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布西奔媽媽:瀕臨失傳的東海野人英雄史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布西奔媽媽

來自網絡的圖片

烏布西奔媽媽:瀕臨失傳的東海野人英雄史詩在滿族浩瀚的民間口碑文學寶庫中,薩滿英雄史詩《烏布西奔媽媽》以其豐富的內涵、雄渾磅礴的氣勢、感人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情節和凝鍊優美的語言,放射着璀璨的光芒。[1] ]]

《烏布西奔媽媽》由滿族薩滿教專家富育光先生採錄。現採錄的《烏布西奔媽媽》文本是由賀連坤老人傳承下來的賀氏家傳本。賀老還以其淵博的知識和滿漢文化素養,對《烏布西奔媽媽》的定名和真實性的考證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他說:進山刨參、打貂的關里漢人聽過這一長歌后起名為《白姑姑》,咱們是旗人,得按老樣用滿語原詞定名,遂定名為《烏布西奔媽媽》。「烏布西奔」是最聰明、最有本領的人。

《烏布西奔媽媽》的主要內容

《烏布西奔媽媽》以波瀾壯闊的氣勢記述了滿族先世東海野人女真烏布遜部落的一位女薩滿——烏布西奔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熱情謳歌了她一生為氏族嘔心瀝血,最後統一東海諸部,開拓東海海域的豐功偉績,展現了她非凡的膽識和神威無敵的風采。從《烏布西奔媽媽》雄渾的內容、漫長的歷史跨度、磅礴的詩韻和豐富的原始文化內涵看,這無疑是一部英雄時代的傑出作品,是一部北方罕見的珍貴的民族史詩。史詩的主人公烏布西奔媽媽具有部落大薩滿和罕王的雙重身份,其一生的活動以薩滿的神事活動為主線。薩滿教的思想觀念及薩滿文化的諸多方面滲透於史詩全篇,並成為其精髓。《烏布西奔媽媽》是一部典型的薩滿英雄史詩。史詩蘊含着豐富的神話母題,營造着一個神奇的神話世界,展現了先民的思維特徵。因此,《烏布西奔媽媽》又帶有濃厚的創世史詩的意韻。史詩大體分為以下幾部分。

(一)《頭歌》

是滿族女真古歌特有的結構形式。「頭歌」,滿語為「烏朱烏春」,是敘事體長歌開篇前常見的引子,多以長調、長滑腔、高亢的音律開頭,令聽者精神為之振奮,有如萬馬突來、平步驚雷之感,於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思緒融入了長詩感人的情節之中。史詩《烏布西奔媽媽》的「頭歌」很有代表性,開頭用滿語長滑腔唱吟,緊接着抒發了史詩講唱者的情懷和對烏布西奔的讚頌:

在群鵲爭枝的東海岸,

在麋鹿哺崽的佛恩恩霍通,

在海浪撲抱着的金沙灘邊,

在岩洞密如蜂窩的群巒之間,

在星月普照的雲海翠波之巔,

烏布西奔的業績,

烏布西奔的神諭,

烏布西奔的足跡,

烏布西奔的天聰,

猶如萬頃波濤無沿無際浩渺無垠。

我擊着魚皮神鼓,

伴隨着獸骨靈佩的聲響,

吹着深海里采來的銀螺。

是阿布卡赫赫(天母)給我清脆的歌喉,

是德力給奧姆(東海女神)給我廣闊的胸懷,

是巴那吉額母給我無窮的精力,

是昊天的颶風給我通天的聲音,

薩滿的魂靈授予我神職,

唱頌荒古的東海和血海般的爭殺,

跪詠神母育地撫族的聖功。

(二)《創世歌

主要講述了天母阿布卡赫赫派神鷹、神燕創世造海的神話,並以神話的形式對東海諸部連年爭戰不休的起因予以解釋。

(三)《啞女歌

主要敘述了烏布西奔奇特的降生經歷和苦難的童年:在位於烏布遜畢拉(河)之源的烏布遜部落,一隻豹眼金雕叨來一個皮蛋,人們難測其吉凶禍福,部落首領古德罕王命人用拋河、群狗爭食、火燒、土埋等辦法,欲將除之。突然,土山一聲巨響,接着一群絨絨的雛貉出現在土中,其中有一個女嬰被百貉長絨擁裹,熟睡在貉窩中。古德罕王將其抱回哺育。但因女嬰是一位啞女,如山雀一樣只能發音而不會說話,如海狸鼠一樣呆傻,又被古德罕王棄之於皮帳中。但這女嬰不僅能自食自飲,而且天資聰慧過人,具有預知自然災異的能力。她的奇態睿能為黃獐子部所賞識,並偷偷將其收留,奉為阿濟格女薩滿,從此黃獐部迅速強盛起來。

(四)《古德瑪發的歌》

敘述了部落戰爭時代,烏布遜由強變弱,古德被迫跑到海島中逃難,其母含辛茹苦率領一群女子重振部族,最後把罕王的大權傳給古德的坎坷歷程。再現了部落時代的戰爭風雲。

(五)《烏布遜畢拉的歌》

講述烏布西奔出世多年後,烏布遜地區爭殺迭起,瘟疫蔓延,古德老罕王束手無策,這時啞女乘神鼓重返烏布遜,被推為烏布西奔大薩瑪:

從此,東海響徹新的征號,

烏布遜畢拉的歌烏布西奔薩瑪大名百世傳流。

東海茫茫,

日月輝輝,

烏布西奔薩瑪功高蓋世,

便齊稱烏布西奔媽媽。

(六)《女海魔們戰舞歌

記述了烏布西奔率烏布遜部眾渡海遠征女窟三島的歷程。女窟三島是一個具有奇特風俗的女兒國,族人均由罕王浴湖而生,生女為仆,降男棄野。女兒國常秘襲烏布遜部落,古德罕王時因無力遠討,只好年年進貢。烏布西奔執掌部落大權後,執意率師遠征,並迅速攻占蓮花三島。但女窟罕王身邊有三個能歌善舞的侍女,有以九舞迷敵之功。烏布西奔以仁愛之心,不取武力征伐之策,而是以情惠魔,以舞治舞:

聰慧的烏布西奔,

終日徹夜難眠。

白天,靜觀百鳥悲歡啼囀的千態,

騎鹿縱韁入林,

尋覓百獸喜怒號奔的百姿。

月下,聆聽魚宮海濤的妙音,

駕筏追波逐浪,

品味天宇風動的韻律。

烏布西奔從此創下了名垂千古的珠勒格馬克辛(祭舞)、珠勒格烏春(祭歌)。三千弟子習學了烏布西奔傳授的窩陳馬克辛(祭舞)、多倫馬克辛(禮舞)、烏布遜馬克辛(部族舞)。烏布西奔率眾徒與女魔比舞相爭,並最終以無與倫比的舞姿、舞技降服了魔島女王和族眾。附近一些無名的島嶼也在烏布西奔的盛名和恩威並施的感召下紛紛歸順,使烏布遜的海疆進一步向內海拓展。

(七)《找呵,找太陽神的歌——浪窩迷的東海

記述了烏布西奔先後多次派族眾探海的壯舉及其艱難的歷程。探海的一個重要動因是為了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反映了東海先民虔誠的太陽崇拜觀念。史詩唱出了烏布西奔大薩滿希圖探求太陽初升地的迫切心情:

神威無敵的阿布卡赫赫,

請授神意,

烏布西奔大薩滿為什麼尋不見太陽出升的地方?

太陽從東方升起,

卻總是從海中噴薄而出,

我虔誠地擊鼓乘筏入海,

太陽依然從海中噴出,

我離筏登岸,

而太陽之宮又從對岸的海中升起。

阿布卡赫赫,

您的女兒德力給奧木媽媽是我的母親,

請您給我示諭,

我究竟怎樣才能尋到太陽之宮?

為了尋找太陽初升的地方,

我曾命部族在西霍特阿林(滿語,意為山)之巔,

架起高高的木樓,

太陽依然在雲海中隱現。

求索的欲望,

祈神的虔誠,

使烏布西奔徹夜難眠。

正是基於這種觀念和心理,烏布西奔派部族五次渡海遠征,開拓了漂流日本海的便捷之路,甚至遠至堪察加、阿留申諸島,沿途收復了諸多島國。

(八)《海祭葬歌——德里給奧木女神迎回烏布西奔

講述了烏布西奔在探海東征途中逝世,族人用流筏將其屍體運回,並為其舉行了隆重的海葬,再現了東海女真人神聖的海祭和海葬典禮。

(九)《德煙阿林不息的鯨鼓聲

描寫後世族人對烏布西奔的虔誠祭拜。描寫了德煙阿林的鯨鼓聲和烏布西奔的洞壁雕像為當地和進山的山民帶來的種種吉順和福音。

(十)《尾歌》

即短暫的頌歌,與頭歌相呼應。[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