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恰縣人民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恰縣人民醫院(工作會議)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烏恰縣人民醫院最早於1950年2月設立門診室,先後改為衛生所、衛生院,1958年正式更名為烏恰縣人民醫院。目前是一所綜合性的二級醫療機構,承擔着全縣各族人民的醫療、預防、保健及各鄉鎮衛生人員的培訓,巡回醫療等任務。

基本情況

2008年以前,醫院業務用房僅5000餘平方米,床位100張,醫護人員不足100人,只有基本的醫療設施和設備。2008年以來,烏恰縣不斷加大投入,先後建設了兒婦樓、綜合醫技樓、食堂、供應室、康復中心、污水處理系統等,從疆內、疆外招聘120名全日制各類醫學院畢業生,引進了先進的飛利浦16排螺旋CT、數字化DR,江蘇常州捐贈460萬元購買了腹腔鏡、膀胱鏡+前列腺等離子電切鏡、肺功能儀一套、血凝儀一台、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多功能呼吸機、新生兒監護儀、新生兒呼吸機等一系列先進的設備。同時,實行藥品零差率,大大改善了醫院的醫療環境和服務質量,減輕了病員負擔,使就診環境更加舒適、溫馨。

醫院始終秉承「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辦院宗旨,在老院長吳登雲的傾心培養下,培養出了一批業務精、專業技術過硬的醫護人員隊伍,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了學科帶頭人的作用,逐步形成了人才梯隊,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學習方式,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學科帶頭人。2010年以來,常州援助烏恰專家11名,他們以「一人援疆、全家援疆」的情懷,將自己融入第二故鄉,積極履行社會職責和義務,以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熱忱地為廣大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醫療服務,不斷推動了烏恰縣人民醫院醫療人才的培養。

目前,烏恰縣人民醫院占地面積達42300平方米,醫療用房面積達26000平方米。醫院編制床位150張,現有在編醫護人員210人,自聘人員53名,其中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8人、中級職稱29人。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傳染科、五官科、急診科、重症醫學科、手麻科等9個臨床科室,檢驗科、超聲科、放射科、藥劑科、胃鏡室、病理科等6個醫技科室。2013年預計門診接診6萬餘人次、住院病人7000餘人次、開展手術800餘例、收入1800萬元。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

視頻

烏恰縣人民醫院 相關視頻

烏恰縣人民醫院小蘋果
烏恰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小蘋果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院歷史,道客巴巴,2014-03-05
  2. 鄭洪專欄:壽安醫院,南都網,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