主震震中或其附近,河北唐山7.8級主震西南的兩次餘震就是如此,對這樣的餘震應該提高警惕。

餘震區別

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在一個地震之後通常會有所謂的餘震,餘震是由於在主震發生之後,其他底層的岩磐為釋放因主震而引起的壓力不平衡而移動,並且持續發生直到達到平衡狀態,或是岩盤暫時被卡住不再移動,直到累積足夠的壓力時,才會再度引起後續的震動。餘震通常是在主震之後規模較小的地表震動,餘震也會造成較脆弱建築的損壞。餘震可能發生在主震一個小時,一天,一周,甚至是一個月之後,必須小心的是有些餘震的規模也可能大於主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