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拉山鎮,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地處烏拉特前旗中部南端,東與白彥花鎮先鋒鎮接壤,南與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隔河相望,西接西小召鎮,北鄰新安鎮。轄區面積34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烏拉山鎮戶籍人口85038人。[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安北縣太貞鄉。1953年,隸一區鹽海子鄉。1958年9月,成立西山咀紅旗公社,鎮區劃歸公社。1964年6月16日,正式設立西山咀鎮。2001年,西山咀鎮與西山咀鄉合併,原烏拉山鎮與蓿亥鄉合併。2005年,撤鄉並鎮時西山咀鎮與原烏拉山鎮與蓿亥鄉、呼和鎮部分、公廟子鄉部分合併為烏拉山鎮。

截至2020年6月,烏拉山鎮轄15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風三社區紅衛大街。

2018年,烏拉山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中文名: 烏拉山鎮

行政區劃代碼: 150823100000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

地理位置:烏拉特前旗中部南端

面 積: 343 km²

下轄地區: 15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東風三社區紅衛大街

電話區號: 0478

郵政區碼: 014400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烏梁素海

車牌代碼: 蒙L

人 口: 85038人(2018年)

目錄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安北縣太貞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安北縣第一區劉石匠扢旦村。

1953年,隸一區鹽海子鄉。

1958年4月25日,烏拉特前旗與安北縣合併後,旗政府駐地選址於西山咀,並開始興建。

1958年9月,成立西山咀紅旗公社,鎮區劃歸公社。

1961年,西山咀設置街道。

1964年6月16日,正式設立西山咀鎮。

2001年,西山咀鎮與西山咀鄉合併,原烏拉山鎮與蓿亥鄉合併。

2005年,撤鄉並鎮時西山咀鎮與原烏拉山鎮與蓿亥鄉、呼和鎮部分、公廟子鄉部分合併為烏拉山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烏拉山鎮轄東風一、二、三、北環一、二、三、東興一、二、三、新民南、北、橋南、烏化、烏電、二師15個居民委員會,聯光、三湖、蓿亥、沙腦包、塔布、水桐、鹽海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2個居民小組、5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烏拉山鎮轄15個社區、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東風三社區紅衛大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烏拉山鎮地處烏拉特前旗中部南端,東與白彥花鎮、先鋒鎮接壤,南與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隔河相望,西接西小召鎮,北鄰新安鎮。轄區面積3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烏拉山鎮地處河套平原東端,南依黃河,東接烏拉山,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分為三帶北部臨山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靠河帶,主要山脈有烏拉山。

氣候

烏拉山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長夏短、四季分明、乾旱少雨、雨熱同期,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積溫較多、雨水集中、蒸發量大。多年平均氣溫8.4℃,1月平均氣溫-10.2℃,極端最低氣溫-30.7℃,(1971年1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4.5℃,極端最高氣溫39.7℃,(2005年6月22日)。無霜期年平均159天,最長達167天,最短為10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212.5小時,年總輻射98.17千卡/平方厘米。極端年最大日雨量97.5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8月最多。

水文

烏拉山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從水桐村流至聯光村,流域面積133464平方千米,二級河道有三湖河、華惠渠、塔布渠等。

人口

2011年末,烏拉山鎮轄區總人口9989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9273人,城鎮化率99.4%。另有流動人口62163人。總人口中,男性50748人,占50.8%;女性49150人,占49.2%;14歲以下13065人,占13.1%;15~64歲78037人,占78.1%;65歲以上8764人,占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4394人,占94.5%;有蒙古、藏、回、達斡爾等12個少數民族,共5505人,占5.5%。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族,達456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3.0%。人口出生率6.6‰,人口死亡率1.4‰,人口自然增長率5.2‰。

2017年末,烏拉山鎮常住人口130358人。

截至2018年末,烏拉山鎮戶籍人口8503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烏拉山鎮財政總收入2177萬元,比上年增長42.4%。

農業

2011年,烏拉山鎮農業總產值2.46億元,比上年增長1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948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1310噸,其中小麥232.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48萬畝,產量18849.05噸;蔬菜種植面積0.26萬畝,產量12104.6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其中西紅柿10420噸,黃瓜2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0.54萬頭,年末存欄0.21萬頭;羊飼養量8.02萬隻,年末存欄3.67萬隻,收購山羊板皮0.58萬張;牛飼養量0.15萬頭,年末存欄0.113萬頭;家禽飼養量7萬羽,上市家禽6.8萬羽,生產肉類1197噸,其中豬肉216噸,牛肉36噸,羊肉690噸;禽蛋490噸,鮮奶4560噸;畜牧業總產值1.0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7%。漁業以池塘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80平方千米,魚塘養殖產量120噸;漁業總產值89.1萬元。名優特農產品有東烏拉葵花籽子、西紅柿;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葵花、玉米、綠色蔬菜。大型農業機械981台(輛)。

截至2011年末,烏拉山鎮累計造林7.57萬畝,林木覆蓋率15.43%。

工業

2011年,烏拉山鎮工業形成以化肥、農畜產品加工和造紙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橋南工業園區、烏拉山化肥廠等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職工363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09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大型工業企業2家,職工241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8.98億元,比上年增長7.81%。銷售收人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工業園區1個。

2018年,烏拉山鎮有工業企業20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4個。

商業

2011年末,烏拉山鎮商業網點3067個,職工594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27.7%。

2018年,烏拉山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烏拉山鎮有文化藝術團體43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28人;影劇院1座,座位1020個,年演出200場次,觀眾達6萬人次;電影公司1個,電影放映單位9個,年放映400場次,觀眾達12萬人次;文化室1個,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藏書63000冊;檔案館1個,建築面積310平方米;文化陳列室1個,建築面積85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烏拉特民歌、河套爬山調、農村社火、秧歌、高蹺等等。舉辦的文化節有水桐村廟會、社區文化藝術節等。其中烏拉特民歌、河套爬山調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育場地29處,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處。體育社團11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26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乒乓球、檯球、棋類、五一職工球類、中小學生田徑等運動會。100%的城市社區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5%。本地體育健兒累計在第六、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獲得金牌1枚,銀牌1枚。有線電視用戶2.7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2.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烏拉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院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77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91張,固定資產總值9144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0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06人,註冊護士19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6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0.6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9萬人次,住院手術6457台次,出院病人2.69萬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356.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7.74‰、16.13‰、14.52‰。

社會保障

2011年,烏拉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50戶,人數4787人,月人均281.2元,比上年增長15,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31戶,人數1948人,月人均123.3元,比上年增長26.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4人,支出14.55萬元,比上年增長15.8%;農村臨時救濟1628人次,支出19.5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5.21萬元。社區服務中心6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個。新增就業人員2369人,有69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4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7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3%,組織87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視頻

烏拉山鎮深入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參考文獻