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蘭察布馬鈴薯

烏蘭察布馬鈴薯

烏蘭察布馬鈴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烏蘭察布市晝夜溫差大,降雨集中在馬鈴薯生長季節,雨熱同季,土壤為沙性土,為馬鈴薯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種植規模大、產量高,質量優,澱粉含量高,口感較好,品質極佳。2009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烏蘭察布市「中國馬鈴薯之都」稱號。

目錄

目錄

產地環境

品種及產地

生產情況

地理標誌[1]

產地環境

烏蘭察布市處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屬中國北部邊疆,位於東徑109°21′至114°15′北緯39°30′至43°50′,海拔高度1000—1500M,氣候冷涼,年平均氣溫2.5℃—6℃,日照充足,≥10℃的有效積溫在1800—2500℃之間,無霜期110天左右,晝夜溫差大,年降雨一般在3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六、七、八三個月,也正是馬鈴薯生長季節,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雨熱同季。土壤類型為栗鈣土,多呈沙性。以上氣候特點為馬鈴薯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當地交通區位優勢明顯,京包、集通、集二、豐准及正在開工建設的集張五條鐵路貫穿全境,110國道、呼京高速、208國道、208高速、呼滿通道貫通東西南北,縣鄉級公路四通八達,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三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是通往蒙古、俄羅斯和歐洲的國際通道。

全市現轄11個旗縣市區,135個鄉鎮蘇木,全市總面積5.5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0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180萬畝,占20%,旱坡地占絕大部分,占到65%以上。

品種及產地

主要品種有:克新一號、紫花白、大西洋、夏波蒂、費烏瑞它、底西芮、早大白、壩薯十號、冀張薯5號等。從區域布局上看,馬鈴薯主產區在後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後旗商都縣、化德縣,占到全市馬鈴薯總播種面積的60%。馬鈴薯種植已經形成規模化、集約化格局,如四子王旗太平莊、東八號、大黑河、巨巾號,察右中旗鐵沙蓋、布蓮河、廣昌隆、米糧局,察右後旗紅格爾圖、烏蘭哈達、大六號等形成馬鈴薯產業帶和產業區。

生產情況

烏蘭察布市種植業產品種類較多,原來是一個典型的雜糧區,種植作物多少年一直是「多、雜、亂」的局面,主要有小麥、莜麥、馬鈴薯、油料、蔬菜、雜糧雜豆等。長期以來,單產不高,總產不穩,效益低下。針對這種情況,當時的盟委、行署從戰略高度出發,因勢利導,提出了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建設畜牧業大盟的發展戰略。各地依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初步形成了馬鈴薯、蔬菜和飼用作物三大主導產業格局。1995年以前,全市馬鈴薯年播種面積100—150萬畝,僅占同期農作物播種面積的10%左右,從1995年以後逐年擴大,目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占農作物總播面積900萬畝的50%左右,總產鮮薯40億千克左右(折糧8億千克左右),面積和總產占近年來總播面積和糧食總產的50%左右,已成為烏蘭察布市的一項主導產業。全市十一個旗縣市除集寧區以外,其它旗縣市馬鈴薯播種面積都達到30萬畝以上。馬鈴薯已成為我市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之一。

到2006年,全市馬鈴薯播種面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總產量40多億千克,種植面積接近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50%,占全國馬鈴薯總播種面積的8%左右。

全市現有馬鈴薯脫毒組培室5處(市種子公司、市農科所、福瑞特薯業公司、察右後旗種子公司、興和縣扶貧辦),面積達1810平方米,具有年生產脫毒瓶苗1040萬株的生產能力,能全部滿足全市溫室生產的需求。全市建成標準化溫室22畝,年生產扦插苗1000多萬株,脫毒小薯1800多萬粒。網室面積1250畝,年生產原原種189萬千克。原種田面積達到1.5萬畝,年生產原種2250千克,一級種薯田15萬畝,二級種薯田60萬畝。

馬鈴薯良種繁育已基本形成從組培快繁、溫室扦插、網室栽培、原種繁育以及一、二級種薯生產這樣一個完整體系。

為了進一步伸延馬鈴薯產業鏈條,提升加工轉化能力,各地通過各種形式興建馬鈴薯加工企業,到2006年全市已經建成大中型馬鈴薯加工企業十多家,主要有:富廣食品公司、奈倫集團公司集寧精細化工分公司、興和飛馬集團公司和各旗縣市區建成的精澱粉加工廠。加上遍布全市城鄉的粉皮、粉條、粗澱粉加工點1.2萬多個,年加工轉化鮮薯可達10億千克左右。加工的產品主要有:馬鈴薯全粉、精澱粉、變性澱粉、脫水性膳食纖維、粉條、粉皮等。

為了進一步促進銷售,各地紛紛組織營銷協會和營銷合作組織,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全市成立馬鈴薯營銷協會20多個,販運大戶200多家,參與馬鈴薯營銷人員高峰期達到10多萬人。我市馬鈴薯除銷往國內的山東、山西、江蘇、雲南、湖南、北京、天津、廣東、東北等20多個省市外,還遠銷到俄羅斯、蒙古、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地理標誌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農畜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申請對「烏蘭察布馬鈴薯」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於2008年8月31日准予登記。

保護範圍

烏蘭察布市位於東經110o 20'-114 o48',北緯41o 10'-43o 23',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位於黃土高原、晉冀山地和內蒙古高原交錯地帶。

參考資料

  1. 烏蘭察布馬鈴薯,搜狗, 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